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諸葛亮的生平簡介

2010-05-15 10:38 pm
有關諸葛亮的生平簡介

回答 (5)

2010-05-17 2:10 am
諸葛亮生平簡介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生於西元181年4月14日,卒於西元234年8月28日,享年54 歲。東漢靈帝光和四年(西元181年),諸葛亮出生在一個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諸葛圭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亮幼年時,父母相繼去世,由叔父諸葛玄撫養。十四歲時,因家鄉兵患頻繁其兄諸葛瑾逃往江東,他也同弟弟諸葛均跟著叔父離開家鄉,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避難,後隨叔父到荊州投靠劉表。建安二年(西元19 7年),玄病故。17歲的諸葛亮就在襄陽城西20裏的隆中(今湖北襄陽西),躬耕壟畝,隱居下來。從此,耕作之餘,他博覽群書,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靜觀時勢,深思治策。雖隱居,卻以博學多才,遠見卓識,胸懷大志而受到世人器重,被稱爲“臥龍”。

建安12年,劉備在屢遭挫折之後,思賢若渴,經謀士徐庶推薦,冒嚴寒,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坦誠表露志在削平群雄,扶正漢室,統一國家。亮見劉備志大意誠,便把自己在隆中長期精心謀劃的計策獻出。劉備高興地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諸葛亮爲報答劉備知遇之恩,遂“出山”輔助。從此,他登上政治舞臺。在長達27年的丞相生涯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建安十三年七月(208年),曹操在基本統一北方之後,揮師南下,長驅直入,直指劉備。在當陽的長阪坡大敗劉備。順江而下,想一舉掃平江東。此時,孫權持觀望態度,諸葛亮分析當時的嚴重形勢,主張聯孫抗曹,以成大業。並親往柴桑會見孫權,陳述利弊,舌戰群儒。孫權折服,當場結盟。立即命周瑜等率水軍三萬,與劉備聯合,拒曹軍於赤壁,利用火攻,大敗曹軍。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之後,亮助劉備乘勝攻佔荊州,再取益州。建安26年,諸葛亮輔佐劉備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蜀漢政權,親任丞相。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章式三年(西元223年),劉備病故。臨終前把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從此,“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在治理內政方面,諸葛亮實行了許多得力措施:減輕剝削,實行屯田,恢復和發展農業;選賢舉能,加強法制,賞罰分明:嚴明軍紀,決不擾民。爲消除同南中諸都少數民族的隔閡與矛盾,建興三年(西元225年),諸葛亮親自率軍南征,對少數民族首領孟獲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報,相安無事。建興五年多(西元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曹魏,統一全國。臨行前,他寫了一篇著名的《出師表》,請求後主准他“統率三軍,北定中原”。自次年春始,諸葛亮先後率大軍五決攻魏,二出祁山。最後一次斜穀出兵,進駐渭水南岸的五丈原與魏將司馬懿相持一百多天。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終因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軍中。後人稱頌諸葛亮最能“扶顛持危”。他“守身甚正,躬爲表率”。《襄陽記》雲:“亮初亡,所在各求爲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於道陌上。”《浣水續談》記有:“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傳爲諸葛公服,所居深遠者,後遂不除。”連敵對的魏國將領司馬懿也佩服他,稱他爲“天下之奇才”。

爲紀念這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實,在他會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他的後世家人,湖北、四川、河南、山東、浙江等地均建有“武侯祠”、“紀念館”,同時全國還建有“諸葛亮研究會”。
2010-05-15 11:29 pm



圖片參考:http://f20.yahoofs.com/hkks/HA00276245/icon/icon4.jpg?TTAcI8LBEETw4egZ
001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發動北伐曹魏的戰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勝利;而曹魏也曾發動反擊戰,但不成功。最後以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終結。



兩國形勢

223年,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打敗,令蜀漢國力大減。丞相諸葛亮輔助後主劉禪,蜀漢國力慢慢回復,同時派出陳震、鄧芝與東吳重新修好。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亂事,提供了北伐所需要的物資。遂於226年將大軍進駐漢中,開始籌備北伐曹魏。



同年,曹魏文帝曹丕病死,曹叡即位,諸葛亮認為是北伐曹魏的機會。227年春天,諸葛亮上書《出師表》(223年)給劉禪,陳述出師的原因,表明統一中原的希望,而劉禪亦向諸葛亮下詔出師,開始五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

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將領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請諸葛亮發萬兵給他出子午谷襲取潼關,與由斜谷出兵的諸葛亮大軍會師,這樣便可一舉平定長安以西,但諸葛亮認為過於危險,而且不及攻打隴右般安然,所以不接納魏延的提議。改派由趙雲、鄧芝率一支軍馬作為疑兵,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以吸引魏軍,諸葛亮則親率主力向祁山進攻。


諸葛亮把違反軍令、導致戰爭失敗的馬謖收獄,諸葛亮雖感可惜,但為遵守軍令,便斬殺了馬謖、張休及李盛,奪取黃襲等人之兵,王平卻因有作進諫而被提拔。諸葛亮自己仍上書自貶三等,並作了自我批評,劉禪接納,但仍以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趙雲亦貶為鎮軍將軍,但被諸葛亮大嘉讚賞。後來,有人曾勸諸葛亮再北伐,但諸葛亮認為要更訓練士卒,令他們忘了失敗之事,才可再行。


第二、三次北伐

228年十二月,曹魏將領曹休在石亭被東吳將領陸遜打敗,諸葛亮趁機再次率軍北上,一是料想到關中空虛,二是為東吳減輕曹軍對他們的壓力。便出兵散關,包圍陳倉。不過郝昭已築陳倉城防備,諸葛亮曾派郝昭同鄉靳詳於城外數次游說郝昭投降,但郝昭堅決拒絕了。諸葛亮便揮軍進攻陳倉城。



蜀軍沒有以大軍進攻,而是先用雲梯、衝車攻城,郝昭便用火箭射雲梯,當雲梯燃燒時,梯上的人便被燒傷,又以繩綁著石磨,掉下城牆,壓毀衝車。諸葛亮便轉用井闌在百尺外向城中射箭,掩護士兵用土填平護城河,想直接攀城,郝昭於是建起內牆,令井闌失效。諸葛亮又挖地道,想突襲城中,郝昭又在城內挖下橫壕溝,擋下地道。相方激戰二十餘日未有勝負,曹真派費耀等率軍來救,曹叡又派張郃攻諸葛亮,但張郃認為軍未到,諸葛亮已經撤退了,果然蜀軍糧盡而班師。在途中,成功殺死前來追擊的魏將王雙。


第四次北伐

231年春天,諸葛亮再次進行北伐,以木牛運糧,包圍祁山,又招攬鮮卑人軻比能,軻比能起兵到石城響應蜀軍。因曹魏大將曹真病重,曹叡改派司馬懿為統帥屯於長安,領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魏軍將領數次請戰,司馬懿都不準,便譏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在眾將的一再要求下,於五月辛已日,司馬懿只好派張郃攻於南圍的何平,由案中道進逼蜀軍。


第五次北伐

諸葛亮在三年裡,勸農講武,作木牛、流馬,運米糧到斜谷口集積,又住在斜谷邸閣,與民休息,準備再次北伐。終於在234年二月,蜀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能同時攻魏,孫權答應進攻合肥。四月,蜀軍到達郿縣,大軍暫駐渭水南岸,司馬懿立即渡河,背水防守,諸葛亮便在五丈原下紮營寨。



曹將郭淮認為蜀軍必會爭奪北原,司馬懿認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備。果然,蜀軍到來,但被郭淮擊退。諸葛亮明白運糧的問題,開始在渭、濱的居民之間屯田生產糧食,百姓亦相安無事,一切如常。而孫權也曾率十萬大軍北上響應蜀漢,但被曹叡親自率軍打敗(詳見合肥之戰)。



魏、蜀兩軍相峙了百多日,其間諸葛亮多次派人挑戰,司馬懿軍始終堅守不出。其後諸葛亮故意讓人帶一套女人的衣服、頭巾送給司馬懿,表示司馬懿就像女人一樣。魏軍將領見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紛紛要求出戰,為了搪塞將領們的要求,司馬懿假意上表給魏明帝請戰。曹叡便派衛尉辛毗為軍師,到前線節制司馬懿。諸葛亮明白「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這只是做樣而已。


不久,諸葛亮在軍營中與世長辭。而楊儀、姜維等按照諸葛亮臨終的部署,秘不發喪,整頓軍馬從容撤退。司馬懿得到百姓通知諸葛亮已死,率軍追擊,姜維令楊儀回軍向魏軍做出進擊的樣子,司馬懿趕緊撤退,不敢追趕。於是蜀軍從容退去,進入斜谷後,才訃告發喪。而此事也被魏人當做笑話傳開了:「死諸葛走生仲達」

結果

諸葛亮積勞成疾,終致自己病瘁,為蜀漢衰落之始。他臨終決定以楊儀統領各軍撤退,引起和楊儀有嫌隙的武將魏延不滿,雙方發生爭鬥,最後魏延失敗,在逃往漢中的途中被殺,使蜀國又損失一大將。而曹魏的司馬懿因抗敵有功,開始攀上權力高峰。



《出師表》公元223年

圖片參考:http://d.yimg.com/mv/nimage/cb3d47ea9c62018e
2010-05-15 10:45 pm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诸葛亮年谱

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亮玄收养,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章)。
建安2年 197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建安4年 199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建安13年 208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8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1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3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6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8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蜀建兴11年 233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2010-05-15 10:43 pm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生於西元181年4月14日,卒於西元234年8月28日,享年54 歲。東漢靈帝光和四年(西元181年),諸葛亮出生在一個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諸葛圭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亮幼年時,父母相繼去世,由叔父諸葛玄撫養。十四歲時,因家鄉兵患頻繁其兄諸葛瑾逃往江東,他也同弟弟諸葛均跟著叔父離開家鄉,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避難,後隨叔父到荊州投靠劉表。建安二年(西元19 7年),玄病故。17歲的諸葛亮就在襄陽城西20裏的隆中(今湖北襄陽西),躬耕壟畝,隱居下來。從此,耕作之餘,他博覽群書,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靜觀時勢,深思治策。雖隱居,卻以博學多才,遠見卓識,胸懷大志而受到世人器重,被稱爲“臥龍”。

建安12年,劉備在屢遭挫折之後,思賢若渴,經謀士徐庶推薦,冒嚴寒,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坦誠表露志在削平群雄,扶正漢室,統一國家。亮見劉備志大意誠,便把自己在隆中長期精心謀劃的計策獻出。劉備高興地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諸葛亮爲報答劉備知遇之恩,遂“出山”輔助。從此,他登上政治舞臺。在長達27年的丞相生涯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建安十三年七月(208年),曹操在基本統一北方之後,揮師南下,長驅直入,直指劉備。在當陽的長阪坡大敗劉備。順江而下,想一舉掃平江東。此時,孫權持觀望態度,諸葛亮分析當時的嚴重形勢,主張聯孫抗曹,以成大業。並親往柴桑會見孫權,陳述利弊,舌戰群儒。孫權折服,當場結盟。立即命周瑜等率水軍三萬,與劉備聯合,拒曹軍於赤壁,利用火攻,大敗曹軍。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之後,亮助劉備乘勝攻佔荊州,再取益州。建安26年,諸葛亮輔佐劉備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蜀漢政權,親任丞相。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章式三年(西元223年),劉備病故。臨終前把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從此,“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在治理內政方面,諸葛亮實行了許多得力措施:減輕剝削,實行屯田,恢復和發展農業;選賢舉能,加強法制,賞罰分明:嚴明軍紀,決不擾民。爲消除同南中諸都少數民族的隔閡與矛盾,建興三年(西元225年),諸葛亮親自率軍南征,對少數民族首領孟獲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報,相安無事。建興五年多(西元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曹魏,統一全國。臨行前,他寫了一篇著名的《出師表》,請求後主准他“統率三軍,北定中原”。自次年春始,諸葛亮先後率大軍五決攻魏,二出祁山。最後一次斜穀出兵,進駐渭水南岸的五丈原與魏將司馬懿相持一百多天。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終因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軍中。後人稱頌諸葛亮最能“扶顛持危”。他“守身甚正,躬爲表率”。《襄陽記》雲:“亮初亡,所在各求爲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於道陌上。”《浣水續談》記有:“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傳爲諸葛公服,所居深遠者,後遂不除。”連敵對的魏國將領司馬懿也佩服他,稱他爲“天下之奇才”。
參考: On the web.


收錄日期: 2021-04-19 22:12: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15000051KK0072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