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资料

2010-05-18 4:58 am
李白的资料?????
更新1:

!!!!!!!!!

回答 (3)

2010-05-24 2:44 am
✔ 最佳答案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文曲星下凡」、青蓮居士之稱 ,公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李太白集》傳世。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詩篇傳誦千年,眾多詩句已成經典,例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c/Libai_touxiang.jpg/250px-Libai_touxiang.jpg



經歷
他在洛陽和另兩位著名詩人杜甫、高適相識,並且成為了好友。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李璘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 。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準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當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 ,葬當塗龍山。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鐵杵磨針
《鐵杵磨針》是一個以李白為主角的小故事,用以勉勵學子勤奮向學。此故事在中國有很高的知名度,最早見於 南宋祝穆《方輿勝覽》中的〈眉州·磨鍼溪〉篇中。故事大意是說李白年少時曾一度逃學,經過一條小溪時見到一個老婦人正在磨粗大的鐵杵,李白甚感奇怪,於是問老婦人磨杵的目的,老婦人回答要慢慢地磨成針。老婦人的回答讓李白頓悟,遂從此孜孜不倦,奠定其學識深度。不過此故事只是世間的傳說,可能不是事實。

妙筆生花
出自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另一種說法是李白少時苦學詩歌,每日抄寫前人名詩,磨光了99支毛筆,最後寫出的詩猶如花兒一樣美麗。

作品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b/Libai_shangyangtai.jpg/300px-Libai_shangyangtai.jpg



圖片參考: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李白唯一存世的真跡《上陽台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難》、《行路難》、《將進酒》、《靜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他所鍾好的體裁主要是 古體詩,包括古風和樂府詩,但他在近體詩體裁如律詩、絕句中往往也有絕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詞,有兩首被認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黃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有少數人懷疑它們不是李白所作。

藝術成就
李白為盛唐浪漫詩派的代表,把中國詩歌的浪漫主義推向高峰。正是如此,他取得了「詩仙」之譽。再者,李白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有創作性的發展。他的作品內涵豐富,想像超絕而且取材宏富。李白曾批評詩歌:「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因此,他的作品明朗自然,一掃六朝以來的浮靡詩風。李白的思想和詩歌具有典型的盛唐時代的特徵,即昂揚奮發的進取精神和追求自由理想的思想意識。
李白廣泛吸取了歷史文化遺產,融合百家之說,形成了他複雜獨特的思想面貌。儒家仁民愛物的思想,使他的詩歌充滿了熱愛人民關心百姓的高尚情感。如《丁都護歌》、《秋浦歌》等。道家的批判意識和變化觀,使他透過社會繁盛的外表看出了大唐盛世由盛變衰的種種跡象和隱藏的弊病。在長安的一系列詩歌都體現了他的這種憂慮。墨家任俠的博愛精神,使他仗義疏財,樂於助人,他的《俠客行》、《少年行》就是李白自己任俠精神的寫照。
杜甫對李白評價甚高,稱讚他的詩「驚風雨」、「泣鬼神」,而且無敵於世、卓然不群。
韓愈對李白極為推崇;在《調張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在《石鼓歌》又嘆「少陵無人謫仙死」。

2010-05-23 8:21 pm
李白( 701 — 762 )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先世于隋時因罪徙居中亞。白于武后長安元年 (701) 出生在安西都護府碎葉城(今蘇聯吉爾吉斯加盟共和國托克馬克城),約五歲時,隨父遷居蜀中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



李白 少年時期 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歲誦詩書,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愛好十分廣泛。十五歲左右就寫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歲以後,在蜀中漫遊,飽覽了四川的壯麗景色,接觸了社會生活,開闊了視野,培養了熱愛祖國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愛自由的性格,也種下了遊仙出世的消極思想的根苗。



開元十四年 ( 726) ,二十六歲的李白便“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以安陸(今屬湖北)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遊,曆兩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區,足跡踏遍近半個中國。這一時期的詩歌多描寫自然山水和漫遊生活,作品有《丁都護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越中覽古》《春夜洛城聞笛》等,風格已經成熟。



天寶元年 (742) ,四十二歲的李白由友人推薦,應詔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異常興奮,寫下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這樣的詩句,以為將會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現實無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當時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縱情聲色,不理朝政,詩人“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志願無法實現,結果反被排擠,懷著失望與悲憤的心情離開了長安,結束了這前後不滿兩年的帝京生活。這一時期雖不長,但詩人接觸到宮廷生活的內幕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寫下了不少抨擊現實的詩歌,如《古風》的一部分,《行路難》《梁甫吟》等,這些詩,鞭撻了權貴,表現詩人不願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天寶三年 (744) 春,李白離開長安,懷著理想幻滅的痛苦與悲憤,開始了以梁園(開封)為中心的第二次漫遊,歷時十一年,“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但對國事仍然非常關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天寶三年秋,在洛陽和汴州分別遇見了杜甫和高適,三人便結伴同行,暢遊了梁園和濟南等地,李杜從此便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同尋範十隱居》)。這一時期,是詩人創作最豐富的時期,代表作品有:《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北風行》《梁園吟》等等。深刻地揭露現實和強烈的反抗精神是這個時期作品的顯著特色。



天寶十四載 (755) ,安史亂起,李白懷著消除叛亂、恢復國家統一和安定的志願,參加了永王李璘的隊伍,不料永王和肅宗爭奪帝位,肅宗消滅了李璘的隊伍,李白獲罪,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詩人含不白之冤,發出無聲的垂泣:“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江夏別宋之悌》)。幸好,中途遇大赦,得以放還。《朝發白帝城》一詩就記述了當時的心情。



上元二年 (761) ,已六十一歲的李白,聽說太尉李光弼率兵追擊史朝義,決定投軍,但行到金陵因病折回,“天奪壯士心,長籲別吳京”(《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翼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禦十九韻》), 寶應元年 (762) 十一月 ,病死在他的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家中,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在政治上雖未能實現理想,但在詩歌創作中卻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繼承並發揚了自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的詩歌傳統,把浪漫主義精神和創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



他常以奔放的激情表達搏擊風雲,翼申所能的抱負和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詩人以強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馴的態度,抨擊社會,鞭笞權貴。李白雖然不像杜甫那樣和人民有廣泛的接觸,但他對勞動人民也是寄予同情的。在《丁都護歌》中寫出了船工的血淚。在《秋浦歌》中寫了漁民、冶工的艱辛。在《妾薄命》《長幹行》《北風行》等詩中,寫出了對婦女命運的同情。安史亂後,他發出了“白骨成(一作“蔽”)丘山,蒼生竟何罪”(《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的慨歎,表達了自己“申包惟慟哭,七日鬢毛斑”(《奔亡道中》)“中夜四五歎,常為大國憂”(《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的愛國憂民的悲憤心情。



他用大量的詩篇,歌詠祖國山河的壯美,寄託他愛國的深情。在詩人的筆下,險峻的蜀道,奇偉的群峰,奔騰的江河,飛瀉的瀑布,都顯得壯美動人。



無庸置疑,李白詩歌中也確有描寫求仙訪道、煉丹服藥以及宣揚人生如夢和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須加以鑒別。



2010-05-18 5:22 am
sorry that 李白的資料很多,電腦有限制,so can't copy , sorry > <


以下這個網址有很多about李白 (青蓮居士):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9D%8E%E7%99%BD


sorry that can't copy , but hope i can help you ︿。︿
參考: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28 13:55: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17000051KK013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