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乒乓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它的英語官方名稱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網球」。
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擊時發出「Ping Pong」的聲音而得名,在中國就以「乒乓球」作為它的官方名稱,香港及澳門等地區亦同時使用。然而,台灣和日本則稱為桌球,意指球桌上的球類運動。
目錄[隱藏]
1 歷史
2 規則
3 乒乓球發展
4 商業相關
5 政治相關
6 比賽用具
7 技術和戰術
7.1 戰術種類 8 乒乓球名人
8.1 中國
9 外部連結
10 參考文獻
[編輯] 歷史
乒乓球由網球(tennis)發展而來。它起源於19世紀末的英國。歐洲人熱愛網球運動,但因為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於是他們將網球運動搬到室內,以餐桌作為賽場,慢慢發展出乒乓球運動。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第一屆世桌賽譜寫了乒乓球早期運動的歷史新篇章,為今後的世界錦標賽奠定了基礎。從1926年至1939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每年都舉行一次。從2003年第47屆世桌賽開始,國際桌聯決定將把單項與團體比賽分開進行。多年的發展也使乒乓球的球拍、比賽用球和規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乒乓球運動於1988年夏季奧運會被首次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在中國,早期的乒乓球運動僅在上海、廣州、北京、天津等少數大城市開展。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項全民普及的運動,中國隊在世界大賽上也奪得一個又一個的冠軍。乒乓球在中國被譽為「國球」。
[編輯] 規則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2/Table_Tennis_the_table_zh-hans.jpg/400px-Table_Tennis_the_table_zh-hans.jpg
圖片參考: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乒乓球台示意圖
主條目:桌球規則
當今的世界比賽標準用球是一個具有高彈性的空心塑料球。球直徑40毫米,重2.7克。球台2.74米長,1.525米寬,76厘米高。檯面用高密度纖維板或者類似的加工木料做成,並被塗上了一層低摩擦的專用光滑塗料。 球台被一個高15.25厘米的球網分為兩部分。球員必須配備球拍。球拍由木製球板、海綿、以及橡膠皮組成。比賽的每一分由一方球員發球開始。發球員必須用手把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並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後上升不少於16厘米。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台區,然後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台區。然後接球員必須還擊,使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或觸及球網裝置後,再觸及對方台區。然後雙方球員輪流擊球,如此反覆下去,直到有一方失分。
[編輯] 乒乓球發展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7/Table_tennis_at_Chinese_Village.jpg/180px-Table_tennis_at_Chinese_Village.jpg
圖片參考:
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中國山村中正在打乒乓球的孩子們
乒乓球在世界範圍內作為一種娛樂項目而廣泛流行。近20年由於出色戰績中國乒乓球隊在世界乒壇獨佔鰲頭,誕生了一批如鄧亞萍,王楠,孔令輝,劉國梁,王勵勤,馬琳、張怡寧、王皓等世界最頂尖選手。其他優秀選手選手來自世界各地,如瑞典、韓國等等。乒乓球運動在匈牙利、克羅埃西亞也很流行,因此這些國家也誕生了出色的運動員。
[編輯] 商業相關
乒乓球運動曾被做成第一個成功的商業化電視遊戲"Pong"。
[編輯] 政治相關
1970年代,中美關係極度緊張,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其後中國乒乓球隊回訪。這成為了改善中美關係的一個新起點。不久,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這是美國總統首次來中國訪問。因此人們把這次歷史事件稱為「乒乓外交」。
[編輯] 比賽用具
球拍由膠皮、海綿、底板組成。膠皮必須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黑色。 球拍的大小,形狀和重量不限,但是在使用材料上有一定限制,85%必須為木材,其餘可以用纖維方式出現,例如編織碳,但底板應平整、堅硬,例如法國選手埃洛瓦所使用的球拍是小提琴形狀的,但並不違反規定。
球拍與膠皮 球拍主要分為橫拍和直拍兩種。而直拍可細分為中式直拍(圓拍CS)和日式直拍(方形)。橫拍的拍柄可分為直柄(ST),收腰柄(FL),葫蘆柄(AN)和斜柄(CO)四種。 膠皮分為正膠(顆粒向外),反膠(顆粒向內),生膠,長膠。
[編輯] 技術和戰術
技術是戰術的基礎,戰術是技術的綜合運用。 戰術結合現場環境,對手心理生理狀態,合理選用技術以戰勝對手的方法是謂戰術。 比如攻球的動作,拍型,觸球部位,是技術問題;而針對對方手已軟,發不轉球誘其回球飄高,持續攻壓對方反手至對方失誤,或待機搶攻對方正手,屬戰術考量。
[編輯] 戰術種類
發球搶攻戰術
發轉與不轉後搶攻
發側上下旋後搶攻
發急球後搶推搶攻 接發球搶攻戰術
對攻戰術
拉攻戰術
削中反攻戰術
搓攻戰術[1] [編輯] 乒乓球名人
[編輯] 中國
容國團
邱鐘惠
鄧亞萍
喬紅
莊則棟
蔡振華
江嘉良
陳龍燦
馬文革
孔令輝
劉國梁
李菊
王楠
張怡寧
王勵勤
馬琳
王皓 [編輯] 外部連結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a/Commons-logo.svg/30px-Commons-logo.svg.png
相關的維基共享資源:
乒乓球
國際乒乓球委員會 [編輯] 參考文獻
^ 蘇丕仁,乒乓球教學與訓練,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153-168 ISBN 7-5009-1175-0/G-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