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解普賢十願~恆順眾生

2010-05-08 3:05 am
恆順眾生中,可以陪家人或女朋友跳舞喝酒嗎 ?


請問如何令其歡喜,又能示其正道?

回答 (3)

2010-05-08 3:52 am
✔ 最佳答案
你好^_^阿彌陀佛^_^有關資料請閣下參考: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8816
白話佛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
 
那時候,普賢大菩薩對如來的極爲妙好功德加以稱歎,然後又對衆菩薩及善财童子說:

善男子,如來的功德,就是那十方世界的一切諸佛,在言說不盡的佛刹極微塵那麽多的無窮大劫中,連續不斷地講說下去,也是不可能窮盡的。而如果有人要想尋求這一通向無邊功德的法門,就應該修習十種廣大的行願。

哪十種廣大行願呢?
一是禮敬諸佛;
二是稱贊如來;
三是廣修供養;
四是忏悔業障;
五是随喜功德;
六是請轉法輪;
七是請佛住世;
八是常随佛學;
九是恒順衆生;
十是普皆回向。
......
再者,善男子,所謂恒順衆生,它的意思是說:在一切境界中,這包括無盡的法界、無盡的虛空界以及那不可說盡的其數量如海水一樣浩瀚的十方佛國之中,無論衆生之問有多麽大的差異;無論其爲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者還是其依存于空氣、草木、花卉而住;無論他們在生類、形态、顔色、相貌、壽命、種族、名號、欲樂、打扮等方面,也無論他們在衣服、飲食,或者在居住的村寨、聚落、城池、宮殿等方面有多麽大的差異;無論他們是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等,還是屬于無足的、兩足的、四足的、多足的,還是屬于有形色的、無形色的、有意念的、無意念的,還是既非有意念、又非無意念的,一句話,所有這一切林林總總的衆生,我都要随順他們的意願,對他們作種種供養,作種種侍奉,如同孝敬父母、如同侍奉師長:恭敬地對待一切衆生,與對待阿羅漢,以至對等如來本人一樣;對一切被疾病痛苦所折磨的衆生,我願作他們的良醫;對—切迷失方向的衆生,我願替他們指引道路;在漫漫的黑夜裏,我願化作衆生的火炬;對那貧困無告的人,我将讓他們得到寶藏。一切立下誓願要常常随順衆生的菩薩,都應該這樣平等而無差别地爲所有衆生帶來利益。

爲什麽呢?一切發心修行,上求下化的大乘菩薩,如果能夠随順衆生,也就等于是随順并供養了諸佛如來;如來對于衆生能夠尊重、能夠事奉,那也就是對于佛的尊重和事奉了;如果能夠令一切衆生心生歡喜,那也就是令諸佛如來歡喜了。

爲什麽呢?因爲諸如來的本質說到底也就是大悲之心啊!正是依據這種大悲之心,才生出了求覺悟的菩提心;正是因爲這種菩提心,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發心修大乘道的菩薩,好比那曠野和沙漠中的大樹,其大悲之心有如大樹的深根,由于它能夠獲取水分,所以才能枝繁葉茂,才能結出碩果。而處在這生死輪回的曠野沙漠之中的菩提大樹,也是這樣,一切衆生是這大樹的深根,諸佛菩薩則是這大樹的花與果實。隻有大悲之水,充分灌溉衆生使得利益時,才能成就諸佛和菩薩的果實,使得智慧覺悟。

爲什麽呢?這是因爲如果以大悲之水澆灌饒益衆生,才能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緣故。正因爲如此,菩提覺悟是屬于衆生的,如來離開了衆生,一切菩薩便失去了基礎,也就無從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了。

善男子,你對這一道理,應該這樣來加以理解。因爲以平等心對于一切衆生,沒有人我高下的分别,所以能夠使大悲之心圓滿成就;因爲能夠常常随順衆生,所以能夠涵養蘊育悲心,以此善功德來供養如來。

菩薩如此修習具有廣大的,最上功德的随順衆生行,直到虛空世界有所窮盡,衆生的世界有所窮盡,衆生的惑業有所窮盡,衆生的無明煩惱有所窮盡。到那時,我修随順衆生功德行的努力也才會有所窮盡。但是,那虛空世界乃至無明煩惱是無窮無盡的,因而我的随順衆生也就是無窮無盡的。我以衆生爲俯仰,念念不舍的心意,前後相續,沒有間斷,我以清淨心口意業對佛供養,也就永無厭倦疲勞。

願閣下與一切眾生修持佛法無礙。^_^
南無阿彌陀佛......嗡 嗎 呢 叭 美 吽......

2010-05-07 19:58:09 補充:
請閣下參考:
2.紫栢老人集卷之八
明 憨山德清 

普賢菩薩有十願王。王王殊勝威猛。若得一願王。則成佛無疑。況盡得哉。一者禮敬諸佛。則得身業殊勝。二者稱贊如來。則得口業殊勝。三者廣修供養。則得福業殊勝。四者懺悔業障。則得三業肅清。五者隨喜功德。則得妬習頓空。六者請轉法輪。則得慧光圓滿。七者請佛住世。則得自他兼益之勝。八者常隨佛學。則得慧命長生。

2010-05-07 20:00:09 補充:
九者恒順眾生。則得冤親平等。十者普皆回向。則得事理障消。如是十願王。於日用之際。凡遇境緣逆順。痛心呼之。日積月久。自然化憎為愛。化愛為憎。憎憎愛愛。愛愛憎憎。好惡無常。願王不動。直趨妙覺。有何艱險。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2010-05-08 7:52 am
要用智慧,用愛心慈悲感染他們,在南傳在家人不同出家人在修行持戒,在家人持戒比較簡單,你自己知道心,不是沉醉貪,瞋,痴,放輕地先可以修行,心保持平靜,就要靠戒,戒不在身體持戒,是心持戒,有戒心就平靜,平靜時就是定,定時就生出智慧,所以家人和女朋友/朋友,想請你去玩跳舞喝酒,你可以用愛心去看這件事,如果只是平常健康跳舞當可以跳,你當下的心亦知道身體行為,知道心持戒,這樣知道身體做動作,跳舞和做運動沒什麼分別,當心不知道戒,沉醉外界色,順不到他們反而彼他們導,就是凡事都識可而止,中道不沉醉不討厭,喝酒少量,你可以和他們講喝太多酒會無記性,其實這一句是真正的,亦有因果證明,喝酒太多會傷害腦,香港appledaily 幾年前報導過一件新聞,有一位30歲左右的人,他20幾歲每天都不停喝酒,現在他現在要住老人院,因為酒精傷害他的腦縮,智力只有40,等如嚴重智障,不能自理,這個就是因果成熟,不用死了之後再生才到。你用智慧和他們講中道佛教是可以樂,不過不沉醉,佛沒有說不可以樂,佛教不好苦。阿彌陀佛都教人樂,所以他的世界叫極樂淨土,如果學佛不會快樂,學來做什麼? 我師父教坐禪,都要和自己心講,身體是樂,心才會安住身體,先有樂才安定,持戒亦是要樂心才安住,布施都要樂先可以享到功德。
南無阿彌陀佛
2010-05-08 3:18 am
這個「恆順」二字啊,恆順眾生指的是度眾生,就是度貪嗔癡。不管是從哪個角度,就是把我們立著或倒過來,都不會改變我們度眾生的這個心,也就是我們守戒的心不應該改變。而且我們只能是不離開佛法,也就是說「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叫恆順眾生。並不是說眾生需要什麼,我們就跟著做什麼叫恆順眾生。那不是恆順眾生,那你本身就是眾生,本身就是墮落,那不叫恆順眾生。所以說這個問題,在學佛中有很多的模糊概念,特別有很多無奈。

比如說機關領導階層學佛的居士,領導也是眼前花、水中月,今天有了明天就沒了,不能把領導這個職務看得過高,這個東西雖然在生活中有人們所羨慕的一方面。我們更應該利用領導這個階層學佛難的這個機會來鍛煉自己,來成佛,這才是正確的。越是領導越應該堅持佛的戒律,絕不能去喝酒!這個問題上,堅決吃素!

我記得蓋縣有一個居士剛學佛,他在沒學佛之前就是特別愛喝酒,幾乎每天都喝。學佛以後,就不喝酒了。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去做生意,這朋友就說:「咱倆好不容易見面,你得喝點酒。」他說:「我不喝。」說:「白酒不喝,喝啤酒。」他說:「那我也不喝。」最後不管怎麼說,他也沒有喝。一個愛喝酒的普通的居士都能做到。他回來跟我講,他學佛時間並不長,也知道說不喝就是不喝,不管怎麼勸。最後他把皈依證都拿出來給人看,「你看我這個不能喝,說什麼也不能喝。」他還做生意,還求人家,那也不喝。

所以這個很重要,很重要!喝酒它會障道的。特別是不吃素,將來會有惡的果報。因為我們一念的錯誤,就會帶來終身的遺憾。一旦做了,我們終身都會後悔的。如果我們這一念堅持住了,不怕失去一切利益,守住五戒,我們獲得的利益是終身的,生生世世都不會缺少的。甚至你這個生意沒成,它也會從另外的角度獲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說恆順眾生,只有堅持佛的戒律叫恆順眾生。不管這個眾生怎麼想,他生氣也好,同意也好,讚歎也好,你只要是堅持佛的戒律就叫恆順眾生。如果你不堅持佛的戒律,他歡喜,你也是在破壞戒律,倆人同時墮落。包括吃素問題,吃蒜的問題,吃蔥的問題。有人說我吃不點行不行?戒律上說就是這個蔥和蒜燒成灰了,也不允許吃,吃也犯戒。酒,沾一滴都犯戒。就你給別人遞酒瓶子,空酒瓶子、空酒杯,也犯戒,一點都不允許。因為佛是法王,法王定了的命令,不允許任何人去違背。不是在你身上起多大作用才叫犯戒。如果沒有病絕對不允許開緣的。

這點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犯糊塗,一犯糊塗了,我們就會失去成佛的機會。我們按照佛的戒律去做,必然有所保證。任何人說的觀點都不能給我們作保證!他自己都不知道將來上哪去了,是不是?誰能給我們作保證?我們還得自己度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18: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07000051KK011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