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台灣歷史的問題請大家幫我解答一下

2010-05-06 6:18 am
如題,我要問的問題是


"外力進入與台灣的現代化關係為何? "

請大家幫我解答,越詳細越好^^

回答 (4)

2010-05-06 1:06 pm
✔ 最佳答案
外力進入與台灣的現代化關係為何
大航海時代由於海洋經濟興起,西方海權國家東來,尋求貿易據點,搶奪生產原料以及擴大銷售市場,原本在沉睡中的亞洲大陸突然驚醒過來,倉卒應付挑戰,台灣的重要性也隨之改變。

清朝政府原本對治理台灣的態度一直很消極,原本台灣對於清朝政府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一塊土地,直到19世紀中葉才有了改變,造成這種改變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國際環境的改變。由於殖民經濟興起,西方海權國家紛紛東來,為了尋求貿易據點,搶奪生產原料以及擴大銷售市場,原本在沉睡中的亞洲大陸突然驚醒過來,倉卒應付挑戰,台灣遂由邊陲轉變為中心位置,台灣也成為列強覬覦的一塊土地。

台灣地位的改變
1.鴉片戰爭後,清廷同意開放臺灣的港口通商,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商業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外商洋行進入台灣,促成台灣出口貿易趨向繁榮,特別是樟腦與茶葉,促使北台灣山地的加速開發,影響所及,促使清廷更積極推動「開山撫番」的政策。

2.台灣因位於東亞航線必經之地,就曾經多次發生國際糾紛事件。1874年,日本登陸南台灣,挑起牡丹社事件;接著1884年的中法戰爭,法國在基隆滋事,澎湖、基隆、淡水均遭法軍攻擊,最後清法兩國議和。象徵台灣已由過去殖民帝國的商船補給站,成為列強眼中的囊中物。

台灣建設的開始
於是清朝政府體認國際局勢的變化,開始注重台灣的重要性。同治13年(1874年),清廷任命沈葆楨為欽差大臣,趕赴來台處理善後。沈葆楨來台,立即加強台灣防務,加速臺灣的建設。如機器採煤;在安平建造「億載金城」砲台以保障府城安全。

之後經營臺灣的是福建巡撫丁日昌,在丁日昌任內,他繼承了沈葆禎的政策,架設了台南到高雄的電報線,是台灣最早的電報線。丁日昌在台時間不長,新政成效有限。清末台灣大規模的近代化新政則是在劉銘傳主政時才開始大力推展。

清法戰爭爆發後,劉銘傳奉令來台統籌戰事;隸屬福建的台灣在1885年獨立設省。劉銘傳是台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治理台灣6年,實施一連串的改革,是開啟台灣最重要的推手。

劉銘傳任內,再次調整台灣的行政區域,將全省設三個府,並增加縣廳。其主要的施政內容有:

防備及練兵:
劉銘傳積極加強台灣的防備能力,包括設立軍械所、機器局、火藥局、水雷局;並在基隆、淡水等港口增築砲臺,購入新式大砲,並組織團練兵勇及改良地方保甲制度,以因應外國勢力的挑戰。

撫番:
光緒12年(1886),設立「撫墾局」,以處理原住民事務及進行山地拓墾。並設立「番學堂」,以教育原住民兒童。劉銘傳以勦撫並用的方式,將部份山地原住民納入清廷的統治。

清賦:
劉銘傳全面進行清查土地,以增加課稅的基礎,並改革稅制,實施「減四留六」法;「小租戶」將原先應給「大租戶」的田租,只繳60%交給大租戶,而扣下40%(代為扣繳),繳給政府,廢除大租戶納賦義務,而使小租戶成實際的納稅者。這一改革使政府較容易收到田賦。劉銘傳清查土地,查出大量可課稅的土地,又改革了稅賦,使省府稅收大幅增加,做為推動近代化建設的資源。

當時,劉銘傳致力於各種近代化的新建設。內容包括:
(一)開採基隆煤礦。
(二)購置輪船,發展台灣與福建的航運,並延伸至新加坡、西貢與呂宋。
(三)鋪設淡水至福州的海底電纜線及台北至台南的電報線。
(四)修築鐵路:
在任內完成台北至基隆的鐵路,並由繼任的巡撫邵友濂完成至新竹的鐵路。
(五)建立現代郵政制度,以取代清朝傳統傳遞公文的方式。
(六)開辦西學堂,請外國人來教授外語及史地、算術等課程,以引入西方現代知識。
(七)建設台北城,包括鋪設道路、引進人力車及馬車,並建立一座小型發電廠,在城內重要的地段裝設電燈等。

但之後劉銘傳因新政受到批評及財政負擔等問題,加上朝廷不支持,隨後離開台灣,然而,他開風氣之先,在劉銘傳的積極治理下,臺灣成為當時滿清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可說是台灣近代化的領航者。
參考: 清領時代的台灣:外力的挑戰與開放改革
2014-11-12 2:26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0-05-08 11:11 pm
台灣歷史分成
荷西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中華明國治理時期

荷西時期:
荷蘭人在1624年佔領台灣南部,
在台南市安平興建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
並在台灣將稻米.蔗糖和路皮外銷到中國大陸.日本東南亞,
之後,西班牙人在1626年佔領台灣北部,
西班牙人在淡水興見聖多明哥城(今紅毛城),並在這開採硫磺.輸出鹿皮,
1642年,荷蘭人將西班牙人敢出台灣,佔領整個台灣,
因荷蘭人的高壓統治,
所以在1652年發生(郭懷一事件)。

明鄭時期:
17世紀初,明朝滅亡
鄭成功決定將荷蘭人趕出台灣,
成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
鄭成功從鹿耳門進攻,
在1662年2月1日,熱蘭遮城的荷蘭人投降,
1661年5月4日,普羅民遮城被佔領,鄭成功成為第一個漢人政權,
他把台灣北為天興縣,南為萬年縣,
隔年,鄭成功去世,他的兒子鄭經繼位,在台南建立孔廟,稱為(全台首學)
1681年,鄭經去世,鄭克塽繼位。1683年,清政府的施琅攻打台灣,
結束明鄭在台的政權。

清領時期:
清政府在中國大陸發布渡台禁令,
之後,吳沙開發宜蘭地區,黃南球開發苗栗,
後來,郭錫瑠在台北興建瑠公圳,曹謹在鳳山興建曹公圳,施世榜在彰化興建八堡圳,
之後,發生了林爽文事件,是當時重大的民變,
還發生了(英法戰爭).(鴉片戰爭)等戰爭,
之後,馬偕來到台灣,興建滬尾偕醫館(今馬偕醫院)等......

日治時期:
1894年,清政府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台灣官民不願被日本統治,於是成立(胎灣名主國),推舉唐景崧為總統。
不久,發生羅福星領導的苗栗事件,余清芳領導的噍吧哖(今台南玉井)事件.
泰雅族頭目莫那˙魯道帶領的霧社(今南投仁愛)事件等。
1921年,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成立台灣文化協會,批評日本的不當統治。
1931年,蔣渭水因傷寒過世。
日本在台北興建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
當時的台灣人得稱日本警察為大人,
他們還興建學校,日本兒童就讀(小學校),台灣小孩就讀(公學校),原住民就讀(蕃人公學校)。

中華明國治理時期:
相信你因該知道現在的情況,我就不在說明摟!

2010-05-08 15:13:23 補充:
日治時期的第2行是(台灣名主國),不是(胎灣名主國)喔!

2010-05-08 15:33:28 補充:
簽訂馬關條約的人是中國的李鴻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

2010-05-08 15:34:17 補充:
我只是學生,5年級(自我介紹一下)
參考: 我,不是網路抄的喔, 我
2010-05-06 6:47 am
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之背景:
中日甲午戰爭的背景有下列各端:


日本向為中國藩屬,但自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積極向外發展,其一矛頭指向南洋,其一矛頭指向朝鮮,而朝鮮之奪取,更可作其大陸政策之跳板。


日本得知清廷不願干涉朝鮮內政外交:另一方面,朝鮮以日本變法學夷 (明治維新),故不願與日本交通,日本逐有「征韓論」之起。


日本先後藉故逼朝鮮簽訂《日韓江華條約》、《濟物浦條約》,欲使朝鮮與中國脫離藩屬關係。


1885年 朝鮮甲申之亂,日駐朝鮮公使助朝鮮獨立黨人發動暴亂,欲脅迫韓王,宣佈獨立,但終為清廷派遺袁世凱率兵將亂事平定。


1885年 ,中法爆發越南戰爭,日藉機會派伊藤博文至天津,與清廷簽訂「天津條約」,此後朝鮮有事,兩國出兵先互相照會;朝鮮自此成為中日之共同保護國。


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之亂,中國按中日天津條約,知會日本同時出兵朝鮮。亂平後,日以助朝鮮改革內政為藉口,堅不退兵,並突襲牙山之中國駐軍,戰爭乃告爆發。


二. 馬關條約之內容

1895年,清廷命李鴻章與日本代表在日本馬關簽訂《馬關條約》,主要內容如下:


承認朝鮮獨立


割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白銀


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口岸


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工廠,,產品運銷內地,免內地稅項


日本享有最惠國待遇與領事裁判權


日本佔領威海衛三年,軍費由中國支付


中日甲午戰爭對中國之影響:

馬關條約之簽訂給中國帶來深遠的影響:


國際地位急降:中國於此役敗於小國口本之手,弱點外露,地位一落千天丈,列強逐肆無忌憚,向中國展開侵略。


工業大受打擊:馬關條約准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列強亦援例要求,使中國之工業展遭受嚴重打擊。


財政更趨枯竭:馬關條約賠款數額巨大二億兩,使中國財政更形枯竭,對日後之改革影響甚大。


中國險被瓜分:甲午戰爭,列藉詞調解有功,強行租借港灣,剷定平勢力範圍,中國幾被瓜分。


促成維新運動:甲午戰爭後,自強運動亦告失敗,有識之士,深知非發憤圖強,不能挽回國運。部份有識之士認為必須推翻清廷才能救國,推動了孫中山的反清革命


海防門禁大開:中國喪失台灣、澎湖、海防門禁大開;朝鮮雖名為獨立國,其後亦亡於日本。
也因馬關條約.台灣變成日本統治50年的殖民地讓日本在2次世界大戰把台灣許多重要天然資源和物資人力投日戰場大戰結束後也使的台灣百廢待舉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39: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05000010KK0812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