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二戰以後, 日本的資源條件和理環境並不具備在世界範圍內“崛起”的條件,而日本人卻創造了“日本奇蹟”,如今,日本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大國。
戰後日本認識到自身在資源、能源供應方面極度依賴國外的嚴重性,決定實施“科學技術立國”新戰略。出於這種認識,日本大力開發自動化產品,建立新的資源開發和供應相結合的體制,倡導開展全民節約資源、能源活動,調整產業結構,拓展國內市場。80年代,日本經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實力的經濟,有能力和條件在全世界範圍內縱橫馳騁。
同時,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經濟衰退,需要外部資金輸血補充;以亞洲“四小龍”台灣、韓國、香港、新加坡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要實現經濟跳躍增長,需要外部資金技術支持;以中國為代表的改革開放國家,需要大量引進外資,不斷吸收海外先進技術。這些無不為日本經濟提供了廣闊的海外活動場所。
政局穩定是製定和實施連續的經濟政策,合理分配經濟資源,促進經濟長期發展的保證;而政治活力又是關係到能否消除腐敗和低效率,能否最大限度地促成經濟增長的重要條件。從1955年到1993年,自民黨一黨執政達38年。這使日本經濟政策,具有相當大的穩定性。
政府任何一項法案在國會上的通過都要經過多黨辯論,最後往往包含有向反對黨妥協的成份。 新聞媒介有助於監督和製止政府任何濫用職權的傾向。這些方面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使日本政局既相對穩定,又具有活力,能夠促進經濟不斷發展。
戰後美國占領日本之初,幫助日本剷除了軍國主義,制定了一系列現代法令,建立起比較合理的市場經濟體制。1947年以後,美國又變打擊日本為扶植和利用日本,與日本建立安保體制,美國負責日本的安全保障,日本不設立正式軍隊。由此,日本大大節省了軍費開支,相應增加了發展經濟的能力。
另外,美國為了扶植日本這個遠東地區的盟友,為其提供了一系列幫助和支持,如允許日本自由地從美國及相關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引進各種技術,允許其產品自由進入它們的市場,允許日本從美國等國引進資金等等。
經濟發達國家為了創立以美國為核心的自由貿易體制,先後成立了關貿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一系列全球性的國際經濟組織。這些組織在排除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推進國際貿易自由化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日本從1952年重返國際舞台後,也相繼參加了其中的一些組織,並享受到進出口方面的許多特殊優待,如貿易、資本自由化進程被獲准相對滯後等等。這對戰後日本出口主導型經濟的迅速發展,無疑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戰後日本經濟的長期高速發展,在相當程度上也是以高投資為基礎的。日本在戰後之所以能大量引進和吸收外國先進技術,推進國內經濟高速發展,與其高水平的企業設備投資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日本企業之所以能夠迅速增加設各投資,主要並不是依賴其自身的積累,而是依賴從銀行的貸款。
戰後直到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企業資金籌措中來自銀行貸款的比重一直呈上升之勢,最高的1975年曾一度達到過85%以上。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日本的儲蓄率在戰後始終是最高的。
當然,日本經濟的超常高速增長還有很多原因,如長期大量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並巧妙加以利用和發展,勞動生產率增長較快;日元匯率長期偏低對日本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積極開發國內外市場;建立分工合理的金融組織體系,長期限制證券交易事業的發展,抑制金融投機以及日本民族的忍辱負重、勤奮耐勞精神等等。
儘管日本民族因為島國心理產生的侵略野心,對亞洲鄰國造成了極大傷害,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在日本國民性好的一面中,得到啟示和借鑒。只有我們具備了這樣的胸懷和能力,去學習一切先進、有益的東西,為我所用,才能提高我們自身水平,在國家和企業的競爭中,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