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理論真的是不切實際嗎

2010-05-19 10:35 pm
是這樣的 最近朋友聊天 聊到莊子 他覺得莊子是不切實際 逃避現實的人

結果我們 一來一往 講了很久卻沒有共通點

其實我也看莊子 只看的 似懂非懂 因為我受世俗框架所束縛吧

受到儒家思想的窼臼 所以看了一個禮拜仍然 似懂非懂


若 用 莊子理論治國

會怎麼樣

請各位寫出自己的想法吧

想徹底跳脫 框架 與窼臼 去 遨遊莊子一書

回答 (1)

2010-05-19 11:05 pm
✔ 最佳答案




莊子關於治國的理論,是沿著順物自然的思路建造起來的。在他看來,天地人世
都有一個自然的秩序。順應著這個自然的秩序,天地人世就和諧;違背這個 自然的秩序,天地人 物就混亂。因此,肩負維護天下和諧責任的帝王,主要的職責是維護天地人世的原本秩序,不必有什麼個人的建樹,也不可有什麼個人的作為。
說得通俗一點,他只 起一個監護作用,發現那些破壞自然和諧的東西而剔除之,沒有破壞自然和諧的東西則垂手而觀。只要他做到了這一點,天下自然大治。

   莊子將這一理論概括成一句話,那就是“帝王無為天下功”。其意是說,帝王只要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天下,天下自然和諧,自然功成。

   與此相對應,天下之所以出現大亂,原因不在別處,關鍵在於帝王超越了自己的職責,提出了自己的主觀建樹,將自己的主觀建樹強加於天下。

   《徐無鬼》中講了一個“黃帝問童”的故事,其中點明了帝王治理天
下的主要責任,故事說:

  黃帝要去具茨山拜見大隗神仙,方明當他的馭手,昌寓做他的驂乘,張
若、?朋為他管理前 馬,昆閽、滑稽為他管理後車。當車馬行至襄城郊外的時候,七位聖人迷了路。

   此時恰好有一個小童在那裡牧馬,於是黃帝上前問路說:“小娃娃,你知道具茨山嗎?”

   小童回答說:“知道。”

   黃帝感到很驚奇,說:“你這個小孩子真奇怪,不僅知道具茨山,而且還知道大隗的住處。那麼我來問
你,你知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嗎?”

   小童不願說,黃帝一再問。小童無奈,只好回答說:“治理天下,與我牧馬有什麼兩樣 呢?不過是將那些害馬的東西剔除出去也就是了。”



   因為黃帝堅持要問,所以小童不得已而回答了治理天下的道理。他說這個道 理就是將那些害馬的東西剔除出去。其意也是維護天下原本的自然本性,不要將其自
然本性之外的東西強 加其身。要說治國者的責任,也不過是維護天下的自然而已。這就是本故事的核心意義。



   《天道》篇中對治天下的道理做了正面的論述。其文說:



   帝王的品格,是以天地為根基,以道德為主導,以無為為常規。





      像上面這些的學問,古代已經有了,不過卻不能作為事物的根本。君做主而臣服從,父做主而子服從,兄做主而弟服從,長者做主而少者服從,男子做主而婦女
服從,丈夫做主而妻 子服從。

    按照以上的道理協助在上者,按照以上的道理撫育在下者,按照以上的道理 管理事物,以上的道理修養身體,不必使用什麼智謀,一定會順其天然。達到了這個
程度,也就實現了天 下太平。這就是治理天下的最高道理。

   之所以要以無為為根本原則,那是因為無為是天地的自然法則。天地本來就是無為的。正因為天地是無為的,所以萬物者得以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長
發育,天下才得以和 諧相處,如果天地有為,那就會破壞萬物自身的本笥,就會打亂天下的和諧。天地無知,本來也就不會作為;人類有知,他是可以作為的。不過 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
限的,天下的事物是無窮的,用有限的能力去做無窮的事情,不但不能做好,而且勢必做壞,就像揠苗助長一樣,起到與願望相反的效果。

   至於無為原則在人世管理中的具體運用,莊子認為,那就是要遵循人世的自然秩序,在莊子看來,人世是有秩序的。它的秩序既是它自身原本就有的,也是聖人
為之制訂的。說它原 本就有,那是因為人世是天地衍生出來的,它的秩序是天地秩序的遺傳。

天地有尊卑,四時有先後,所以人世中也有尊卑和先後。 文中涉及在上無為而在下有為的觀點,這裡需要說明一下。

在上者寡,且要統觀全域,所以無暇具體操作,因此要無為;

在下者眾,需要各司其職,將在上者對全域的調度落在實處,因上有為.



收錄日期: 2021-04-26 20:59: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19000016KK034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