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下十善的原因是什么???

2010-05-26 5:19 am
佛陀訂下十善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2)

2010-05-30 6:54 pm
✔ 最佳答案
佛陀為了令弟子擺脫一切痛苦災難,將來得到種種福樂,便說出宇宙間永恆不變的真理—因果定律。因為一切世間事物之出現及演變,是必定有其前因後果,佛說緣生萬法。而所有物質亦會因為本身所具備不同的特性,而出現互相吸引,或者互相排斥的現象,佛說這世間的眾生已分別演變成: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種類別,由於有眾生積集行善利人的心態及行為,會因為不同程度的善業、習慣力量推動,互相結集,成為天人、修羅或者有福德之人,常受福樂,名為「三善道」;亦有眾生因為積集行惡害人的心態及行為,被不同程度的惡業、習慣力量推動,互相結集,成為畜牲、餓鬼或者地獄的眾生,互相謀害,常受眾苦,名為「三惡道」。而這些善、惡果報會演變成多生多世的延續現象,有一生受報,百千萬億生受報,所謂眾生生死,動經塵劫,無有窮盡,很多時單看一生果報,難知累世因果始末。

惡行為:只顧個人之感受或權利,不惜侵損他人權利的行為。
善行為:基於個人權利,甚至拋卻個人權利,作方便利益他人之行為。

世間凡夫很多時為了保護自己,或者只顧眼前的利益好處、個人的喜惡感受,往往會覺得理所當然地做出不少侵害他人的惡行,結果犯殃自受,在無情的因果業力演變下,便會招感種種的逆境及無窮的苦難。佛陀說惡世眾生,一一皆具十種行惡習慣,因為不斷放縱惡行,於是便結集成十種惡業,以致永受痛苦的纏縛。若果不切實戒備,努力改善,那是絕對不能永離諸苦。此十種惡業分別是:

身業
1.殺生—為了食用,玩樂,驚恐或仇恨而殺害其他眾生的行為。
2.偷盜—偷取,侵損或不合道義地佔有他人財物的行為。
3.邪淫—放縱感官而作出侵損別人或越軌的淫亂行為。
口業
1.妄語—欺騙別人的話說,或誇大之謊言。
2.兩舌—搬弄是非。
3.惡口—惡毒罵人。
4.綺語—綺膩浮誇、巴結奉承、矯揉造作、諂媚虛言。
意業
1.貪欲—不安本份的欲望。
2.嗔恚—因妒忌、憤恨、埋怨,及種種不滿情緒而引發之怒火。
3.愚癡—執迷不悟的錯誤意念。

佛說眾生一切善惡行為,皆是唯心所變。心可行惡、亦可行善,心可作佛、亦可作魔,故人人心中都有行善行惡的能力。不過,善與惡卻不能在心中同時出現,所謂心生惡時難行善,心生善時作惡難,好比光明消失,黑暗便出現;光明重現,黑暗則遁隱無餘。以下只要眾生能培養十種光明善良之完美心量,則一切的惡心、惡行即能自然隱滅。

十種光明善良的心量—
1.親仁愛物,慈心不害—
培養仁慈、博愛之心,尊重一切眾生之權利,愛惜自己及一切眾生之眷屬,不忍損害眾生性命。培養此心自然遠離殺業。(即不殺生更會多放生)
2.正義不茍,自守廉潔—
做人原則,公義為主,不義之財物絕不貪取,廉潔操守,不容污玷。培養此心,自然遠離偷盜想。(即不偷盜更會多布施)
3.以禮相待,息滅邪念—
一切眾生有如兄弟姐妹,彼此相處,禮義為貴,又怎忍因淫念興而侵損骨肉同胞?培養此心,淫念即止。(即不邪淫)
4.真誠待人,不誇妄言—
做人處世,真實誠懇,言語得當,絕不浮誇。培養此心,妄言亦難。(即不妄語)
5.和睦共處,不弄事非—
愛惜親情,珍惜友情,百般維護,致力和平。培養此心,自然厭離兩舌是非。(即不兩舌)
6.溫和敦厚,言無傷人—
培養溫和寬容敦厚的性格,自然會尊重他人,絕不會出言惡口冒犯。(即不惡口)
7.言語正直,不落造作—
培養正直之風骨節氣,絕不矯揉造作,巴結奉承,言語自然真實率直,討厭虛浮綺語。(即不綺語)
8.安份勤奮,離奢望想—
安住本份因緣,積極止惡行善,開創將來,遠離非份奢望想,培養此心,則腳踏實地,不妄生貪欲。(即不貪欲)
9.深明因果,寬厚恕人—
洞悉因果業力,勇於面對一切不如意事,盡皆寬容接受,培養廣闊胸襟,便能寬恕別人不是,更絕不會因執怪而生嗔恨。(即不嗔恚)
10.時加檢討,遠離邪見—
對於自己的行為時加反省,遇錯即改,絕不含糊,更不會執迷不悟。(即不愚癡)

以上十種善良光明的心量,正是離苦得樂的珍貴藥方,只要眾生燃點心中善良光明,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改善自己的行為,真真正正地依法受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了。
參考: 精彩視頻講解: http://www.bddc.hk/video_con_tudou_course_1_2_01.php 佛教法音傳播中心弘法網站 www.bddc.hk/
2010-05-30 7:54 am
五戒十善 【前言】
  一般人認為宗教不外乎是勸人修善,因此只要心存善念即可,不一定要修行學佛。然而,世間善惡的標準不一,隨著時代、民族、文化、宗教、思想的不同,對善惡的判定也有所不同,莫衷一是。所以佛垂慈訓,以五戒十善為做人處事的準則,以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進而超凡入聖。  【五戒】
  佛陀制戒,目的在防非止惡。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為一切佛戒之基石,不論出家或在家皆應遵守。若欲來生得保人身,今生就須淨守五戒。受持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若能受持滿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善神守護。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就,即可解脫。因此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成佛種智之殊勝功德。一、不殺生  「生」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論胎卵濕化,大小貴賤,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殺則奪其生命,仁者所不為。故《詩經》稱讚文王,德及鳥獸昆蟲;孔子亦言「勝殘去殺」;佛法以慈悲為根本,視一切眾生如己子,故主張戒殺,不但不殺生,亦不教唆他人殺生,更不從事販賣獵具、魚網等間接助殺之行業,並且積極護生、救生,令一切眾生皆能遠離怖畏,獲得安樂。二、不偷盜  不與而取,即為偷盜。凡非吾人所有,一針一草悉皆莫取;若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即是偷盜。學佛之人應當布施,濟助一切眾生,豈能貪心不捨、損人財物?是故佛法戒偷盜。三、不邪淫  男女交合,謂之淫欲。佛門四眾弟子中,出家眾冀求無上聖道,應斷欲絕求,故不淫欲。若在家眾,除了夫婦關係以外之性行為,即為邪淫。凡為邪淫因緣的舞榭歌場、娼寮妓院皆應避免涉足。男女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如談話共語時,要心住正念,方能免離邪淫的過失。四、不妄語  以欺誑心,說虛妄不實之言語,謂之妄語。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又曰:「民無信不立。」是以儒家君子尚且不妄語,修行學佛之人,更應不發妄語。若未證禪定,而妄言已證,未得道果,妄言已得,則為大妄語,必將招感無間地獄罪報,受苦無量。五、不飲酒  飲酒能亂性,令人昏醉無智而造作諸惡。古時儀狄造酒,禹因痛絕;紂作酒池,國以荒亂;昔有優婆塞,因酒而破戒;世間許多罪惡,無不以酒為媒介。且飲酒過量,易造成慢性中毒,違害身心。故不論從自利或利他而言,都應當戒酒。  受持五戒得生人道。若受持下品五戒,雖得人身,但是衣食困難,相貌醜陋;受持中品五戒,即得五官端正,衣食不虞匱乏;受持上品五戒,即得六根殊勝,大富大貴。凡此皆因造作之善業、惡業深淺不同,故招感不同的果報。  【十善】
  十善是五戒的開展,從身、口、意三方面分為十項。一切善惡諸事,歸納起來,不外此十種,犯之則惡,守之則善。一、身三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此已於五戒中述及。二、口四過  口有四種過失:妄語、兩舌、綺語、惡口。修行學佛,應經常檢討反省是否有此四種口過。  不妄語:則言而有信,說真實語,不說虛誑語。  不兩舌:見到張三說李四不好,見到李四說張三不好,挑撥離間、說他人是非的行為,就是兩舌。不兩舌,即不說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  不綺語:專講繪淫繪盜之語,使人心生淫念,或是戲論、取笑他人等散亂無益之語,皆是綺語。不綺語,即不說散亂、巧佞之辯。  不惡口:凡口出惡語穢言,或罵人,或罵風咒雨、怒罵畜牲等惡言,皆屬惡口。不惡口,即不出醜惡之語毀辱他人。三、意三業
  貪、瞋、癡在佛法上稱為三毒,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若無貪、瞋、癡的意念,就不會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語言,也就不會有殺、盜、淫的惡行。  不貪:「貪」即貪著五欲,迷戀不捨。不貪,即心不生貪戀、執著。  不瞋:「瞋」是不順己意,便生怨恨。不瞋,即心無怨懟,平靜安詳。  不癡:「癡」是迷惑顛倒,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知道緣起性空,即是癡。不癡,即須了解佛法真理,破除癡迷。  持守十善,不僅現世光明吉祥,來世必生人、天,獲福無量。修行雖非求生天獲福,但仍是以十善為基礎,修善斷惡,才能得獲解脫。 【結論】
  五戒十善有消極和積極二面。身業方面,不僅不殺、不盜、不淫,進而能護生、布施,即獲身業清淨。口業方面,不僅守口如瓶,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進而能以誠實語、和諍語、質直語、柔軟語,待人接物,規過勸善,即獲口業清淨。意業方面,不僅防意如城,不貪、不瞋、不癡,進而廣行布施,慈悲濟世,體解因緣、心性妙法,即獲意業清淨。  五戒十善是修行的基礎。禪宗祖師說:「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心中有一些些貪、瞋、癡,殺、盜、淫的念頭,就感未來的生死。所以無論在家、出家,若能淨守五戒十善,三業清淨,必能超凡入聖,進趨菩提佛果。 【註解】
  《論語.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勝殘去殺,指感化凶殘的人,使其去惡從善,則可以廢除死刑。

2010-05-30 00:00:06 補充:
修學者,一步一腳印,學佛的基礎。自我變化氣質!可以化惡為善。化善為賢。化賢為聖。
參考: 修五戒十善的好處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27: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25000051KK014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