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貞觀之治的由來→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從627年到649年共計23年。貞觀之治是唐太宗貞觀年間,封建統治比較穩定,生產得到較快發展,民族融洽,社會昇平的局面的艷稱。
貞觀之治的內容→
貞觀之治
唐太宗登位以後,從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以隋亡為鑑,密切地注視著民心,民情和民意,緊緊地團結周圍的文武大臣,先後實行了一系列比較開明的政策:減少苛捐雜稅,不過分奴役和壓迫農民;嚴懲貪官污吏,獎勵功臣良將;重視科舉取士,選拔統治人才;革除弊政,勵精圖治;善於傾聽不同意見,不斷改進統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數年時間內,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經濟和文化也隨之得到較好的恢復和發展,出現了所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風氣。史學家們把這一段歷史時期譽之為“貞觀之治“ 。
虛心納諫,聆聽忠告,樂於規勸,這是“貞觀之治”在政治上的一個突出特徵。唐太宗求諫時態度誠懇,方法多樣。對的,則加以褒獎;錯的,也不以委罪。對於來自四面八方紛紜複雜的各種意見,他判明是非,分清曲直,擇其善者而從之,令其不善者而改之。平時,魏徵對唐太宗的謬誤,常常能當面批駁,毫不示弱。有時激怒了唐太宗,弄得唐太宗面紅耳赤,非常難堪。但魏徵仍據理力爭,繼續規勸,直至皇帝口服心服,方才罷休。魏徵逝世以後,唐太宗悲痛欲絕,說“我喪失一面鏡子了! ”
知人以心,信人以賢,用人以才,待人以禮,廣羅天下各種人才,這就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又一個鮮明的特徵,同時也是唐太宗被後人界定為賢明君主的重要標誌。唐太宗堅決反對以人際關係和血緣親情為標尺來選拔人才。他注意從新人,疏人,甚至敵對營壘中選用許多傑出的文官武將。著名的政治家,忠於職守的當朝重臣魏徵,就是他從敵對的政治集團中選拔出來以後加以重用的。
“貞觀之治”的第三個特徵是唐太宗和他統治集團裡的重要成員,一般都能節制開銷,收斂私慾,精簡機構,減少賦役,反對奢侈,杜絕賄賂,盡一切可能減輕人民負擔。
------------------------------------------------------------------------
按當時情況來分析, 貞觀五年的上表可反映貞觀一至五年時, 朝廷仍依賴重軍鞏固李家一族...關中、河外即長安(唐的心臟地帶)等地...要知舊隋必有一班死硬派, 加上朝中反對唐太宗(舊太子等餘黨)...而舊隋的中心也是關中、河外一帶. 比見關中、河外,盡置軍團,富室強丁,並從戎旅 也不無道理. 而戴冑於五年上表, 有可能他有見於時局已穩, 而戶口單弱,一人就役,舉家便廢 的情況嚴重起來,故因而上疏...
其實重要的是--
要知每個時局都有弊政,重要的是當權集團的應變措施乃成效. 貞觀之治不可能是完美的, 但可肯定是(在一個君主政體中)法治跟社會是安定的 國力也是能影響國際....貞觀之治也只是後世史家對當時的褒稱. 人們(中國人更甚)總愛懷緬和神化好的時代,也愛對歷史充滿幻想. 累積千多年的一人一讚美, 足令歷史有些(有些歷史偏差偏差也不足為奇.(有些歷史偏差得可怕也如是)
反質疑也是需要的 -- 舊唐書是五代後晉時官修的. 而後晉主石敬瑭甘心應契丹帝為父. 為討好契丹又或攻擊舊朝 (政治的一般愚民技量). 這也是不無可能. (并)也能解釋 "為什麼這些描述和史書中所謂貞觀之治不同"
最後, 一,兩件上疏很難斷定(其實是不能)貞觀之治是否唐太宗為美化自己而作的, 因可能該事件因上疏而早被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