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不理朝政為何成就太平盛世?

2010-05-11 7:12 pm
萬歷不理朝政為何成就太平盛世?

回答 (7)

2010-05-12 3:25 pm
✔ 最佳答案
應該要把萬曆朝分成兩個部份, 首輔大學士張居正掌權為一個部份, 張居正死後為另一個部份.
明世宗晚年,國家千瘡百孔,外患包括「南倭北虜」。穆宗即位後,改革世宗弊政,為世宗朝
因直言獲罪的大臣平反,「存者召用,沒者恤錄」,把世宗寵信的道教方士治罪,罷除齋醮,
並且釋放海瑞,重用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明穆宗期間開放國門,恢復海上的海外貿
易,倭寇被滅,韃靼被平。庚戌之變後采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的建議,與蒙古俺答汗議和
。又調戚繼光、王崇古、譚綸等修築長城,沿線防禦。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A%86%E5%BA%86%E5%B8%9D
以上是張居正真正掌權前明朝的概況, 可以知道其實明朝在萬曆前已經搖搖欲墜.
神宗萬曆初年,居正與宦官馮保合謀逐高拱,代為首輔。當時神宗年幼,張居正得到當時攝政
的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完全信任,一切軍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決,前後當國十年,實行了一系列
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C%B5%E5%B1%85%E6%AD%A3
張居正的政積顯著,在軍事方面重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平定外患. 在治水患方面,重用潘季馴,
把黃河從水患變成水利,把田地從四百二十二萬八千零五十八頃增加到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
六頃.在內政方面,張提出著名的考成法,載撤了政府機構中的庸員,為政方針是"尊主權,課吏職,行
賞罰,一號令".總之,至張居正主政以來的明朝形勢是明朝中葉以來最好的時期.張居正的功績 是
最大的.張居正主導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對外軍事也接連獲勝,朝
廷呈現中興氣象,史稱萬曆中興。
http://www.greatchinese.com/famous/xianchen/zhangjuzheng.htm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10601350
張居正把已經搖搖欲墜的明朝救了回來, 並且有了 " 黃金 10 年 ", 但是張居正死後, 神宗親政,由
於朝中缺乏決斷的首輔,加上言官又不斷意氣用事的攻擊朝政,混淆是非,使主政者不堪其擾
;再加上立儲問題的不順遂,神宗皇帝在萬曆十五年左右便逐漸的怠荒政事,有明一朝的國勢
也隨之走下坡。
由於明朝有了 " 黃金 10 年 " , 所以在張居正死後, 明朝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 如果明神宗不要 "無
為而治 ", 兩次萬曆朝鮮戰爭能夠早點結束, 也不會導致民變肆起, 明朝國祚或可更長久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LunCong/028/028-02.htm

萬曆六年(1578年)—— 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
萬曆十年(1582年)—— 張居正死
萬曆十一年(1583年)——緬甸入侵,明朝取得明緬戰爭的勝利。
萬曆十二年(1584年)——利瑪竇翻譯繪製第一張中文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全圖》。
萬曆十二年——朱載堉出版《律呂精義》。
萬曆十二年——定陵開建。
萬曆二十年(1592年)—— 豐臣秀吉發動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明朝取得平壤大捷的勝利,擊退日軍。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 第二次萬曆朝鮮戰爭。中朝聯軍取得露梁海戰的勝利,再次擊退日軍。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利瑪竇將油畫引入中國。
萬曆二十九年 立常洛為太子
萬曆二十九年——楊繼洲撰寫《針灸大成》。
萬曆三十一年 妖書案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七月十三日——海南瓊州發生7.5級地震[來源請求]。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天主教傳入上海。
萬曆三十九年正月——朱由檢出生,明思宗
萬曆四十三年 梃擊案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



2010-05-12 22:55:59 補充:
說個題外話

看到張居正死後, 明神宗迫害其家族, 讓我想到另一個宰相, 霍光.

漢宣帝劉病己靠霍光之力, 才能坐上皇帝的位置, 而霍光也盡心盡力把
國家治理的不錯, 霍光死後, 他的家人犯了某反之罪, 結果漢宣帝把霍光
全族屠滅.

曾經有位史學家曾說, 霍光對於劉病己恩情功勞大於天, 縱使家族犯死罪,
難道劉病己不能感念霍光對他的恩情功勞嗎??? 為何不留下一個男丁祭祀
霍家, 而非要把霍光全族屠滅, 劉病己豈不太酷....
2014-10-29 7:01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2-08-14 9:55 pm
回覆其他回答:關東管領-伊達左府政帆 的其中一段文章

其中一種說法是第一次的文祿之役,豐臣秀吉下令撤退是因為其子秀賴的誕生,要求諸將回國祝賀。


為了慶祝兒子誕生而把諸將召回,結果輸掉第一次侵朝戰爭,可能嗎?
替日本講話也總該有限度吧。
明明就被明朝打敗了還硬坳,笑死人。
另外,你是日本人嗎?還是媚日的台灣人?居然用日本文祿·慶長之役稱呼來稱朝鮮之役。
2010-05-21 6:25 am
to檢舉者死刪題者亡灌票者得新流感 ( 大師 1 級 )
但他也搞得太離譜了,以至於到了萬曆末年,很多重要職位都沒人管事
,甚至使得很多囚犯在被關的年限到了之後因為刑部沒人管事而繼續
留在牢中 !!!!!
2010-05-14 9:24 pm
因為萬歷深通無為而治之道,只維持國家最基本的生存運作,其他一既不理,讓百姓自謀生計。同時大量的官員空缺不補,等同國家開支下降,而官員實在是國家的禍害來源,減少了大量虐民自肥的蠹蟲,自然是國泰民安。
2010-05-12 1:05 am
基本上那是張居正和皇帝母后的功勞,跟萬曆扯不上關係。
在看這件事上,需要認清一件事,萬曆是在孩童時期登基,很多事並不是他想作主,就能怎麼做。就和許多朝代的幼主一樣,這時如果輔佐的人【其實已經是做主了】做的好,守本份自然而然可以打造太平盛世,但萬一輔佐的人心存異心,自然會造成朝政敗壞等...亂像。
幸好萬曆的運氣還不錯,有位明理的母親,和一位能力不錯的導師。但這兩人畢竟不是萬曆皇帝,所以當百年歸西後,自然而然不能再管朝政之事。
有人常在討論,萬曆15年後,為何性情大變?我想反問,哪裡變了,請問在那之前你有看到萬曆做什麼事嗎?還是想到的都是張居正的一條鞭法等...。
與其說【萬曆變了倒不如說萬曆能真正的做自己】。
同樣的道理,【萬曆中興】靠的是他母親監督指導好的生活習慣,加上張居正的從旁協助【其實何止協助而已】。
2010-05-11 8:28 pm
事實上,並沒有太平。

只是因前幾代的基業還夠他敗,萬曆皇帝是明朝最後的中興時代,常有人這樣講。

但是那是因為萬曆年間,對外戰爭都不有吃下敗仗,所以才會這樣說。

但是萬曆朝時,明朝就已經開始在走下坡了,從萬曆到天啟、崇禎(因為光宗上任不到幾天就因為紅丸案逝世了,所以沒有年號。)也不過數十年,明朝就敗亡了。

就在下之前有回答過的一題"
請問明朝的滅亡崇禎要負幾成的責任",

內文如下:

明朝的中興之祖-明神宗朱翊鈞。

萬曆前十餘年間的中興,是明朝最後的精華時間...後來的神宗幾乎不問朝政,只是對外戰爭都沒什麼戰敗。

其中的文祿·慶長之役,便是太閣(退休的關白)豐臣秀吉為了領土不夠分封給諸將,擔心諸將相互鬥爭的禍事蔓延到己身,為了轉移此種焦點,決心進犯朝鮮以及中國。

雖然說一般都會認為是代表中國的明國之勝利,但是當時日本西化的程度是比明國還更多的,所以明國不見得會勝利。其中一種說法是第一次的文祿之役,豐臣秀吉下令撤退是因為其子秀賴的誕生,要求諸將回國祝賀。第二次是因為秀吉在伏見城辭世,故從朝鮮退兵。

後來萬曆不上朝,是因為寵愛次子朱常洵,但是明朝的傳統是傳位於長子,所以君主的養成教育都是在長子身上,其他皇子就沒辦法有此種規格。但是因為寵愛次子,都把教育放在此子身上,但是大臣們急力反對。後來萬曆就以不上朝做為對此事的不滿。後來萬曆還是妥協了,所以後來還是由長子朱常洛繼位,是為光宗,但是光宗繼位沒多久就因紅丸案過世了,一個連年號都沒改的皇帝就讓長子朱由校繼位,是為熹宗。

參考: 對各國歷史研究的一點點小心得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12: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11000016KK0226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