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定義

2010-05-15 8:17 pm
因為我最近看了很多關於中國文化的文章,其文化的範疇包括:宗教,家庭,禮儀等等,不能儘數,認識了中國文化的大與廣,不同與和諧,但我就是不能理解什麽叫中國傳統文化,我見很多談論傳統文化文章的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都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有説儒家思想,仁義,還有説和諧,人與自然的關係,諸如此類的說法,搞得我不明白。文化在西方哲學中是指人們的生活的方式,但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是如何定義呢,是否只是字面的意思?(傳統指從過去到現在的生活方式),還是另有其解釋,因為要交論文,希望各位有識之士能伸手援助。

回答 (4)

2010-05-19 11:04 pm
✔ 最佳答案
我對文化的理解如下,希望能幫到你.
價值觀是每支文化組成的核心部份.所以文化就是一個民族的普遍的價值取向.換言之,即他們認為什麼是最重要?什麼是他們的最高嚮往?他們的生命主要是追求什麼?
以西方文化為例,它是一個外向形文化.著重的是對自然世界,物理世界的探究.研究客體(對象)即是主客二分的格局.所以他們追求的大體上都是客觀真理.從而開出科學,民主.以至宗教也是外向形的宗教(客觀存在的人格神-God)
簡而言之,西方最重視的就是知識的建立,這就是他們的價值觀,就是他們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非現代中國人所表現的,因已西化)則截然不同.中國文化是一個內向形文化.所謂內向.即是認識自己.但認識自己不是於生物層次講(生物學),亦不是於心理層次講(心理學).以上這兩種講法即是將自己推出去,把自己變成客體去研究.這還是西方文化主客二分格局.
我們說,認識自己就是認識自己生命的本質.自己是怎樣的一個存在?中國文化認為人的存在本質就是道德.要確認一定是向內求,一定要講主體性.
中國文化從來都不重知識而重視道德之善之追求.所以你看中國文化的書,發覺和西方文化所講的大異,就是這原因.
西方文化要了解的是客觀宇宙,它先消除人的主體性而直接向外求知(因要客觀性).研究者和被研究的對象是完全無關的,這就是二分,就是割裂.人是人,天是天,是分得很清楚的.就算是宗教亦是,人跟上帝,一在天,一在地.人不可能是上帝,上帝亦不可能是人.
中國文化要了解的是人文宇宙,是先從主體入路,人先確認自己的存在本質,從而確認人類的存在本質,乃至宇宙萬物的存在本質都是一樣的,本質一樣,即宇宙萬物根本就是同一個東西-道德.所以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孔子亦說:"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所以中國的學問和西方的截然不同,是先從主體入路,客觀的天道從主體透出,復涉客為主.最後發現主即客,客即主.天和人,只能一,不能二.這就是樓上有版友提到的天人合一,這確是中國文化的最獨特之處,也是其精粹所在.
2010-05-19 6:23 am
中國人的來歷

根據分子生物學和古人類學的研究,人類發展經歷了5個階段:(1)南方古猿;(2)能人;(3)直立人;(4)早期智人;(5)晚期智人。

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科成員,生活在距今500~100萬年前。迄今已發現的南方古猿的化石主要分佈於南非和東非。有人認爲在中國湖北建始縣發現的幾顆牙齒是屬於南方古猿類的,但更可能是直立人的牙齒。直立人的祖先是能人,生活在距今200萬~150萬年前。能人的化石主要是在非洲發現的。中國目前還沒有發現有。

直立人生活於距今200萬~20萬年前。在中國發現的直立人化石較多,較重要的有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人,80萬~65萬年前的陝西藍田猿人,46萬~23萬年前的北京猿人,以及19萬~15萬年前的安徽和縣猿人等。我國直立人在演化上已經有一系列自己的特徵,如矢狀脊,鏟形牙齒,闊鼻,扁平臉,較垂直的鼻骨等。
2、 新石器時代前期的中國文明

我們先來看一看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前期的發展。這一時期指的是公元前8000年~前3500年,是新石器時代各種文化因素的發生和發展時期。


在科學界,人們通常把冶金術的發明看成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一大標誌,而我國的夏、商、周文明正是以發達的青銅文化而著稱。實際上,在夏代以前,我國人民已經發明了冶銅、鑄銅的技術。據史書記載,黃帝曾採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考古發現證明,早在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我國已經有不少地方掌握了冶銅技術。

從大量可靠的材料來看,公元前3500~前2300年是中國社會的大激蕩、大轉變時期。在此期間,至少是中、東部地區,在經歷了文明因素的積累期和文明社會的孕育期之後,最終跨入了文明社會的門檻。或者說,這一時期的中華巨人,她左腳雖然仍舊踏在氏族社會的土地上,但右腳卻已經邁入了初級文明社會的大門裏。

四、 夏代、商代——中國文明成熟繁盛期

1、 夏代文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夏王朝。據說唐堯授政權予虞舜,舜又傳位給夏禹,禹死後,由他的兒子啓繼承了天下,從此便開創了一直延續到清朝的“家天下”。夏王朝經歷了13世16王,至夏桀時被商湯所滅,前後經歷的時間,衆說不一。但是無論如何,衆多學者幾乎一致認爲,夏代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已經産生了國家。




2、 商代文明

從《尚書》、《史記》等以及甲骨文的記載來看,商代已有相當完備的國家機制了。商王通過龐大的官僚機構來實行統治。商代的官僚有“內服百官”、“外服諸侯”兩大類。內服百官指的是在中央政府掌權的官員,外服諸侯指的是地方官吏,已有侯、伯、子、男等爵位,他們統轄一方的軍政事務。此外,商王朝的軍隊、監獄、刑律都遠較夏王朝的完備。



中國的青銅文明在商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成熟階段。在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的爵、鼎等銅器,是現在所知我國最早成組的青銅禮器,鑄造工藝已相當複雜。商代中期的青銅禮器比起早期的種類更多,數量更大,分佈也廣,在各地都發現了商代中期的青銅禮器。這時也出現了大型重器,如在鄭州發現的大方鼎,高達1米,重82.4公斤。到了晚期,商代的青銅工業又有新的飛躍發展,青銅器的分布面更加廣闊,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從陝甘高原到東海之濱,到處都發現有商代晚期的青銅器。商代晚期的青銅器裝飾較前更加繁複多樣。早期多是素面無紋飾的銅器,中期則運用多種花紋進行裝飾,晚期則呈立體化。這時還産生了一批巨型重器,如1938年在安陽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高1.33米,重875公斤。商代青銅冶鑄工業達到如此地步,堪稱青銅文明的典範。

除了青銅文化如此發達之外,商代的玉器、漆器、陶瓷工業,以及農業、畜牧業也具有相當高的成就。商王朝各地之間的貿易來往也非常頻繁。據目前的資料來看,貝殼演變成貨幣應該是商代的事情。

五、 中國文明起源的特點

中國文明發展到商代的青銅時代,可以說基本已經定型,以後幾千年燦爛的文化都建基於其上。從我們前面的介紹來看,中國文明起源有著自己的主要特徵:

(1) 本地起源、順序漸進。由於受大海、高山和叢林的阻隔,中國文明在形成的過程中很少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一系列的文明因素都是從自己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通過長期的産生、積累、昇華,最終形成了華夏文明。

(2) 中國文明是多源性。最初的文明是多中心的,在新石器時代前期就已經在若干個地方形成了區域性文明中心,然後才在中原地區集結成了華夏文明核心。

(3) 中國文明主要起源於大河流域的廣川平原,以農業爲主,畜牧業爲輔。在黃河、長江流域,幾乎所有的史前大型禮儀建築和城垣,主要材料都是用土築成的,顯示了中國文明穩固性強、基礎深厚的特點。
參考: me
2010-05-18 8:48 pm
你說的中國文化,是由好多的東西組成的,由於太多,我只能答你你問的一小部分。

中國傳統文化,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跟從儒家思想。

仁,義是什麼?

仁:「仁者,愛人也。」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小史提出仁是「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理的流露」,簡單而言,就是同理心,將心比己的意思。

p.s)仁,是由惻隱之心出發的

義:是正確,適宜的意思

由羞惡之心出發
........................................................................................................
人與自然的關係:

孔子,孟子...天人合一,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可挑戰,整體的

荀子:天人交勝,利用自然的法則,用作人的身上,如:農業
參考: me
2010-05-16 2:09 am
文化範圍的確好似如你以上所說係好廣泛。但如果講中國裡面最重要的,我相信非「天人合一」莫屬。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04: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15000051KK004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