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後續影響

2010-05-06 12:33 am
想請問各位中國歷史達人
請幫我分析一下封建制度的瓦解原因
後續影響
封建式微的原因
除了賈誼的治安策裡面所提及的原因
和李斯所說的後屬疏遠說之外
想就西周末年的人口結構
產業的變遷
還有郡縣制度的落實來檢討封建制度的瓦解

另外封建制度雖然說到秦帝國之後可以說是告一段落
但是到了漢朝又興起了郡國制,為什麼到了文帝景帝國家又面臨了藩鎮割據,影響國安的危機呢??

麻煩請詳細,最少希望有一千字以上的論述,感激
更新1:

謝謝大家...不過大家似乎沒有回答漢初實行郡國之後,為何又成為影響國安的重要因素呢?

回答 (2)

2010-05-14 2:09 am
✔ 最佳答案
“封建”制度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歐洲,全都同樣存在過。封建不僅是天子將土地分封給宗室和功臣,諸侯們也是照此辦理,再將土地分封出去,這樣,久而久之,國中便形成了勢力極大的世襲卿大夫,卿大夫們不僅有自己的封地,還有自己的私人武裝,並世代把持朝政。

封建制改行郡縣制的原因
東周後,王室衰微的結果是諸侯爭霸。卿大夫勢力日益膨脹,卿大夫們甚至廢立君主取而代之。至此,封建制的缺點暴露無疑。諸侯自然不願重蹈周王室的覆轍,於是紛紛採取無世襲的官僚制度,並逐漸推行郡縣制度來對地方進行管理。

戰國時,郡縣制得到發展,不僅邊地設郡縣,內地也開始設立,並逐漸由郡轄縣。郡縣制因為其便於君主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因此受到各國君主的青睞,封建制度在春秋戰國之際逐步趨於瓦解。秦滅六國後,面對比以往大了許多倍的國土,究竟該如何管理,君臣們發生了一場爭論。

廷尉(執掌刑律,相當於司法部長兼最高法院院長)李斯說周朝分封了許多宗室,但隨著時間推移,血緣關係漸漸淡漠,以致後來互相攻擊,連天子都無法禁止,郡縣制度容易管理,當然比封建制好。秦始皇支持李斯的觀點,這樣,郡縣制終於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這也是第一次在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內推行郡縣制度,而中國今後歷史雖然常有分裂,但統一始終為主流,很大程度上都是仰賴這項制度。

郡縣制的優點是集權中央,缺點是沒有封建諸侯做後盾。封建制的優點是地方有強大的姻親或功臣的諸侯國做基礎,凝聚力強,缺點是容易造成尾大不掉,威脅中央。

封建郡縣並行制
漢五年(前202)劉邦稱帝後,鑑於封建、郡縣各有利弊,遂在立國之後,實施郡縣封建並行的「郡國並行」制。分封七個異姓諸侯,一百三十多個功臣為「列侯」,七個異姓諸侯所封領土合起來就占了天下的一半。後來盡除異姓諸王,全以劉氏子弟為諸侯。分封出去的諸侯王國,其諸侯王除了丞相由中央任命之外,可以自行任免其他官吏;經濟方面也完全控制國內的全部租稅。

在分封的王國內,除了丞相由朝廷派任外,諸侯王擁有任免王國官吏,支配自己的軍隊、賦稅、徭役之權。換言之,漢高祖對於封建制度採取有限度的承認,而且諸侯國與中央政府百轄的郡交錯並存。漢初的同姓諸王國,土地遼闊,戶口眾多。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親近,效忠漢朝,所以幹弱枝強的問題這時並不突出。

高祖死後,呂后專權以及分封諸呂為王,激起了劉姓諸王的強烈反對,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以劉姓諸王與擁劉大臣團結反呂的形式表現出來。文帝以高祖庶子繼統,地位本來不很鞏固。漢初所封諸侯王,到這時都經歷了兩三代的更疊,與文帝的血統關係逐漸疏遠,政治上已不那麼可靠。

文帝即位,因為他是以諸侯入統,地位原本與其他諸侯王相同,所以不敢過分約束,以致有些諸侯王驕恣不法。賈誼在文帝剛即位時,被徵為博士,不過二十幾歲,因為得到皇帝賞識,升仕太中大夫,建議多項改革,引起功臣們的恐慌。

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採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其一是使列侯一概就國,功臣如絳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便於文帝控制首都局勢,避免掣肘。
其二是封諸皇子為王,皇子武是景帝的同母弟,先封為代王,于梁王揖死後徒封梁王。梁國是擁有四十余城的大國,地理上居於牽制東方諸國、遮罩朝廷的關鍵位置。
其三是採用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舉足輕重的大國析為幾個小國,例如析齊國為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七國,以已故的齊王肥的諸子為王。這樣,齊國舊地雖仍在齊王肥諸子之手,但是每個王國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縮小,而且難於一致行動。

晁錯的「削藩」
景帝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錯所上《削藩策》,下詔削趙王遂常山郡,膠西王昂六縣,楚王戊東海郡;景帝三年,又削吳王濞會稽等郡。削藩之舉激起了諸王的強烈反對。

景帝三年(西元前154年),削掉楚國、趙國、膠西國的一些地,又要削吳國會稽、豫章二郡,於是吳王約好膠西、楚、趙、濟南、淄川、膠東各國造反,以誅討晁錯為號召。景帝不願戰事擴大,遂誅晁錯,但未止住叛變。

七國的亂軍未能得到民眾支持,加以梁王並未叛變而堅守睢陽,使吳、楚軍隊不敢西進,再經周亞夫用兵斷絕吳楚糧道,漸次平息戰亂。戰爭之後,朝廷藉此機會整頓諸侯國,規定諸侯王不得親理國政,而王國的重要官吏要由中央任命。

七國之亂的平定,鞏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子弟為大國所引起的矛盾,併為漢武帝以“推恩策”(見推恩令)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參考: 中國封建制度漫談
2010-05-06 4:50 am
甲、封建制度的起源

以往一般人均以為封建制度是周武王所創制,然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論》文已作出反駁,認為:「封建非聖人之意也,勢也。」
「封建」,簡單言之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諸侯,而使之建國於封建的區域。這是上古時代戰勝的部族對於戰敗的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種統治方式。由此可見,所謂封建,自應有部族戰爭以來已有雛形。但封建制正式起源於周時,近代學者說法不一,但大多主張始於西周。
周室鑑於當時諸侯之眾而又各據要津,後世必為共主之患,乃著興滅國,繼絕世之名義,封建諸侯,用殖民方法,分封周姓和功臣到各要地,利用各地原來的氏族部落建立國家, 勢力始自上達下,周天子正式成為天下共主,封建規模正式完成。
乙、封建的內容
封建社會基本有兩條件:
一為土地與權力的多級分割。另一是:上下級間有臣屬的關係。就是在上的統治者把一部份的土地及人民分封給諸君,封君再把土地向下級分封,而每一級封君,要對上級履行若干義務。封君對自己的封土而言,他是經濟上、政治上的世襲,在他的封土內擁有最高的權力,因此整個社會分為若干等級,統治階層有四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以下是庶民及奴隸。
在封建制度下,天子與諸侯之間有一定的政治規則:
據《孟子》所述,諸侯國爵凡五等,按爵位有一定封地,公侯各地方百里;伯地方七十里;子男各五十里、不及五十里,謂之附庸。
天子不時巡狩四方,督察諸侯,諸侯則桉年向天子朝覲述職、納貢。當王室須出師征戰時,諸侯有義務從征;王室有外患,諸侯須出兵勤王。(但近人有認為金文中公、侯、伯等稱呼並無等級意味;也有認為各國土地面積之里數太整齊,理想化,不足為信。)
據《周官》所載,封建下之軍制,是天子六軍,諸侯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一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此編制亦多為後人所質疑)
另外凡諸侯國之用人與行政,天子有干涉之權。大國設卿三人,俱由天子任命;次國設三卿,一卿由天子任命。
從封建制度的內容可知,其目的在控制諸侯,天子為全國至尊之君,而非推擁之共主可比,諸侯之一切均為天子所賜,臣屬於天子。
丙、周室實行封建的原因

自武王伐紂後,並不能將殷人的勢力徹底消除,所以一方面要保存殷嗣,無意滅毀殷族,另一方面則逐步東侵,大封諸侯國,以擴充勢力,屏藩王室。總括,封建制度之興起,既是社會組織逐步進展的自然趨勢,也是周人適應當時的政治形勢而所出實際需要的工作。現綜述其原因如下:
周本是商朝諸侯之一,因商王室腐化而滅商,無形中對天子以後地位有所影響,所以武王滅商後首先確立「普天子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原則,然後以土地分封諸侯,著以加強天子與諸侯的統屬關係,使天子的地位穩固,收加強統治之效。
更重要者,周本是一個偏處西方的小國,經幾十年的經營,把強大的,文化較高的殷國滅掉,但不能把殷人的勢力徹底消除。以當時周朝的下的生產技術及不甚發達的交通去統治偌大的殷國土地,實非常困難。加上殷原有貴族在統治經濟上的潛力和一向依附殷的小邦更構成統的困難,於是採懷柔與監視並施之法,對於歸附的殷民與小邦小國,封之為諸侯,不歸附的便以武力鎮壓。為了更嚴密的管理,更封宗室及功臣為諸侯,就近監視,如三監的設置。
據錢穆先生分析:「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種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西周本是一個農耕部族,根據他祇在豐鎬渭河流域一帶,故得殷後,如何有效地將勢力伸展到殷舊地及東方是一重要問題。故周實行分封把近親功臣一批批分送往東方,擇定交通及軍事要衝,圈地在其相互間,並完成了一個包括黃河乃至淮水、長江北岸的廣大交通網。故周代封建可說是當時軍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斷地向外擴展的一種立國規模。
又周行封建是欲分封周姓宗室作屏藩。蓋因當時諸侯甚眾,且各據要津,必為共主之患,故分封宗室及功臣,使雜居於舊有諸侯之間,成互相牽制之勢,以收屏藩王室之效,且可藉此酬報功臣。如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太公望於齊等。
周建之初,實則部族林立(周武滅商之前,所謂諸侯皆按各部落的原狀,共主不過出而統轄維繫而已)。武王鑑於當時歸附商的諸侯不少,若實行專制之策,未必得到邦國之擁戴,故立國後以「興滅國,繼絕世」為口號,封故代帝王之後,如封黃帝、堯、舜及禹之後人其他舊有部族也照原地分封,以加強王權統治,並達到收買人心之效。
總觀以上,可見封建的最大目的是藉土地的重新分配,以求中與地方由上而下的統屬關係之建立,以謀整個政權的長久安穩。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39: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05000010KK044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