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兩次黨錮之禍的成因及影響

2010-05-26 3:43 am
東漢兩次黨錮之禍的成因及影響 快

回答 (3)

2010-05-29 8:07 am
✔ 最佳答案
[編輯] 第一次黨錮
[編輯] 起因
延熹九年(166年),宦官趙津、侯覽等黨羽與張汎、徐宣等人為非作歹,並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脫懲罰,而官員成瑨、翟超、劉質、黃浮等不畏權貴,在大赦以後仍然按律處置了這些人[3]。宦官等人向桓帝進言,桓帝聽信一面之詞,重處了這些官員。
[編輯] 發展
朝中重臣、位列三公的太尉陳蕃、司空劉茂一同向桓帝進諫。桓帝不悅。劉茂不敢多說。陳蕃獨自上書,以漢初申屠嘉召責鄧通,董宣追劾湖陽公主的例子,為受罰的官員們辯解,並要求桓帝「割塞近習與政之源」,清除宦官亂政的不正之風[4]。桓帝不理他,而宦官等人更加嫉恨士大夫們,雖不敢加害名臣陳蕃,但對其他人則大加報復。
朝中大臣、地方官員以及民間百姓[5]大多站在士人一邊,紛紛指責宦官亂政,為非作歹,排斥忠良。結果卻被紛紛免官,成瑨劉質等最終在獄中被害,岑晊、張牧等人逃亡得免。
河南尹李膺[6],在大赦後處死了蓄意在赦前殺人的張成之子。張成為宦官黨羽,宦官一黨遂讓張成弟子牢修上書,誣陷李膺等人「養太學游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7]。士人、宦官間的矛盾在此爆發。
[編輯] 興獄
桓帝大怒,詔告天下,逮捕並審理黨人。太僕卿杜密[8]、御史中丞陳翔等重臣及陳寔、范滂等士人皆被通緝。太尉陳蕃認為「罪名不章」,拒絕平署詔書。桓帝見詔書無法生效[9],乾脆跳過司法程序,直接讓宦官負責的北寺獄審理此案[10]。李膺、陳寔、范滂等人慨然赴獄,受三木酷刑而不改其辭。
當時被捕的大多是天下名士,民間所認同的「賢人」。度遼將軍皇甫規以沒有名列「黨人」而被捕為恥,上書「臣宜坐之」,要求桓帝連自己一塊兒治罪。桓帝沒有理他。[11]
陳蕃再度上書,以夏商周三代之事勸諫,言辭激切[12],桓帝嫌他多嘴,以陳蕃提拔的人才不好的罪名免去了他的太尉一職,改以光祿勛周景為太尉。並罷免了司空劉茂,改以光祿勛宣酆為司空。
[編輯] 結束
同年十二月,桓帝竇皇后的父親槐里侯竇武為城門校尉,他名列三君,同情士人,於次年(即167年)上書求情[13]。同時,負責審理此案的宦官王甫等人也為黨人的言辭所感動,取消了對他們的酷刑[14]。
李膺等人在獄中故意供出宦官子弟。宦官等害怕牽連到自己身上,向桓帝進言,說天時到了大赦天下的時候了。於是同年六月庚申日,改元永康,大赦天下。黨人等獲得釋放,但放歸田里,終身罷黜,史稱「第一次黨錮之禍」

2010-05-29 00:08:32 補充:
建寧元年(即168年)漢靈帝即位,竇皇后被尊為皇太后。竇武因身為皇太后父親而被任命為大將軍,陳蕃再度被任命為太尉,兩人與司徒胡廣一起掌握朝政。名士李膺、杜密、尹勛、劉瑜等人得以重新被起用,民間大多認為,賢人在朝,太平盛世快要來了。[16]

宦官首領曹節、王甫等人則在竇太后面前諂媚侍奉,竇太后多次在他們慫恿下亂下命令。[17]

陳蕃、竇武等人認為宦官這樣干涉朝政,不是了局,於是私下商議,趁日食的天象上書太后,要求革除宦官參政,但竇太后認為從漢元帝時就有宦官參政,是正常現象。雖在竇武等人建議下處死了宦官管霸、蘇康等,卻保護曹節等人,不願士人處罰他們。[18]

2010-05-29 00:08:50 補充:
[編輯] 第二次黨錮
[編輯] 九月辛亥政變
不久,又出現太白金星[19]經房宿,由上將星入太微垣的天象(公元168年陰曆九月辛亥日晚,洛陽地區星圖,僅供參考),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不祥之兆,象徵奸佞在皇帝身旁[20],大將軍[21]有災難。竇武等人準備動手除去宦官曹節王甫一黨。[22]

九月辛亥日(九月初七),竇武輪到休假日,出宮回家。宦官偷出他的奏摺,得知了士人的計劃,因而連夜歃血共盟,發動政變。宦官們與皇帝的乳母趙嬈一起,矇騙年幼的靈帝,格殺親近士人的宦官山冰等,搶奪印、璽、符、節,脅迫尚書假傳詔令,劫持竇太后,追捕竇武、陳蕃等。[23]

2010-05-29 00:09:16 補充:
年過八旬的陳蕃聞訊,率太尉府僚及太學生數十人拔刀劍沖入承明門,到尚書門因寡不敵眾被擒,當日遇害。[24]

竇武馳入步兵營起兵對抗[25]。名將、護匈奴中郎將張奐此前率軍出征,此刻剛回到京師,尚未了解局勢,宦官等人假傳詔令騙過了他。張奐誤以為竇氏叛亂,遂與少府周靖率五營士與王甫所率領的千餘虎賁軍、羽林軍一起進攻竇武[26]。竇武被重重圍困,無奈自殺;他的宗親賓客姻屬及侍中劉瑜、屯騎校尉馮述等人皆被族滅;虎賁中郎將劉淑、尚書魏朗等也被誣陷而被迫自殺;竇太后被軟禁在南宮,李膺等再次被罷官,並禁錮終生。[27]

2010-05-29 00:11:09 補充: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5%9A%E9%94%A2%E4%B9%8B%E7%A5%B8
參考: wiki, wiki, wiki, wiki, wiki
2010-05-26 4:27 am


東漢桓帝、靈帝時,當權者分為宦官、外戚兩派,交替專權。宦官黨有侯覽、曹節、王甫等,他們任用私人,敗壞朝政,為禍鄉里,如侯覽曾奪人宅舍三百八十一所,土地一百一十八頃;其兄謀財構陷無辜,聚斂上億的財富。相對而言,外戚一黨的竇武等人卻比較清正[1],因此貴族李膺、太學生郭泰、賈彪等人與外戚一黨聯合,對宦官集團進行激烈的抨擊。這些人通常被稱作士人,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士大夫。他們品德高尚,時稱君子,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2]等外號:

三君指竇武、劉淑、陳蕃三人,為「一世之所宗」,即值得世上人學習的榜樣;
八俊指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八人,為「人之英」,即人中英傑;
八顧指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范滂、尹勛、蔡衍、羊步八人,為「能以德行引人者」,即道德可以為他人榜樣的。
八及指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為「能導人追宗者」,即可以引導其他人學習三君等榜樣的。
八廚指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為「能以財救人者」,即不惜家財,救助有難者的。 當時人以這些人為君子,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都畏懼被他們指責貶損,皆登門拜訪他們。
第一次黨錮
起因
延熹九年(166年),宦官趙津、侯覽等黨羽與張汎、徐宣等人為非作歹,並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脫懲罰,而官員成瑨、翟超、劉質、黃浮等不畏權貴,在大赦以後仍然按律處置了這些人[3]。宦官等人向桓帝進言,桓帝聽信一面之詞,重處了這些官員。
發展
朝中重臣、位列三公的太尉陳蕃、司空劉茂一同向桓帝進諫。桓帝不悅。劉茂不敢多說。陳蕃獨自上書,以漢初申屠嘉召責鄧通,董宣追劾湖陽公主的例子,為受罰的官員們辯解,並要求桓帝「割塞近習與政之源」,清除宦官亂政的不正之風[4]。桓帝不理他,而宦官等人更加嫉恨士大夫們,雖不敢加害名臣陳蕃,但對其他人則大加報復。
朝中大臣、地方官員以及民間百姓[5]大多站在士人一邊,紛紛指責宦官亂政,為非作歹,排斥忠良。結果卻被紛紛免官,成瑨劉質等最終在獄中被害,岑晊、張牧等人逃亡得免。
河南尹李膺[6],在大赦後處死了蓄意在赦前殺人的張成之子。張成為宦官黨羽,宦官一黨遂讓張成弟子牢修上書,誣陷李膺等人「養太學游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7]。士人、宦官間的矛盾在此爆發。

第二次黨錮
九月辛亥政變
不久,又出現太白金星[19]經房宿,由上將星入太微垣的天象(公元168年陰曆九月辛亥日晚,洛陽地區星圖,僅供參考),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不祥之兆,象徵奸佞在皇帝身旁[20],大將軍[21]有災難。竇武等人準備動手除去宦官曹節王甫一黨。[22]
九月辛亥日(九月初七),竇武輪到休假日,出宮回家。宦官偷出他的奏摺,得知了士人的計劃,因而連夜歃血共盟,發動政變。宦官們與皇帝的乳母趙嬈一起,矇騙年幼的靈帝,格殺親近士人的宦官山冰等,搶奪印、璽、符、節,脅迫尚書假傳詔令,劫持竇太后,追捕竇武、陳蕃等。[23]
年過八旬的陳蕃聞訊,率太尉府僚及太學生數十人拔刀劍沖入承明門,到尚書門因寡不敵眾被擒,當日遇害。[24]
竇武馳入步兵營起兵對抗[25]。名將、護匈奴中郎將張奐此前率軍出征,此刻剛回到京師,尚未了解局勢,宦官等人假傳詔令騙過了他。張奐誤以為竇氏叛亂,遂與少府周靖率五營士與王甫所率領的千餘虎賁軍、羽林軍一起進攻竇武[26]。竇武被重重圍困,無奈自殺;他的宗親賓客姻屬及侍中劉瑜、屯騎校尉馮述等人皆被族滅;虎賁中郎將劉淑、尚書魏朗等也被誣陷而被迫自殺;竇太后被軟禁在南宮,李膺等再次被罷官,並禁錮終生。[27]
議郎巴肅參與了竇武的計劃,但宦官不知道,只是將他禁錮而已。巴肅認為「為人臣者,有謀不敢隱,有罪不逃刑,既不隱其謀矣,又敢逃其刑乎!」,自己投縣官官衙就案,縣官要解印與他一起逃亡,他不同意,被害[28]。
陳蕃的友人朱震棄官痛哭,收葬了陳蕃的屍體,並將他的兒子陳逸藏到甘陵,被人告發。朱震全家被捕,都受到酷刑,然而朱震誓死不肯說出陳逸的行蹤,陳逸得以倖免[29]。
竇武的府掾胡騰收葬了他的屍體,為他發喪,也被禁錮終生。竇武的孫子竇輔,才二歲,被胡騰收留並冒認為自己的兒子。胡騰與令史張敞一起將他藏匿在零陵,竇輔也得以倖免。[30]
影響
東漢桓、靈二帝之前,宦官、外戚雖然專權,但有名臣陳蕃等人主持朝政大局,士大夫、豪強等心向朝廷,局勢尚未到不可收拾的境地,即《後漢書》中所說的「漢世亂而不亡,百餘年間,數公之力也」。但兩次黨錮之禍後,清正的官員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錮,宦官更加為所欲為,殘害百姓,因而激起民變,釀成黃巾之亂。士大夫、豪強離心,於是黃巾之亂以後群雄並起,東漢最終走向了滅亡。
2010-05-26 4:22 am
黨錮之禍之背景/成因:**

東漢後期有一批官僚士人因出面反對宦官專政,被罷官禁錮,甚至誅連殺害,歷史上稱為「黨錮之禍」。其產生之原因約有下列兩項:

1. 清議之風相當盛行:東漢自光武帝開始提倡儒術,崇尚節氣,逐漸成為風氣。當時一般士人都注重名節,中央及郡國選官都以名節為標準。影響所及,士人以名節自高,不與濁世合流,不畏強權,敢與黑暗勢力對抗,士戈在講學之餘,每每討論朝政得失,品評當世人物,這種議政之風氣,稱為「清議」,這些士人因經常討論政治,抨擊宦官,漸漸聯結成黨。

2. 士人不滿政治現狀:桓帝、靈帝時期,君主昏庸,寵信宦官,政治腐敗,引起士大夫們的憤慨,使太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實際的政治社會問題上去,他們還聯合一些士人出身的朝臣,壯大聲勢,朝廷遇到重大的決策,有時也徵求太學生的意見,因此他們的言論也能影響到實際的政治。因他們要求改革政治,並猛烈抨擊宦官壟斷朝政及貪污腐敗,宦官眼見士人勢力日漸強大,便尋求機會予以打擊,因而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



(八) 黨錮之禍的經過:**

1. 第一次黨錮之禍:

a. 桓帝時,太學生三萬餘人,以郭泰、賈彪為首,與太尉陳蕃、司隸校尉李膺聯合,主持清議,批評朝政,攻擊宦官。

b. 當時宦官的子弟親黨,遍佈州郡,為害地方,李膺乃運用權力,盡量制裁,更招宦官怨恨。

c. 公元165年,宦官張讓之弟張朔,為官貪殘,被李膺所殺;次年宦官的黨羽張成教唆兒子殺人,被李膺定罪處死。

d. 宦官乃使人上書誣告李膺與太學生結黨營私,誹謗朝政,桓帝下令逮捕黨人。

e. 結果李膺等二百多人皆被捕下獄,陳蕃亦因上書進諫而被免職。過了一年,因外戚竇武的力爭,他們才被赦歸鄉里,禁錮終身,不許作官,這是第一次黨錮之禍。:



2. 第二次黨錮之禍:

a. 公元168年,桓帝死,靈帝即位,以竇武為大將軍,陳蕃為太傅,共掌朝政;起用李膺,並密謀誅殺宦官,但因事機洩露,宦官矯詔以禁軍討竇武,結果竇武自殺,陳蕃也被殺害。

b. 公元169年,山陽郡督郵張儉,因宦官侯覽家屬在郡內作惡多端,屢次上表彈劾遭侯覽截留,無法上達,張儉乃以此為藉口,殺害侯覽的母親及其親屬賓客百餘人,侯覽乃誣告張儉與人連結為黨,危害社稷。

c. 張儉逃脫,宦官藉此機會誅除異己,凡與宦官不睦的均被視為黨人,總計被害的黨人有李膺、杜密等百多人。並在各地陸續搜捕黨人,總計流徒及囚禁者共六七百人。

d. 不久,宦官又拘捕太學生一千多人,以致凡屬黨人而現居官位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一律免官禁錮。這次「黨錮之禍」一直延續了十多年,株連之廣,也超過了前一次。

e. 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之亂」,靈帝才下詔大赦黨人。



(九) 黨錮之禍的影響:**

a. 摧殘人才:

漢末兩次「黨錮之禍」,歷時十多年,朝野賢良方正之士,多受牽連,重者被殺,輕者被貶逐禁錮,使國家無才可用。

b. 國本動搖:

東漢在宦官及外戚爭權之過程中又經此兩次「黨錮之禍」,助長了宦官的氣焰,政治更趨腐敗,弄致民不聊生,因而產生黃巾之亂,雖能及時討平,但卻演變成州牧割據的局面。

c. 開啟清談:

東漢末年的慘酷黨錮,使士氣大受摧殘,影響魏晉士人明哲保身,避談政治,放任無為,研究【易經】玄理,老莊道術,平日只高談闊論,不理世務,造成一代請談的風氣。


收錄日期: 2021-04-21 13:50: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25000051KK012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