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重看典論.論文,心有所思,得一下聯,誠徵上聯

方才重看典論.論文,心有所思,得一下聯,誠徵上聯

典論.論文,文論文。
仄仄 仄平 平仄平
說明:
一、典論為魏文帝曹丕所撰,共五卷,除本篇選入昭明文選外,餘皆失傳,本篇名稱一般稱之為為「論文」,評論當時文人優劣、各文體性質、文學作品價值,為中國最早一篇正式的文藝批評。
二、本聯題意為:典論書中有論文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在評論文學詞章。
更新1:

感謝大大贊助點數 感謝賢輩撰聯相對 諸位賢輩大筆如椽.蓮華妙句.小弟受益良多.謹致感佩之意. 敬請指正賜教.不勝感激.

更新2:

餘一天發問到期 在此謹向回答指正諸大大致敬感謝 小弟謹就各位大大的酬對簡單述敘小弟個人主觀的想法 酬對四聯中小弟偏愛MAN大大和法蘭客大大的上聯 法蘭克大的對仗工整 尤其薪傳.傳火..符合典論.論文...之論文為典論五卷之ㄧ篇.的規範設定 若依格律而言.誠然.法蘭克大體制完備.對得工整 而就意境言之.MAN大有獨到之處.尤其..史書史對文論文..氣度宏偉自成格局 小弟甚為欣賞 兩位大大的指教讓小弟受益良多 在此致意並希望有機會相互交流 感謝大家

回答 (6)

2010-06-02 1:56 am
✔ 最佳答案
路過 , 也湊個熱鬧~

上聯:薪傳.傳火,火傳火
(平平 平仄 仄平仄)

下聯:典論.論文,文論文
(仄仄 仄平 平仄平)

*註: "薪傳"為雲門舞集著名作品; 而"傳火"為其舞碼之一....
2010-06-01 4:58 am
春秋.秋斷,斷中斷
平平 平仄, 仄平仄

典論.論文,文論文
仄仄 仄平, 平仄平
參考: 自己
2010-06-01 12:19 am
漢書.書史,史書史
仄平 平仄,仄平仄

典論.論文,文論文
仄仄 仄平,平仄平


「史書史」

首「史」字:

古代掌管文書和記事等的官吏。如:「太史」。禮記˙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次「史」字:

指過去的時事﹑事跡。如:「歷史」。


對阿..感謝您..........

2010-05-31 08:36:20 補充:
論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ㄌㄨㄣˋ
漢語拼音  l n 注音二式  lu n

ㄌㄨㄣˊ ln(03849)

2010-05-31 08:40:05 補充:
論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ㄌㄨㄣˋ
漢語拼音  l n 注音二式  lu n
動詞
1.分析、研議。如:「談論」、「議論
2.評定、推斷。如:「論罪」、「以小論大
3.敘述、陳述。如:「一概而論」、「相提並論
4.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
5.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6.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名詞

1.主張、學說。如:「進化論」、「相對論」
2.文體名。主要以對人或事的議論為內容。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論也者,彌綸群言,而精研一理者也。」

ㄌㄨㄣˊ ln(03849)

2010-05-31 08:40:54 補充:
論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ㄌㄨㄣˊ
漢語拼音  l n 注音二式  lu n

論語的簡稱。如:「論孟導讀」。
姓。如唐代有論惟明。
ㄌㄨㄣˋ ln(03851)

2010-05-31 09:50:24 補充:
<論>這個字在詩韻中隸屬兩個韻目
一個是上平聲十三元韻>>>>平聲字
討論.細論.何足論.等..屬之
一個是去聲十四願韻>>>>仄聲字
定論高論異論清論公論...等..屬之
若依教育部辭典之解釋<論>當動詞可讀第四聲

2010-05-31 13:23:38 補充:
感謝DICK大大的指導
不過我想大大可能看不懂小弟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

<論>這個字..本就有仄聲韻

DICK大大的指導說<亦即論字,動詞是平聲,名詞才是仄聲>

然而<論>這個字當動詞使用時.是可讀第四聲的

它適用於去聲十四願韻

也就是說

<論>當動詞時可以是仄聲字

2010-06-01 09:42:39 補充:
6月1日分段說明一..
關於DICK大大的指教個人心懷感激謹此致謝
復說明如次
四聲是漢語最基本之聲調,六朝之前分辨不精,至南齊永明時代,沈約、王融、謝脁、周顒等人分別平、上、去、入四聲,並撰作聲譜,所謂平、上、去、入聲音調值,是由口中發出之聲音的高低長短緩急來分別歸類,唐元和韻譜說:「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正是四聲的分辨規則。

2010-06-01 09:43:03 補充:
6月1日分段說明二

目前的國語注音源自民國二年前北京政府教育部成立讀音統一會,製成注音字母,於民國七年公佈,民國十九年再由國民政府改為注音符號,文字的讀音既然律定,相形的音韻就已經定了,因此民國三十年十月十日公佈中華新韻,中華新韻規定了十八個韻目,分平聲韻目及仄聲韻目事實上就成了十八個平聲韻和十八個仄聲韻,並取消了入聲字。(http://art070.myweb.hinet.net/gh/gh204.htm)

2010-06-01 09:43:52 補充:
6月1日分段說明三
也因為中華新韻取消了入聲字,所以用目前國語發音方式無法讀出入聲字,故在創作古詩、近體詩、詞曲、對聯等時,部分平仄聲若不特加注意,容易出錯。
DICK大大有關「論」字,動詞名詞之平仄聲說法,個人認為前言未臻詳盡,今再加以說明:

2010-06-01 09:44:29 補充:
6月1日分段說明四
<論>這個字在詩韻中隸屬兩個韻目,一個是上平聲十三元韻屬平聲字,例如<討論、細論、何足論等>屬之。另一個是去聲十四願韻屬仄聲字,如<定論、高論、異論、清論、公論、論道、論理、論法>等屬之,如上述「所謂平、上、去、入聲音調值,是由口中發出之聲音的高低長短緩急來分別歸類」,則試以實例證明之:

2010-06-01 09:44:58 補充:
6月1日分段說明五
<論>當動詞讀作『ㄌㄨㄣˊ』時,以台語發音「評論」「議論」「討論」,這幾個論字讀音哀而安,屬平聲,台語發音近乎國語的第一聲「ㄌㄨㄣ」,當是平聲無疑。
<論>當動詞讀作『ㄌㄨㄣˋ』時以台語發音「論道」「論理」
「論法」這幾個論字讀音清而遠,屬去聲,台語發音近乎國語的第四聲,自是仄聲字。
所以,論字當動詞時讀作『ㄌㄨㄣˊ』或『ㄌㄨㄣˋ』皆可,不同的是,<論>字之前加動詞,讀作平聲,例如「討論」,
<論>字之後加名詞,讀成去聲,例如『論道』。
我想這樣說明應該很清楚了,非常感謝大家。
2010-05-31 9:28 am
既是重讀,應該知道《典論‧論文》的第二個論是平聲,亦即論字,動詞是平聲,名詞才是仄聲。所以你的句子是連五平。

2010-05-31 12:48:59 補充:
對聯是依照詩韻不依照國語
如果依照國語
所有的入聲字都不見了
2010-05-31 5:39 am
下聯:皇恩,恩詔,詔恩詔.

題意:皇上施恩,下了恩詔,又頒布了恩詔,第二個詔字

有昭示的意思(請各位大大多多指教)


收錄日期: 2021-04-24 10:31: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30000016KK088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