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瓜的典故

2010-05-11 5:21 am
我想知道關於西瓜的典故

回答 (4)

2010-05-12 1:54 am
✔ 最佳答案
黃盛墇 撰(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農業考古》2005/1

西瓜起源非洲、埃及最早栽培,與在東西二路發展鳥瞰

一)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Schrad)屬西瓜屑,葫蘆科,原產地一般都認為在非洲,今北非撒哈拉沙漠,與南非卡拉哈里半沙漠,及非洲赤道附近至今仍有野生西瓜,據近代著名學者茹考夫斯基實地調查研究,北非蘇丹境內還長著大片大片野生西瓜,他認為是西瓜起源中心,現多依其說。《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則據此說而將西瓜起源繪置於西非,古初當地土著人民採為現在成食物,而有苦有甜,至其熟時破瓜而嘗,棄苦食甜,而留其瓜種,經栽培、繁殖,不斷講求、改進種植技術,從而成為栽培型西瓜。世界上最早栽培種植西瓜就是北非的古埃及人,十九世紀已在距今四千年前的古埃及墓葬壁畫(浮雕)有繪西瓜莖蔓和果實的實像(1),後來又傳在古墓中發現西瓜子,因此斷知埃及種植西瓜不晚於公元前2000年。

二)東傳亞洲,最早應為原屬埃及而又毗連的地中海東岸之西亞,分為二支:一支向東傳人中亞與中國新疆,一支分海、陸二路向東南引進印度,九世紀以前,皆無記載確考。乾旱地區、沙漠地帶中,唯一可供人類生存而開發出來的就是綠洲,沙地土壤、氣候火熱、日照時長,晝夜溫差大,都適宜於西瓜種植,且為人們需要,凡此新疆與中亞情況基本一樣,而中亞與波斯毗連,西亞與中亞西部一部分長期為其領屬,但勞佛在《中國——伊朗編》稱:他投有找到何時傳種波斯和最早記載(2),現我考明,中亞西瓜最早為花拉子模人與種於八、九世紀,西瓜波斯語Herbuz、中西波斯語Herbojina或Xarbuzak,突厥語Harpuz,Harbuz,維吾爾語Karpuz,必有一個共源,應即花拉子模語。新疆不是自波斯、而是自中亞引種,今伊朗些地方甚至自中亞傳去。大約在絲綢之路創通以後,逐漸隨絲路上東西經濟、文化交流,而先後傳人西亞、次由經營國際貿易和粟特同源而別族之花拉子模帶到中亞,再傳新疆,《突厥語文辭典》名“阿吾茲”,作者Mohmud Kashgaria,為哈利汗朝汗族,生長於東都喀什噶爾,因取為名,其書最後於1083年10月呈獻阿撥斯朝哈里發,其東哈刺汗朝,境內廣泛種西瓜,包括東都哈什汗地區,為最早傳人之地,最後在東部吐魯番、哈密等地綠洲廣泛發展而成為名瓜。

元明清西瓜在南北方普遍發展

古農書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中《種瓜》篇,瓜都不是西瓜,第一次出現“種西瓜法”為元至元十年官修《農桑輯》“新添西瓜”,而為王楨《農書》、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引用。第一次以西瓜入藥的為元吳瑞《日用本草》,以前皆不見用,確證傳種內地之晚,趙翼《西瓜始於五代》頭一句就說“或謂西瓜自元世時始入中國”而未指名,現查明出於1378年明初葉子奇《草木子》,則又說得太晚,走向另一極端,越翼已引元初淳安方《食西瓜》詩,證明不是元初傳人,按宋末文天祥也有詠西瓜詩,較方詩更早。南寧產晚期境內已經廣泛種植。但南方是從北方引來,北京較南方早而普遍,范成大《西瓜園》詩注,說明北方金國境內黃河以南皆種,比南宋普遍,上引吳瑞《日用本草》“西瓜”條最後也說:“北處多有之”,是元時北方比南方多。直到《本草綱目》卷33"西瓜”條最後也說:“今則南北皆有,而南方者,味稍不及”。到了清代,不僅南北遍種,而且各皆有名瓜,就沒有南北區別了。

總結
此文論證中國現所種西瓜來源,與引種主要之處的時間、經過等情況,西瓜“種出西域”,924年由契丹破和州加紇得種,引種於上京東南。1143年洪皓自金燕京(北京)攜種歸,先後種於杭州、饒州、英州等地,1170年范成大使金稱金境“河南皆種”,應始於1153年金遷都後,在洪皓攜種後約十年,而宋境內兩浙與淮南兩東路,運河沿岸“處處食西瓜”,也應早於金1161年遷都汴京後,宜春苑東開闢西瓜園約十多年,1184年前後,淮南(恩施),此前1240年還自北邊(吐魯番)引種一種“回回瓜”。以上為我已經查明,考古發掘史前遺址與漢代墓葬遺址出土被稱之為西瓜子,幾經鑒定皆為誤,應如實列出,以免疑惑。
2010-05-13 4:38 am
參考資料

http://artvine.org/forum/index.php?topic=650.0
希希可以幫到你啦!!!
2010-05-12 3:51 am
西瓜的典故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
  有介绍说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叫稀瓜,是水多肉稀的瓜之意,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另一种说法是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我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西瓜果皮、果肉、种子都可食用、药用。

  籽壳及西瓜皮制成“西瓜霜”专供药用,可治口疮、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症。

  西瓜果肉(瓤)有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来治一切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

  西瓜皮用来治肾炎水肿、肝病黄疸、糖尿病。

  西瓜子有清肺润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壳用治肠风下血、血痢。  
西瓜的疗效  西瓜在古今用于民俗治病和食疗保健的资料甚丰。例如:

  1.《松漠记闻》云:有人苦于目病,令以西瓜切片曝乾,日日服之,遂愈,由其性冷降火故也。

  2.《随息居饮食谱》云:食瓜腹胀者,以冬腌菜瀹汤饮即消。

  3.糖尿病、尿混浊,用西瓜皮、冬瓜皮十六克,天花粉十二克,以水煎服。

  4.高血压用西瓜支乾品十三克,草决明子十克,以水煎代茶饮。

  5.酒精中毒,酒醉后头晕、烦渴,饮西瓜汁一碗。
西瓜的作用  【性味】甘、寒、无毒。果肉含蛋白质、葡萄糖、蔗糖、果糖、苹果酸、谷氨酸、瓜氨酸、蔗糖酶、钙、铁、磷、粗纤维及维生素(A、B、C)等。皮含蜡质。种子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等。有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便、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等作用。皮及瓤均为利尿剂,治肾炎水肿、糖尿病、黄疸;西瓜仁有清肺润肠助消化作用;西瓜霜吹喉治咽喉肿痛;西瓜根叶煎汤可治腹泻和肠炎;用西瓜皮绿色部分煎汤代茶,是很好的消暑清凉饮料,西瓜皮(中医称西瓜翠衣)可治闪腰岔气和口唇生疮。 
【注】西瓜,一名寒瓜,也有叫水瓜、夏瓜、青登瓜者。果肉作水果,新鲜西瓜皮盐腌后可作小菜。瓜瓤、汁、种子、皮及根、叶均可入药。西瓜生食解暑热,有“天生白虎汤”之称。民间谚语云:“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小儿吃西瓜,不仅可得到丰富的营养,而且有利于开胃口,助消化,利泌尿,促代谢,去暑疾,滋身体。

  【成分及效能】

  西瓜果肉:含蛋白质、葡萄糖、蔗糖、果糖、苹果酸、瓜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内氨酸、丙酸、乙二醇、甜菜碱、腺嘌呤、萝卜素、胡萝卜素、番茄烃、六氢番茄烃、维他命A、B、C、挥发性成分中含多种醛类。

  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2、淀粉、戊聚糖、丙酸、尿素、蔗糖等。

  西瓜果肉所含瓜氨酸、精氨酸成分,能增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而导致利尿作用。种子含一种皂样成分,有降血压作用,尚能缓解急性膀胱炎功能。新鲜西瓜皮盐腌后可作小菜。

  西瓜生食能解渴生津,解暑热烦躁。有「天生白虎汤」之称,我国民间谚语云: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说明暑夏最适宜吃西瓜,不但可解暑热、发汗多,还可以补充水分,号称夏季瓜果之王。在新疆哈密地方日夜温差大,白天热,夜寒冷,故俚语云:朝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

  【宜忌】

  西瓜是最自然的天然饮料,而且营养丰富,对人体益处多多,但西瓜优点虽然很多,大量或长期吃副作用也不可轻忽。

  明.汪颖《食物本草》云:西瓜,性寒解热,有天生百虎汤之号,然亦不宜多食。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

  元.李鹏飞《延寿书》云:北人禀厚,食之犹惯,南人禀薄,多食易致霍乱。又云:防州太守陈逢原,避暑食瓜过多,至秋忽腰腿痛,不能举动,皆食瓜之患也。

  

  西瓜变质后不可以吃,容易引起胃肠病而下痢。惟清.张璐《本经逢源》云:西瓜,甘寒降泻。子仁甘温性升,开豁痰涎之理是其本性。又引《相感志》云:食西瓜后食其子,即不噫瓜气,其温散之力可知。

  过食瓜果类致使胃肠寒积腹痛者,酌服中药理中汤可治。西瓜裨益于人虽多,慎记台湾民间俚语云:日吃西瓜,半夜反症。
2010-05-12 1:28 am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21: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10000051KK0150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