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戰爭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主戰場。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以及簽訂的一系列針對戰敗國的條約導致了納粹主義在德國興起,使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東亞,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擴張之路,以求擴大大和族生存空間。
德國:第三帝國的迅速崛起
超重的賠款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0/Reichsparteitag_1935_mod.jpg/200px-Reichsparteitag_1935_mod.jpg
1935年的德軍閱兵
德國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發起了德意志統一戰爭,1871年,普魯士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超過了同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工業國之一。20世紀初期,德國對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來越不滿,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國、奧匈、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義大利組成了同盟國集團,而英國、法國、俄國、則組成了協約國集團〈但在正式打起來時,義大利倒戈加入協約國〉,加上俄國與奧匈在巴爾**紛爭、法國在普法戰爭後欲奪回阿爾薩斯-洛林、英德之間的海軍競賽等,導致了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一戰中,同盟國集團被協約國集團擊敗。1918年11月,戰爭結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承認戰敗。[6]1919年8月11日,國民議會在德國南部小城威瑪的德意志民族劇院通過了一部憲法,宣告一個新的共和國——威瑪共和國成立。由於法國曾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受到普魯士的重創,因此一戰結束後,法國希望能夠對德國在經濟上進行報復,並最終削弱這個強大的鄰國。《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5%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准擁有空軍,也要承擔超高額的賠款。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戰敗,但元氣並未受到過多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本土並未受到戰火波及。《凡爾賽條約》一面倒地只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凡爾賽條約》極為反感,引發了德國普通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情緒。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新的大戰策源地創造了條件。
威瑪共和的無能
一戰後期的德國國內政局動蕩,實際上由保羅·馮·興登堡為首的軍事獨裁陸軍最高統帥部 (Oberste Heeresleitung;簡稱OHL) 所統治。在多派政黨的政治活動影響下,德國放棄建立君主立憲制,改而建立共和政體(但仍以德意志帝國為國號)。國會由全比例代表制產生,小黨林立,內閣離離合合,政府無法穩定。
1919年,威瑪政府與協約國簽署凡爾賽條約,接受割地賠款、削減軍備與軍隊,並承認了極具爭議性的戰爭罪責條款。另一方面,原來的軍隊名義上變成共和國軍隊,實際上卻掌握實權。
戰後由於社民黨缺乏經驗,未能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德國工業出口量比戰前產量大幅下跌、原材料及食品之產量因阿爾薩斯-洛林、東部部分省份及殖民地之割讓而減少,以及巨額戰爭賠款與長期負債。雖然政府限制撤軍令失業人數持續達一百萬人,但軍事工業幾乎停止運作。政府為改善財政和安撫工人大量發行貨幣,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國內動蕩,經常發生騷亂事件。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在1923年擔任德國總理,後來從該年到1929年就任外長。在他當政期間,通貨膨脹暫時得以解決,德國國際地位有所恢復,社會相對穩定。施特雷澤曼在1929年病逝,國內又趨向動蕩。1929年華爾街股災引發的大蕭條,令共和國深受其害。蕭條以及其後的經濟不景加重德國對其債主美國的財政負擔。納粹勢力逐漸抬頭。
希特勒政權的崛起
前述事件讓德國極端右翼勢力的興起提供了良機。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領導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簡稱國社黨,NSDAP)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稱德國的困境之根源來自於戰後強加給德國的嚴厲條款、懦弱的威瑪共和國以及被指稱握有國家經濟命脈的猶太人。他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德國人的支持,到1933年時納粹黨已經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黨一躍成為國會內第一大黨。1933年1月30日,威瑪共和國年邁的總統興登堡元帥正式任命希特勒為共和國總理。與此同時,希特勒政府通過行使憲法賦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的特殊權力來執行公務,這些權力令希特勒可越過聯邦議會進行實際獨裁統治。此時,威瑪共和國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終點,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為了擺脫英法等國對德國的束縛,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因擴軍備戰計劃受到限制而於1933年10月宣佈退出英法控制的國際聯盟。
2010-05-20 21:33:07 補充:
第三帝國的擴張
希特勒他上台後迅速重建了德國的秩序,為重整國家經濟,希特勒認為,只要國際貨幣制度還是以黃金為本位的,則一個能夠壟斷黃金的國家就能使缺乏黃金的國家屈服,它所用的手段就是吸干其外匯來源,迫使它們必須靠借貸來維持生產。為此,希特勒針鋒相對的提出他的理論,「一個國家並不靠貨幣的表面價值來維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產,而生產才能使貨幣獲得價值。生產才是貨幣的真正準備,銀行保險箱中存滿了黃金並無意義。」所以他決定:
2010-05-20 21:33:33 補充:
拒絕接受國外借款,以生產為德國貨幣的基礎,而不以黃金為本位。
用直接易貨的方式來進行進出口貿易。
停止所謂「匯自由」,即准許在貨幣方面實行賭博並按照政治情況,把私有的財產由國移到彼國。
當有了可以工作的人力和物資時,就製造貨幣,而不向外國借債。
由於當時(現在也是)國際金融主要獲利的方式就是向經濟困難的國家放債營利,希特勒的新經濟政策對之便如當心一劍。
2010-05-20 21:33:40 補充:
更嚴重的是,如果希特勒獲得了成功,所有缺乏黃金的國家便會紛紛效尤,實行以貨易貨的方 法,這樣,不僅無人借債,黃金也失去了效力,利用它控制世界金融貿易便化為泡影。德國實行新經濟政策以來,經濟轉而繁榮,國力大為增強,失業人口從1933年的600萬人減少到1936年的100萬人。
2010-05-20 21:34:32 補充:
相對應的,1937年西方英美等國發生了新一輪經濟危機。尤其是美國,1937年10月19日,證券市場崩潰,到11月,全國失業人口已達1100萬人,另有部分失業人口550萬人。而同期德國的經濟卻欣欣向榮,科學技術蓬勃發展,噴氣飛機,火箭,巡弋飛彈,高速公路,這些改變了戰後人類社會的發明,都是出現在那個時期。此時的德國內部已經政局穩定,納粹黨人穩固了自己的政權後,開始將重心放到外交方面,並採取了多個冒險的行動。
2010-05-20 21:34:38 補充: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佈德國軍隊將重整軍備,並實行徵兵制,從而突破了《凡爾賽條約》所規定的德國軍隊人數不得超過10萬的最高限額(其實在希特勒上台時就已經將十萬人的軍隊限額秘密擴展成30萬人),把10萬陸軍迅速擴充至60萬,但是這些行動僅僅遭到了英國和法國的正式抗議(當時希特勒宣稱這只是尋求德國的正當自衛能力,使得當時各國的輿論都偏於同情德國,英法無法有大動作反對)。1936年3月7日,希特勒藉口法蘇訂立《互助協定》,違反國聯規定,因而進兵萊茵河非武裝地區(希特勒稱其目的僅在求取自衛的平等權利),並宣佈廢除《洛迦諾公約》和《巴黎和約》。
2010-05-20 21:34:52 補充:
而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在萊茵河東岸50公里內不得設防[10](這使得德國西部門戶洞開法國隨時可長驅直入,為德國的致命傷)。但是這次行動就像上次一樣,並沒有遭到英法的阻止(法國雖然有一些人主張用軍事行動來對付德國,但是又恐引發全面性戰爭,加上當時的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使得與義大利交惡的英國反對法國入侵德國),接著希特勒以法拒絕與其簽訂不侵犯公約等建議為由,在西線興建堅強的防禦工事,於是德國的國防置於磐石之安,成為希特勒發動二次大戰的先決條件。
2010-05-20 21:35:11 補充:
另外,希特勒在其政治主張中強烈反對共產主義,1933年2月,納粹黨通過製造國會縱火案嫁禍給德國共產黨,並在德國境內取締共產黨。1936年11月25日,德國和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義大利加入該協定,該協定是在反對共產主義基礎上企圖建立一個政治軍事同盟,有史學家分析,德國的矛頭主要是指向共產主義的蘇聯,這是德意日軸心的初步形成。
2010-05-20 21:35:43 補充:
英法的綏靖政策
之後德國就開始進行實際的領土擴張活動,第一個目標便是同文同種的奧地利。20世紀30年代中期,納粹運動已經波及到了奧地利,在得到了盟友義大利保證不會介入後,德國就在1938年3月12日正式宣佈兼併奧地利,當德軍開進奧地利的時候,在「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個元首」(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的口號下,奧地利人走上街頭,瘋狂地擁護「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帝國」軍隊的到來,奧地利終於成了第三帝國下轄的一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