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何謂"菩薩十地"?

2010-05-11 1:52 pm
請問,何謂"菩薩十地"?

回答 (9)

2010-05-11 4:07 pm
✔ 最佳答案
從發心到成就菩薩,要經過「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等十個階段。


一、歡喜地-老來仍然不貪圖享福,堅持為大地付出;做得滿心歡喜,當下即在『歡喜地』。
二、離垢地-具備歡喜心,接著要去除心靈的無明煩惱。
三、發光地-心靈清淨如明鏡,即能閃耀光芒。
四、焰慧地-精進修行,智慧之光如火焰般熾盛。
五、難勝地-意謂以智慧克服一切困難。
六、現前地-看見目標、希望現前。
七、遠行地-恆持初發心,長遠而堅定地朝目標前行。
八、不動地-信心已然建立,即如如不動。
九、善慧地-善就是福,不只修福也修慧,「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
十、法雲地-通徹宇宙萬理,真空妙有的法普遍如雲,將成佛道。
眾所周知:『菩薩摩訶薩』者,具名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菩提薩埵作道眾生,新譯曰覺有情。摩訶薩埵作大眾生,新譯曰大有情。求道果之眾生,故云道眾生,求道果者通於聲聞緣覺,故為簡別於彼,更曰大眾生也。又菩薩有中高下之諸位,但為示地上之菩薩,更曰摩訶薩。如同《佛地論》曰:「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取大故,須復說摩訶薩言。(中略)此通諸位,今取地上諸大菩薩,是故復說摩訶薩言。」《法華嘉祥疏》曰:「摩訶薩埵者,摩訶云大。十地論云:大有三種。願大行大度眾生大。薩埵云眾生,即大眾生也。(中略)摩訶薩者簡異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於大道,故名大眾生。」至於云何名為『菩薩十地』?依《十住毘婆沙論》開示:菩薩在
(一)初地始得善法味心多歡喜故名歡喜地。
(二)第二地中行十善道離諸垢故名離垢地。
(三)第三地中廣博多學為眾說法能作照明故名為明地。
(四)第四地中布施持戒多聞轉增,威德熾盛故名為炎地。
(五)第五地中功德力盛,一切諸魔不能壞故名難勝地。
(六)第六地中障魔事已,諸菩薩道法皆現在前故名現前地。
(七)第七地中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深遠地。
(八)第八地中若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無能動其願故名不動地。
(九)第九地中其慧轉明調柔增上故名善慧地。
(十)第十地中菩薩於十方無量世界,能一時雨法雨如劫燒已普澍大雨故名法雲地。
由此觀之,如是『十因』,故名為『菩薩十地』,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歡喜地』,謂菩薩智同佛智,理齊佛理,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離垢地』,謂由盡佛境界,明了諸法異性而入於同,若見有同,即非離垢,同性亦滅,斯為離垢。『發光地』,謂同異情見之垢既淨,則本覺之慧光明開發;『焰慧地』,謂慧明既極,則佛覺圓滿,覺滿則慧光發焰,如大火聚爍,破一切情見;『難勝地』,謂由前焰慧爍破一切情見,其同異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諸佛境界,無有能勝;『現前地』,謂由前同異之相既不可得,則真如淨性明顯現前;『遠行地』,謂真如之境,廣無邊際。雖真如現前,分證則局,若盡其際,方為極到;『不動地』,謂真如之理既盡其際,全得其體,則真常凝靜,無能動搖;『善慧地』,謂既得真如之體,即發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法雲地』,謂菩薩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滿,唯務化利眾生,大慈如雲,普能陰覆,雖施作利潤,而本寂不動。
總而言之,所謂『十地』,有(1)指聲聞乘十地,即受三皈地、信地、信法地、內凡夫地、學信戒地、八人地、須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羅漢地;(2)指緣覺乘十地,即苦行具足地、自覺甚深十二因緣地、覺了四聖諦地、甚深利智地、九聖道地、觀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證寂滅地、六通地、徹和密地、習想漸薄地;(3)指菩薩乘十地,即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4)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難知廣明智慧地、清淨自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善明日幢實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諸神通智德地、大輪威藏明德地、虛空內清淨無垢炎光開相地、廣勝法界藏明界地、普覺智藏能淨無垢邊無礙智通地、無邊德莊嚴回向能照明地、毘盧舍那智海藏地。
參考: 天之心+網路
2010-05-11 10:28 pm
既然有人說要看原典了,那有勇氣看看大智度論/大般若經嗎?
你會看到十地思想的演變。
2014-07-26 2:59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6-25 1:12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candy5660601.pixnet.net/blog
2010-05-12 11:43 am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F03970801/o/101005110126013869307819.jpg
*******{{{{{{€ 參 修 觀 閱 此 參 網 址 : http://tw.myblog.yahoo.com/jw!.OxOPh2GERS7gjbeCvnASA--/article?mid=368 http://www.wretch.cc/blog/aabcde http://jacso.hk/aabcde66666tw   恭祝    壹切無礙    光明圓淨    妙諦廣弘    華嚴佛國成就     曩謨    壹切諸佛      €}}}}}}******0
2010-05-11 4:56 pm
請參照華嚴經十地品

做表格的、老師講的,都不如看原典直接
2010-05-11 4:27 pm
李瑞烈老師講解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大乘菩薩十地
一歡喜地 二離垢地
三發光地 四焰慧地
五極難勝地 六現前地
七遠行地 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 十法雲地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大乘的菩薩分作十個境界
現在再念跟剛剛一樣
改天若有空
我再說這個//四果十地詳細給你聽
今天若要說
就要說整天了
沒辦法
前面那些還沒解釋
現在看前面這些說明

修真錄這樣說
三界這句話
諸家言論解釋不一
諸家就是各執一個教門啊
每一個教門解釋不一樣


第一若世俗
這個三官大帝叫做三界公
就天地水作三界
才有天官大帝
地官大帝 水官大帝
天地水作三界


第二我們六道分作三界
就指什麼
天地人作三界
天神就是我們//現在拜的神明跟阿修羅
阿修羅道家稱呼為鬼神
天神跟鬼神住在天界
所以這個阿修羅啊
法力很強

我們欲界六天//阿修羅在最高的天
阿修羅有時候管這些神
神怕他而已
在欲界的天公
看到阿修羅手腳發抖
天神跟阿修羅鬼神//住在天界
若餓鬼跟地獄住在地界
我們人跟畜生等動物
動物就是會動的

若植物是//樹木 草木就是植物
畜生等
畜生好比說牛啦//馬啦 羊啦 狗啦 豬啦
那些都動物啦
若兩腳生蛋的
畜生等於就是胎生的啦
卵生雞鳥都是
溼生就是海底的魚蝦//溪底的魚蝦
魚蝦水族
像說土虱 泥鰍//那個都是溼生

若是化生呢

像那個蟾蜍啦 蛙類啦
像那個蜻蜓//那個全部都是化生
沒有直接用卵生的
也沒有直接//來用那個胎生出來的
牠化的
什麼叫做化的
好比說蛙類來說
牠就生蛋//蛋孵出來就變成蝌蚪
蝌蚪前腳再長兩腳出來
到後面後腳才長兩腳出來
尾巴縮起來不見了
那個叫做化
像蒼蠅也一樣
牠蛋放下去
出來什麼 像那個廁蟲
一尾一尾//最後才變成蒼蠅
這個比喻而已
化就不是直接的啦
那個叫化生

人界 就是畜生等//這些動物住在人界
我們人跟畜生//住在同一個空間啊

神跟阿修羅同空間啊

若這個餓鬼//跟地獄也同空間啊
三個空間啦
叫做三界

第三禪定也分成三界
這就是根據俱舍論//所說的三界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欲界就是有欲的世界

色界就是禪定//定力比較淺的人
無色界是定力比較深的人
等一下這個一二三四五
我都有會詳細地解釋
分段解釋

你要再看後面
只有今天這樣//你聽得亂糟糟
這就根據俱舍論說的
俱舍論這個論是不對啊
不對 他這個論不丟掉


這個佛教界的人//都引這個俱舍論
有冤枉沒有冤枉
有錯誤沒有錯誤


你法華經去讀
你看有沒有寫//欲界 色界 無色界嗎
第四修真錄所說的三界
這個修真錄等一下又會引
像這個禪定的這個事情//我等一下也再引
像這個三界公 六道
都會再分別再引
不才說聽話聽徹底
要從頭聽到尾

說三界是十法界//把它分成三界
第一就是欲界
欲界 六道有欲的世界
六道就是神 人//阿修羅 畜生 餓鬼 地獄
這就是六道

當神還有欲 有喔
神明叫你廟蓋得大間一點
叫你牲禮拜得大副一點
希望信徒比較多一些
那些都是欲啊
像說我一間佛寺//蓋得很大一間
那個也欲啊
希望信徒再多一點
那也是欲啊
修行人若有欲//就墮入欲界

老師說一個吹牛的
我沒有那個欲
你們大家叫我老師
我叫你們師兄弟 為什麼
我一輩子不曾收過徒弟

你說我學生
這是稱呼的啊
現在有狀元學生
沒有狀元先生
電視台某某大法師很出名
以前在幫我提皮包的
現在他億來億去大法師啊
我還是窮秀才 沒辦法
學生比先生還厲害
這個六道是有欲的世界
這個叫做欲界

第二就是色界
若聲聞 菩薩在住的
就是色界 怎麼樣
聲聞有分成四果啊
菩薩分十地啊
雖然他已經離開欲
但是 他的果位還有分別
聲聞他有高低果位啊
菩薩也有高低果位啊
還有高低就還有形色
大菩薩 小菩薩
還有分別所以住在色界
還有形式在

若佛呢
佛就是平等
沒有那個階級
所以住在無色界
佛就好壞都沒有分
所以就釋迦佛祖說的
你左邊的臉頰擦香水
右邊的臉頰用刀子把我割
割到血一直流
我的心都一樣

來者同修 去者不留
來無歡喜 去無擔憂
這是老師的偈語
我沒有像諸佛菩薩
說那個高尚的偈語
我土土魯魯//隨隨便便說的
沒有形式 不管老師學生
不管你比較大我比較大
都沒有分

另外我們道家//也有欲界 色界 無色界
道家說的//欲界 色界 無色界
就是指什麼
指鍊內丹的名詞
丹有外丹
有內丹有金丹
那是鍊丹的名詞

2010-05-11 16:54:54 補充:
十地菩薩

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id=1478&cid=100
2010-05-11 2:52 pm
 學佛,一定要經過「菩薩十地」這十個階段。「地」是基礎的意思,
第一個基礎階段就是「歡喜地」。要做一位歡喜地菩薩,須具備什麼條件呢?
首先要培養歡喜心,也就是愛心、慈悲心;有了慈悲心,就願意施捨。不管出力或是物質的佈施,抑或以自己所體悟的道理去改變他人,都要從歡喜心和愛心開始,然後才能「捨得」,包括舍出金錢、物質與時間。如慈濟四大志業能夠成就,就是因為有許多的護持者能生歡喜心,才有今天的規模。
第二地 離垢地 「離垢地」就是很清凈的境界。何謂「垢」?也就是垢穢——對人我有分別心,自以為了不起,總是認為:我的學歷比你高,什麼都比你強,愈比愈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像這樣,心就會常常有垢穢染著。心地若能凈化,去除這雜念,才能進入「離垢地」。也就是心田中完全是純凈的好種子,不要摻雜一些不好的東西。
第三階段是「發光地」。一面鏡子若是蒙上一層污垢,就無法清楚地映照出人的面貌或景物。我們的心就像鏡子一樣,心若被污染了,清凈的智慧就無法顯現其良能效用。學佛,就是希望我們的心地能發光(智慧光能);而且不僅能自照,還要照亮他人。
第四階「焰慧地」。「焰」是光明四射的意思,不只是智慧光明返照自身,還要將光芒向外發散照亮。若能登上「焰慧地」,就能到達明凈的彼岸。
第五「難勝地」。真正想要學佛就必須步步上升,套句現代人的話,稱為人格昇華。何謂「難勝地」?也就是「六波羅蜜」裏的「禪波羅蜜」。學佛要修習「禪定」,心能定下來,就能達到禪的境界。如何讓心定下來呢?要斷除「思惑」,將心中的明鏡「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且不是一曝十寒。
菩薩的第六地是「現前地」。例如:一面擦得十分潔凈的鏡子,不管它所照的外境是多麼污濁,只要境、物移開後,這面鏡子依然十分潔凈;就像世間的喜、怒、哀、樂已經影響不了修行人的心,所以面對周圍的環境時,即能了然分明,這就稱為凈性「現前地」。如何才能達到「現前地」的境界呢?這就要先成就「慧波羅蜜」,亦即「大圓鏡智」。要修到心如明鏡的境界,就要斷「見思惑」——見解和思想上的疑惑。在修行道上,難免會有執著。比如:執著自己已修到某種程度,自認是個心地清凈的人,因而與人隔離,認為對方是個受污染的人,多數人都會起分別心。其實,這樣的分別心不能有,應當「境來照境,離境則清凈」,這才是真正現前地的菩薩。
第七「遠行地」,它的意思是,不管路途多麼遙遠,都要耐心勇往直前。就像佛來人間救度眾生不只是一生一世,而是來來回回有八千次這麼長久的時間;則是成就「方便波羅蜜」,就是心和境接觸時能觀照得很清楚,但又「即境不染心」。心中若有所執著、煩惱,修行就不能輕安自在,也就無法再進步。就像自己綁著自己的腳,自閉於門戶之內,因而無法體會外面的境界,智慧也就無法開啟。學習佛法、成就佛道,必定要體會「方便法」,且要「施用方便」自如無礙:方便法是教化眾生、成就道業的一種工具。這裡說成就「方便波羅蜜」,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比如我們若想從此岸到彼岸去,必須使用交通工具——船,才能如願;船就是渡到彼岸的工具。我們要渡過煩惱河,不但要自度、還要度人。所以,我們要成就方便的智慧,也就是「方便波羅蜜」,要發大慈悲心,廣度眾生。
第八「不動地」,也是「願波羅蜜」。「不動」就是不受動搖。古德雲:「發心容易,恆心難持。」一般人受到感動時,口頭上發願要付出愛心很容易,但是要以恆常的時間身體力行就很難了。
第九「善慧地」。「善慧」,即是慈悲而有智慧。要達到「善慧地」的境界,首先要打穩基礎的功夫,努力成就「力波羅蜜」,是鼓勵我們要培養慈悲心;但不是看不清目票濫慈悲,以致於愛得氾濫。有智慧的人會把「愛」化為建設性的力量,進而發揮良能。以達「善慧地」的菩薩境界。 我常常說:「發多大的願,就有多大的力。」有願力來配合,心地自然能夠時時清凈、專心一念;擇善堅持於任何遭遇而能清凈,就不生煩惱、不起惡念;不生煩惱就是智慧,不起惡念就是善念。有智慧、慈悲的善念,再加上一股毅力去推動,就能把理想變成事實,也能轉理論為實際,使人事理圓融無缺。就佛教來講,「理論」屬「真諦」,「人事」則屬「俗諦」。「真諦」的道理是「心無染著、具足智慧善根」,而「俗諦」則是要人圓事圓,發揮慈悲的功能去利益人群。因此,我們應該要真俗並行。
最後一地是「法雲地」。「法」是「智慧」,「雲」是慈悲、愛護之意。必須成就「智波羅蜜」。這裡的「智」是指「大圓鏡智」,它能鑒照天下一切事相,卻又不受其影響。我們若有這分明明歷歷的分別智,心就不會被污染,還能進一步以「方便的智慧」來教導眾生。
參考: 節錄自 心靈十境 證嚴法師著


收錄日期: 2021-04-30 14:45: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11000010KK012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