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十二因緣法

2010-05-30 7:45 am
世間有情於三有中生死流轉的因果,皆不出十二因緣



何謂十二因緣 ?



煩請點解



thanks

回答 (3)

2010-05-30 1:18 pm
✔ 最佳答案
因緣 —
是指事物互相接觸所產生種種的變化現象。

十二因緣 —
一切眾生之所以永無止境地生死流轉,皆是由於妄執的神識不斷向外攀緣,貪戀佔有,繼而衍生十二種變化過程,以致出現一切生滅現象。

十二因緣流轉門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十二因緣即: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無明—即妄執,或指受惑而不察;或稱最初之執著,猶如寂靜圓滿的法界本體(一切眾生之本貌),忽生一種執著形態。
行 — 此執著形態於清淨中漸有活動,即生行蘊、業力,及習氣。
識 — 由於妄執加上行為、業力的帶動,遂產生分別景物之妄識心。
名色—此妄識心不斷活動,配合不同業力的結集,便出現自我的觀念及獨立的業報體。
六入—妄識心於業報體中繼續攀緣伸展,便漸漸產生六種攝受外境的能力,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能力。
觸 — 六根既成,加上業力、習氣的牽引,妄識心不停與外境接觸。
受 — 妄識心透過六根不斷接觸外境,便生起各種感受,繼而產生判斷、分析、思想及記憶的能力,即生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及六識合稱十八界。
愛 — 透過十八界的吸收分析,妄識心在不同業力的牽引下,對外間境物產生憎、愛的分別心,同時亦會趣向所愛之境物。
取 — 受所愛境物吸引,妄識心因貪戀而引發出爭取的行為。
有 — 因愛欲、貪欲的驅使,繼而執持佔有。
生 — 妄識心不斷追逐及佔有所愛境物,遂結集無量因緣,從而受到業力無情地牽引,以致出生種種境界。
老死—生命的出現,必定會經過老、病、死的階段,而且周而復始,無有停頓。
什麼叫「無明」?其實就是說你不經意給一些假像欺騙了,當了是真實,這種錯誤的認知,就叫「無明」,將一些虛假的東西當成真實,繼而貪戀佔有,執持不捨,猶如在夢境裡攀緣追逐一樣。眾生由於無明的覆蓋,引生各種執著的行為,繼而興起無邊貪愛妄想,更不斷造作爭取佔有的行為,終於被不同的業力無情的羈縛,在生死輪轉的旋渦中,不斷生滅,無有窮盡。(此即一切眾生生死之原因)
緣覺修行人慧根成熟,機緣一到,便能深切了解上述十二因緣的實義,明白一切眾生本具不生不滅圓明妙性;而無窮之生死,都是由於無明之妄執演變而成,於寂然法界中,妄有如幻生死;即能恍然大悟,頓破無明之妄執,體證十二因緣還滅門,解脫虛妄生死,顯現真實清淨。

十二因緣還滅門:

無明滅則行滅—妄執息滅故,行蘊、業力、習氣自然息滅。
行滅則識滅—行蘊、業力、習氣息滅故,妄識心自然息滅。
識滅則名色滅—妄識心息滅故,我執及業報體自然息滅。
名色滅則六入滅—業報體息滅故,六根能力自然息滅。
六入滅則觸滅—六根能力息滅故,接觸能力自然息滅。
觸滅則受滅—接觸能力息滅故,感受自然息滅。
受滅則愛滅—感受息滅故,貪愛自然息滅。
愛滅則取滅—貪愛息滅故,爭取自然息滅。
取滅則有滅—爭取息滅故,佔有自然息滅。
有滅則生滅—佔有息滅故,出生種種境界自然息滅。
生滅則老死滅—出生種種境界息滅故,老死憂悲苦惱的現象自然息滅。

當一刹那恍然大悟,即能遠離夢境,一悟即悟,猶如漩渦中央的漏洞突然消失,所有動盪,歸於平靜,一清淨,一切清淨,一自在,一切自在,一解脫,一切解脫,一刹那間完全成就。緣覺修行人就是大徹大悟,大根器的智人。而這種能令修行人當下覺悟,頓破無明的煩惱,直顯真實清淨,這種觀破無明的十二因緣法門就好像車乘一樣,能夠運載修行人出離生死苦海,到達涅槃的覺岸。

緣覺修行人頓破無明之障惑,直顯真實清淨,即能了脫生死苦海,覺悟清淨大道,便稱為“辟支佛”。

《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此所謂“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是也!

視頻: http://www.bddc.hk/video_con_tudou_course_2_2_01.php
參考: 佛教法音傳播中心弘法網站 www.bddc.hk
2010-06-03 7:53 am
一切眾生、實本清淨、由於過去的一念妄動、便有行為造作、有行為造業便有入胎之識、有入胎之識便有現生之胚胎、胚胎具備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後、六根會有六種觸覺、有六種觸覺便有六種感受‧有感受就懂得愛‧懂愛之後就會執著、極力去奪取、有所奪取便形成未來迄生業因‧有未來之業因‧就會領受來世之生‧有生必然有死及一切憂愁悲傷苦惱,遊就是+二因緣的順生門。
2010-05-31 5:45 pm
copy to 自己

我試下回答,我是佛教徒,不過可能會有不對地方,你可以多點看佛教書和問下善知識,如果有錯請見諒,你問人的靈魂,應該說是心,心會在人死了之後跟蹤他行離開身體,行會帶心去到這個人在生時喜歡的事和習慣投身到他應該去空間,行是什麼行是善和惡事情,在生時多行善會投入去天堂當天使或回來當人,如果他愛做壞事,在他死時有忿怒心,就會下地獄,妒嫉心去做鬼,仇恨心就會去當動物,愛做壞事的人,去了不好空間,他們張來都可以回來當人的,當然我們在某些行為上都會比較容易知道這個人上一生做過什麼,有些人脾氣生天就很容易發脾氣,比較容易看到他是動物界回來的,因為動物是比較難控制自己,他投生當人時他都會這樣習慣影響,如果他知道自己問題能經過練習他人生會好好亦會死後投生去好地方或更好天堂,佛教徒大多數都會聽過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影響跟我們過去,現在,未來,過去有2樣無明 同 行 無明是惑心,是人想愛,不愛,亦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要,想法 ,行是 人做了心想要,不要,好事,壞事,習慣,這些是過去的,人死時,(行)就是引導心,由人頭頂有個叫頂輪走出來,行好像一台車,心就坐入去,之後由識開車,識是一個知道身體形態,識只是知道身體其餘就全部都不知,之後名色就會產生,名色是受精胎,是個分裂中細胞,再六入,六入就是生出眼,耳,鼻,舌,身,意,同時6感受出現,色,聲,香,味,觸,法(法是長生時過程) 因為有了觸,BB 出世之後,他六個6感受接觸世間,就會生一個受,受有苦,樂,不苦不樂no feel ,有了受就會生出愛,愛就愛世間東西眼見到就想睇多D ,好不好都愛睇,皮膚感覺好不好都愛接觸多D,好食又要食多D,有愛同時有取,心要佔有,想要更加多東西,有取生有,有就是行動升級,用盡做種手段要拿到手,由於出生了就是生之後就是老死,十二因緣,簡清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 緣 老死 < 2個來,無明和行是過去,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未來,生 和 老死,心就依這身體不停在生死,心都不停生和滅,心一秒可以生死好多次,次數多到數不到,如果要講靈在佛教,只有一個樣東西是靈,就是覺知,覺知是知道心和身體不轉變,這個覺知亦是佛陀悟到不死真理,覺知是知道,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佛陀,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因為當用覺知去看一切眾生,就會發現根本沒有一個眾生能離開生和死,就連天使壽命很長都要對死,不過他們因3件事而死,第一命壽盡,第2 食物盡,第3生出妒嫉心,天使只是轉生為人或其他地方,而證到覺知成為了佛陀的人,就會看到世間根本沒有人會死,只是角色換來換去,佛陀看世間根本都沒有人和眾生,只是有心。
希望回答到你,你都不防再聽下其他人回答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18: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29000051KK018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