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為什麼俄羅斯連整個蘇聯都放棄了,卻不肯放棄車臣這塊彈丸之地呢?
俄境內有一百多個少數民族,如果允許車臣獨立必將引起骨牌式的連鎖反映,達吉斯坦、印古什、巴爾卡爾、卡拉恰伊等民族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民族分離情緒,蘇聯的解體已經把俄逼到了退無可退的境地,若再在車臣問題上退讓,不僅俄羅斯復興終成泡影,而且將使俄羅斯剛剛平復的民族心理再一次遭到沉重的打擊。因此俄政府不得不下決心與車臣分離主義分子硬戰到底。
俄羅斯意識到處理好車臣問題在維護國家主權上具有雙重的意義。冷戰後,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伊斯蘭國家的極端勢力構築了所謂“伊斯蘭弧形地帶”,進逼俄羅斯。由於伊斯蘭勢力的北進,俄羅斯南部出現了廣闊的不穩定地帶,而作為俄的“軟肋”的北高加索,更是直接面對伊斯蘭極端勢力的北進。因此,制服車臣民族分離主義分子,不僅僅是保住車臣,也是穩定北高加索,確保俄羅斯南部邊疆安寧的需要。
車臣對俄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經濟意義。如車臣的石油產量佔俄全國的10%,特別是油質非常好,是蘇聯時期唯一能生產航空汽油的地方。車臣它雖然只是一個彈丸之地,但是卻是進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從中亞向歐洲輸送石油的管道也必須通過這裡,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向國際市場輸出能源,一直是俄羅斯支撐整個國家的經濟支柱,一旦放任車臣獨立,俄羅斯將會面對災難性的打擊。
一國之內民族問題的爆發為大國干涉別國提供藉口,成為國際鬥爭的又一新焦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別國的民族衝突插手他國內政,以達到其戰略目的或獲取政治、經濟利益的目的,這已是當代國際社會一個不爭的事實。他們一方面打著“人權”、 “民主”、反對民族壓迫的幌子,干涉或壓制社會主義國家和與美國有直接戰略利益之爭的國家,以達到用民族主義反對國際戰略對手的目的。
美國和北約國家對民族分裂的縱容、支援並且採取雙重標準。 海灣產油國為壟斷石油市場暗助車臣匪幫搞亂高加索。高加索裏海地區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戰略地位,該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是海灣產油國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的主要潛在競爭對手,為減少這種威脅,進而達到長期壟斷世界石油市場的目的,沙特等產油國對車臣民族分裂分子的猖獗活動態度暖味,有的甚至不惜鉅資暗中資助車臣匪幫,派遣雇傭兵,企圖使黑海地區的石油出口在動蕩中陷於癱瘓。
美國已經宣佈黑海為其切身利益地區,其目的是要把俄羅斯擠出裏海石油輸送體系。由於匪徒在車臣的肆虐,才使這些協議的簽署成為可能,因為巴庫一新羅西斯克(進出黑海的港口)輸出管線要在車臣境內經過,對輸油管道的監督,經常發生的偷油事件使俄羅斯當局不得不停止使用這條輸油線。如果保證“北方”輸油局勢穩定,聯邦當局也能嚴密控制這條輸油管道,西方世界是不會得逞的,於是車臣成為美國手中的一張王牌。
無論是美國,還是北約其他國家所真正關心的並不是車臣人,而實際上是美國在北高加索這一戰略重要地區的地緣政治、經濟利益。美國對高加索地區的主導思想是:鞏固西方世界在北高加索的地位,試圖採取政治和經濟杠桿對莫斯科進行施壓。
自華約解體以來,美國的一切行動都以俄羅斯為敵人,積極利用它嚴重的經濟危機來徹底動搖這個國家。在對俄羅斯深層次的政策中,一項新的帝國計劃正在西方醞釀。今日俄羅斯還不是一個在政治上成型和穩定的國家。但俄羅斯一旦政局穩定必將恢復自己巨大的地緣政治潛力。這也是俄羅斯無法放棄車臣其背後的真正意含。
2010-05-06 17:04:47 補充:
車臣共和國原是俄聯邦車臣一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一部分。在民族分離主義(前蘇聯的瓦解)浪潮鼓動下,車臣當局于1991年宣佈,車臣—印古什共和國是獨立主權國家,但是俄羅斯始終否認其獨立地位。1992年1月印古什人成立印古什共和國,但仍從屬於俄羅斯聯邦。
有關車臣人的最早記載是在中世紀以前,車臣人屬於契爾克斯民族,信奉伊斯蘭教。高加索地區的領導人把穆斯林教法變為爭取獨立鬥爭的工具,他們不走“溫和”“忍耐”和“馴服的狹隘途徑”,相反他依靠匪首和馬力,最強有力地打擊削弱了沙皇俄國這個民族監獄和歐洲革命憲兵的力量。
2010-05-06 17:07:30 補充:
穆罕默德的傳教不斷地重復聖戰是救世的手段這種教義。高加索經常成為各種民族、各種文化和各種宗教的戰場。沙皇通過在高加索進行長達50多年的戰爭,終於在1859年使車臣併入俄國版圖。但高加索各族人民就反對俄國人的到來。庫班——捷那克河一線以南的山區,從來也沒有由俄國管轄,大部分卡巴爾達地區儘管從十六世紀以來有好幾次在名義上併入了俄國,但一如既往仍然是自由的,奧謝提亞的首領們仍然保持獨立 。 俄羅斯早就看重高加索是通往波斯和印度的商路、彼得的希望最後是使經由地中海的歐洲與東方貿易轉變方向,把它引向通過高加索和裏海。
2010-05-06 17:12:21 補充:
1917年十月革命,高加索各族人民試圖重返他們的獨立,但是失敗了。1936年成立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1942——1943年車臣部分地區被德軍佔領。俄羅斯政府在1943年—1949年把高加索各族人民放逐到西伯利亞和北哈薩克,又有幾十萬人被趕出家園。1944年2月蘇聯政府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將車臣人和印古什人遷往哈薩克與中亞地區。
車臣人在1956年以後開始重返故里,他們的民族實體更加削弱了,大多數人民在祖傳的土地上早已變成了少數民族。1957年蘇聯政府為其“平反”,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重建,但由於強制遷移所造成的心理創傷始終未能復原,該共和國的版圖也未能恢復到1944年以前的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