文言「諸」的解釋

2010-06-01 3:14 am
「諸」可以解之於 、之乎 、眾多

眾多 我知道點解,咁 之於同 之乎點解呢?



本書舉左兩個例子:君子求諸己

同埋:不識有諸?

E兩句入面既諸點解呢?

回答 (1)

2010-06-01 8:02 am
✔ 最佳答案
之於 同 之乎點解呢?

"之於" 是【代詞兼助詞】,而 "之乎" 是【代詞兼助詞】,,解釋如下:

以下的句中的"諸"為“之於”的合音
君子求諸己。——《論語·衛靈公》
投諸渤海之尾。——《列子·湯問》
穆公訪諸蹇叔。——《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謀諸漆工,作斷紋焉。(諸:之於。)——明·劉基《鬱離子·千里馬篇》

以下的句中的"諸" 為“之乎”的合音
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孟子·梁惠王上》
子聞諸?——《左傳》

君子求諸己
此句中"諸"的意思為: "之於"【代詞兼助詞】

同埋:不識有諸
此句中"諸"的意思為: "之乎"【代詞兼助詞】
參考: @@****@@


收錄日期: 2021-05-01 00:28: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31000051KK0120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