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歐亞族群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地位,遠比其他族群 (例如,非洲原族群、南北美洲原族群、大洋洲原族群) 來得更高,卻是不爭的事實。
農業發生以前,所有人類都過著狩採的生活。 因過狩採生活的族群四處漂盪,生活朝不保夕;聚眾交流的機會有限,農業創造了人口、社會和文化發展的空間,給「文明」要項發展得到活水的滋潤和灌溉,使其得到發展、再發展等機會。
為什麼農業在歐亞地區得到較早的發展,大自然給了歐亞地區一些什麼樣的地理稟賦,使歐亞族群可以先馳得利,使歐亞族群領先發展農業,並以之擊敗其它各洲族群?歐亞族群早著先鞭的關鍵不在種族智慧的高低,而在生物地理方面的差異。
(一) 地理(區) 生物資源的差異
在文明開始時,糧食生產是否豐盛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而影響糧食生產的主要因素是有關的大洲上的可供馴化的動、植物資源是否充裕。 在這方面,歐亞洲都得天獨厚:中東的肥沃月彎 ( 流經土耳其和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流經土耳其和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之地區 – 古時是一片肥沃青忽之地)、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地區等地,都有多種多樣的始祖作物 (如小麥、大麥、稻米、高梁等,可供初民馴化以發展農業。
但大澳洲、美洲、非洲等在這方面可弱得多了,可供馴化的始祖作物不多,即有的也是含蛋白質不高的作物。 動物資源,除對人類可提供肉食外,還可供應畜力,使人類的生產能力甚至戰鬥能力都大大提高。在這方面,歐亞洲的稟賦也還是高於其他大洲。
歐亞洲可馴化的大型動物有牛、馬、羊、狗、雞等,但美洲則只有駝馬、火雞和天竺鼠;非洲和澳洲等可說是沒有本土的可馴化動物。 在缺乏可馴化的始祖作物、始祖家畜、和始祖家禽的情況下,非洲、澳洲和美洲等族群的農業,自然落於歐亞洲族群之後,這樣一來,其文明發展的步伐亦要墮後。
農業發展的墮後,使非洲、澳洲和美洲等族群對病箘的抵抗能力也落後於歐亞的族群。 蓋現時大多數的傳染病的始祖病箘,主要是來自家畜或家禽的,在身懷病箘抗體這一方面,歐亞族群也是領先的!身懷病箘抗體歐亞的族群在與無病箘抗體的其他族群交鋒時,自然大佔便宜!
(二) 影響傳播的洲內走向
在各大洲之上,並不是整個洲都有相同的稟賦。即說美洲是缺乏可馴化植物,但美安地斯山和亞馬遜等地區還是有馬鈴薯、木薯,而中美地區也有南瓜、玉米、豌豆等高熱量的始祖作物可供馴化。 但由於美洲的主軸走向為南北向,生態和氣候等使農業的傳播機會、速率和可能性都要面對重重的不可克服困難。 而在歐亞洲上,主軸是東西向,在同一緯度上的作物傳播,沒有氣候因素的影響,自然是容易得多的活動。
(三) 洲影響際傳播的因素
歐亞相連體且是東西走向為軸的,故而文明的相互傳播不僅是較為迅速,且極為有效。非洲和歐亞本亦相連,無奈當中有撒哈拉大沙漠的阻隔,使文明的相互傳播有了一定的阻隔,但歐亞文明終還是到達非洲。 對美洲來說,在其族群能掌握穿海越洋的航海技術之前,是難以從取經於歐亞文明的。
這情況對澳洲來說,道理也是一樣。 缺乏交通能力,使澳洲和美洲的族群不能和世界各地的文化作任何互動,學習或接收別處的經驗和知識,以補稟賦的不足。 在這情況下而缺少互動的話,吃虧的一定是處於稟賦不足的地區內的族群。
(四) 各洲在面積或人口總數上的差異
歷史證明,地區面積的大小和人口的多寡,會決定該區的文明發展速率和會否變得昌盛。面積較大和人口較多的地區,就會有更多的發明家,更多的社會競爭,更多的創新。 地球各大洲中,歐亞的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故而相互競爭的社會數量也最多,其發展自是最眾和最快。澳洲是各大洲最小的一洲,自難大有作為。 美洲雖然很大,人口也極眾,然而她卻給地理和生態分割開來,實際像似沒有緊密聯繫的幾個小洲,故而亦吃了不少虧。
以上所說的情況,從今天的地理景觀來看,似不是那麼回事。 例如,現時美洲 (特指美國) 無論在農業、工業、科技等各方面都已超越歐洲和亞洲,而澳洲現時也是世界糧倉之一,明眼人應看到,即在現今的世界秩序中,地球上最早的兩個農業中心 – 肥沃月彎和中國 – 仍然支配著今天的世界。
今天的地球資源和政治權力,主要還是由肥沃月彎和(古)中國的族群或其後裔所支配:歐洲族群在歐洲仍舉足輕重,其在美洲和澳洲的苗裔族群更是美洲和澳洲的當權族群,美洲和澳洲的土著,仍處於弱勢民族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