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全世界各地古老的民族在築路工具機械都還不發達的年代,都以水運為主並漸漸形成水上市場是很自然的事, 義大利的威尼斯,中國蘇州的周庄,木瀆等等鄉鎮即是著名的例子;只是後來陸路發達了, 市場的聚集與建構不再單一以水流為主, 這樣的運送兼交易的功能才漸漸被取代。
以台灣古稱艋舺的萬華為例 : 台灣原住民平埔族曾多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物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Moungar / Mankah」故附近漢人以閩南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Bangkah)。) 艋舺因港商(市集交易)之利,盛極一時。以後,艋舺港口因淤積逐漸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城市)取代。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6/Canaletto_-_The_Grand_Canal_and_the_Church_of_the_Salute.jpg/300px-Canaletto_-_The_Grand_Canal_and_the_Church_of_the_Salute.jpg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5/Zhouzhuang1.jpg/250px-Zhouzhuang1.jpg
泰國水上人家
圖片參考:
http://www.ettoday.com/newspic/46/i46352.jpg
戴著竹斗笠的婦女駕著扁扁的木筏載運五顏六色的貨物在深綠色運河中緩緩划行,水柔柔的魅力將這最經典的畫面漫散四溢成「東方威尼斯」的風情,成了曼谷最動人的代表影像。
古早整個泰國中部包括曼谷在內因為河流遍布,水上市場及水上人家因此相當普遍,後來曼谷都會區都市化後,這樣的景象目前便只在鄉下才找得到。
暹邏灣一帶河流眾多,水上交通方便,自古泰民便利用小船作交通工具裝載小量貨品農產品集中進行交易便是水上市場的前身。世界各地有水域的鄉鎮都曾有過這樣的水上市場,這種交易方式也非只有泰國,但被開發成吸引觀光客的旅遊景點是泰國獨有。
鄰近曼谷的水上市場共有五處,三處在曼谷近郊湄南河流域,由曼谷市區前往只要半小時;另兩處位於SAMUT SONGKHRAM省,就是丹能沙朵水上市場和其下游的安帕瓦夜間水上市場,位處桂河下游出海口,沿河上溯可到達桂河大橋,因距曼谷較遠,車程要2小時以上。
四方水上市場的由來
由於觀光客到水上市場有交通時間的限制,聰明的泰國人想到在觀光客眾多的芭提雅用人工方式開挖大水池,把小船和攤販擺進去,弄個假的水上市場專作觀光客生意,任何消費最後全進旅行社的口袋;由於挖出來的水池是四方形的所以叫四方水上市場,這水上市場無河流經過,不是活水,遊客也碰不到水,只是走在木板上過個癮而已。
當能沙朵水上市場(Damnern Saduak Floating Market)
當能沙朵水上市場位於拉差汶里府(Rathaburi Province),距曼谷2個小時車程,這裡有數條河流支流,在很久以前當地人便開鑿運河利用小小的河道交織成綿密的船運交通孔道,並把房子建在河道邊,成了水上人家。
家家戶戶都有狹長的小木筏,作為出入交通的工具,而在數條河道交匯處也形成水上市場,方便居民採買物品。當能沙朵水上市場附近居民目前仍依賴其市場功能,一大早7、8點就有一艘艘小船,載著水果、蔬菜、肉類、魚蝦等民生用品,聚集在此,當地人都在這裡買菜,直到11點時,市場才結束。
其它的水上市場
由於觀光效益被開發,水上市場岸上發展成集中市場,攤販販賣木雕、沙龍、上釉的中國瓷碗等紀念品,歐、美、日觀光客最愛到這裡採買所以也被稱為「歐式水上市場」。 河下游的安帕雅夜間水上市場商業污染較不嚴重,周六或周日則可到大林江水上市場還保有泰國純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