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的介紹

2010-05-27 1:39 am
兵馬俑要長1d ,要有用呀!

回答 (2)

2010-05-27 1:47 am
✔ 最佳答案
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秦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5公里的下河村。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

據目前的考證,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普遍認為秦始皇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有機組成部分。

營建
秦始皇即位(時年13歲)後便開始興建自己的陵墓(公元前246年或前247年)。修建過程經其一生,歷時39年。秦始皇陵墓總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包括現在的秦兵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帝陵,與其說是陵墓,倒更像是都邑。首先,各種原料來源要求嚴格,很多都是采自特定產地,由專門工匠開採、加工。在建造過程中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看法認為最多時有70萬人參加建設工程。

兵俑和所配武器
兵馬俑採用陶俑作為陪葬品,因而得名。陶俑有真人大小,由工匠加工燒制,全部為手工勞動,沒有使用模具。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陶俑容貌各異,體態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製作均按照秦軍編製,包括各級軍官、各兵種、戰車、馬匹等。在形狀加工好之後,陶俑著色燒制。最後再加上真實的兵器、裝備。各道加工完成後,按照秦軍作戰部署分兵種、級別逐一排列位置。因此,我們看到的兵馬俑,是秦軍的精確複製。由於兵俑完美的再現了秦軍的風範,軍事學者可以通過兵俑增加對「強秦」的了解。由於陶俑的原形來源於真實的秦軍將士,所以有研究者嘗試通過他們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風土人情。

1974年3月29日陝西大旱,臨潼縣農民楊志發、楊彥信、楊泉義、楊文學、楊文海、楊宜洲、王普治等人在打水井時首先發現了兵馬俑碎片,當時稱這些陶塑為瓦爺,農民認為旱災是瓦爺在作怪,故在挖井掘到它們時,便把它們吊在樹上鞭打洩憤或將之砸毀。當時兵馬俑坑所在地可說是荒瘠砂石、荒草滿野。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著、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艷,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在考古學家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鐘內即漸漸剝落消失,只剩下現在我們看到的陶土色。

從兵俑和所配備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結論是,秦軍的弓箭部隊配備多種箭矢,以應對複雜的戰況。

秦軍兵俑不戴頭盔。有專家說,「不戴頭盔是為了在戰場上顯出英勇的氣勢,可以壓倒敵人。」有專家說是因為當時「刀」還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當時的步兵武器主要是「刺殺武器」,如戟、劍。步兵作戰,長距離用「戟」,近戰用劍。因這些兵器大多用青銅製成,韌性差,砍殺時易折,故多製成刺殺兵器。使用這些「刺殺武器」,攻擊的部位大多是胸、腹部,因此,秦兵馬俑大都披有胸甲。因為作戰時頭部被「劈砍」的機率較小,因此秦軍是不戴頭盔的。

秦兵馬俑博物館
秦兵馬俑博物館建設於兵馬俑坑原址之上,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東7.5公里的驪山北麓,西距西安37.5公里。於1979年中國國慶節開放。首先開放一號坑,至1991年9月,三號坑正式對外開放。1994年9月,二號坑以邊發掘邊展出的方式向外界開放。
2010-05-27 1:46 am
秦始皇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秦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5公里的下河村。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

據目前的考證,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普遍認為秦始皇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有機組成部分。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帝陵,與其說是陵墓,倒更像是都邑。首先,各種原料來源要求嚴格,很多都是采自特定產地,由專門工匠開採、加工。在建造過程中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看法認為最多時有70萬人參加建設工程。

兵俑和所配武器
兵馬俑採用陶俑作為陪葬品,因而得名。陶俑有真人大小,由工匠加工燒制,全部為手工勞動,沒有使用模具。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陶俑容貌各異,體態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製作均按照秦軍編製,包括各級軍官、各兵種、戰車、馬匹等。在形狀加工好之後,陶俑著色燒制。最後再加上真實的兵器、裝備。各道加工完成後,按照秦軍作戰部署分兵種、級別逐一排列位置。因此,我們看到的兵馬俑,是秦軍的精確複製。由於兵俑完美的再現了秦軍的風範,軍事學者可以通過兵俑增加對「強秦」的了解。由於陶俑的原形來源於真實的秦軍將士,所以有研究者嘗試通過他們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風土人情。

1974年3月29日陝西大旱,臨潼縣農民楊志發、楊彥信、楊泉義、楊文學、楊文海、楊宜洲、王普治等人在打水井時首先發現了兵馬俑碎片,當時稱這些陶塑為瓦爺,農民認為旱災是瓦爺在作怪,故在挖井掘到它們時,便把它們吊在樹上鞭打洩憤或將之砸毀。當時兵馬俑坑所在地可說是荒瘠砂石、荒草滿野。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著、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艷,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在考古學家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鐘內即漸漸剝落消失,只剩下現在我們看到的陶土色。

從兵俑和所配備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結論是,秦軍的弓箭部隊配備多種箭矢,以應對複雜的戰況。

秦軍兵俑不戴頭盔。有專家說,「不戴頭盔是為了在戰場上顯出英勇的氣勢,可以壓倒敵人。」有專家說是因為當時「刀」還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當時的步兵武器主要是「刺殺武器」,如戟、劍。步兵作戰,長距離用「戟」,近戰用劍。因這些兵器大多用青銅製成,韌性差,砍殺時易折,故多製成刺殺兵器。使用這些「刺殺武器」,攻擊的部位大多是胸、腹部,因此,秦兵馬俑大都披有胸甲。因為作戰時頭部被「劈砍」的機率較小,因此秦軍是不戴頭盔的。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21: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26000051KK008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