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聲樂在台灣的發展

2010-05-05 8:02 pm
我想請問各位大大聲樂是從台灣何時傳進來的....

近代有些什麼樣的發展呢

或者是說有哪些聲樂家位推動台灣對聲樂的認知而有些推展?
更新1:

或是說類似聲樂唱法的地方小曲

回答 (1)

2010-05-05 10:16 pm
✔ 最佳答案
聲樂在台灣的發展 聲樂作品的創作及演出本來就是西式音樂活動在台灣發展的濫觴,早在日人於台灣辦學、引進西式歌唱教育之前,西式聲樂的演唱活動就已隨著基督教在台灣的傳布而融入本地社會。台灣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所成立的新式學堂,皆由教會所興辦;因為「聖詩」詠唱在禮拜教儀中的重要地位,音樂課程與合唱教育也在這些新式教育中普遍受到重視。

而這些教會聖詩的體裁,是以西方的和聲寫作為基礎,不管是齊唱或四部合唱,盡皆展現出傳統的西方音樂風格;馬偕( G. L. Mackay )牧師是早期來台宣教的代表人物,除了運用西方技法創作,他還採集了許多當時原住民的民歌曲調,配上歌詞譜成聖詩,並以閩南語的發音來演唱這些作品。

以《拿阿美》一曲為例,該曲的曲調即源自於平埔族的民歌,而由馬偕醫生將其填詞而成;這是台灣第一首的本地聖詩,也是早期聖詩創作中田野採集成果唯一留存的作品 ,《拿阿美》優美動人的曲調,也在後來為 鄧雨賢 先生所改編,而由 周添旺 先生填詞,譜成了《月夜愁》這首經典的台語歌謠。   

日本作曲家的創作雖然對日治時期( 1895-1945 )的台灣聲樂活動影響甚鉅,但是在「皇民化運動」的政策下,此時的台灣聲樂作品並不能展現出台灣的本土風格。而在台灣光復後相繼成立的合唱團體,雖然大部分也是由基督徒身份的音樂工作者所創辦,卻使得台灣的西式音樂活動由教會走入社會大眾。

呂泉生 先生所主持的「台灣廣播電台合唱團」(今中廣合唱團前身)、「台灣省立交響樂團附屬合唱團」、「台灣省文化協進會合唱團」,是早期台灣最主要的合唱團體;而 呂 先生自民國 22 年( 1943 )始所進行的一系列台灣民謠的採編工作,更是為台灣西式音樂活動中聲樂作品的創作注入一股活水。許多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聲樂作品如「丟丟銅仔」、「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啾啾」……等,皆是這個時期的田野採編的工作成果,而以合唱或獨唱的西洋聲樂形式所呈現。   

「愛國歌曲」及「藝術歌曲」則是西式音樂活動中聲樂作品的另一面向,這一系列的創作,可視作是民國初年「學堂樂歌」創作在台灣的延續。在「愛國歌曲」方面,以政治作戰學校為中心的一群軍系作曲家們,為因應光復前後的政治氛圍,創作了許多激勵民心士氣的作品,其中又以黃瑩、康謳為代表。「藝術歌曲」的創作則分別反映出大陸來台作曲家們的鄉愁,以及台灣本土作曲家們的鄉土情懷;其《杜鵑花》一曲由大陸傳唱到台灣的 黃友棣 先生是「藝術歌曲」創作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他如︰李中和、郭芝苑等,也都在「藝術歌曲」的創作上將中國的文學內涵與西式的聲樂創作做了完美的結合。   

綜觀西式音樂的聲樂創作在台灣的發展,所產生的創作大部分是藝術歌曲、聖詩等的小型作品,大型的作品(如︰歌劇)在台灣西式音樂的聲樂創作中尚屬少數。而在民國七十年( 1981 )所舉辦的第九屆「中國藝術歌曲之夜」中,「如何唱好中國氣質的中國歌」這樣的一個議題被提出 ,帶動了西式聲樂創作者與表演工作者的反思,希望能解決西式「美聲唱法」配上中文聲腔語調時所產生的齟齬,而直到今日,這仍是台灣聲樂工作者努力的目標。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0: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05000015KK0260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