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的時代背景

2010-05-02 8:46 pm


第二次波斯灣的時代背景以及結果.

謝謝‵
更新1:

To yuwen598 : 背景是二次波斯灣戰爭的時代背景嘛 ? ‵

回答 (5)

2010-05-04 6:03 pm
✔ 最佳答案
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的時代背景
美國911發生布希宣布向美國政府認為的「恐怖主義」宣戰,並將伊拉克等多個國家列入「邪惡軸心國」(Axis of Evil)。2002年伊拉克危機爆發,聯合國通過1441號決議,聯合國武器檢查團重返伊拉克檢查伊拉克擁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美國等國家對伊拉克開戰的主要理由是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踐踏人權的行徑。根據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說法,美國對這場戰爭最終要達成的目的包括:
‧剷除薩達姆政權,幫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個自治的政府,
‧搜尋並銷毀藏匿在伊拉克境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
‧結束制裁,並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保護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資源。

但大部分國家認為與美國掠奪伊拉克石油有關。如根據伊斯蘭共和報等媒體的看法,美國已經被猶太集團所操縱,佔領伊拉克僅僅只是猶太集團龐大侵略計劃的序曲。美軍攻下伊拉克後,將以伊朗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藉口出兵伊朗,最後則輪到敘利亞。最終目的是透過控制伊拉克、伊朗,侵吞伊斯蘭民族的經濟命脈-石油,從而瓦解巴勒斯坦的抵抗,支配整個中東。

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的結果
1.美英等國家並沒有找到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卻宣稱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經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銷毀的一些文件和人證。

2.戰爭遭到俄羅斯、法國、德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阿拉伯國家聯盟等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批評與譴責。 全球普遍的反戰情緒最終導致了全球反對對伊戰爭大遊行。

3.美軍成功捉拿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美軍通過處決薩達姆,震懾了大獨裁者格達費。格達費宣布利比亞放棄核武器,成為繼日本、南非之後的第三個宣布放棄核武的國家,並對國家逐步進行改革開放,並轉變其所謂的「反美」立場倒向西方。

4.美國把大量重建計劃交給美國各財團,同時委任當地人任臨時政府官員。但由於當地不少派別的政治組織並不支持美國,故針對美英的軍事佔領而進行的伊拉克遊擊戰正風起雲湧,截止至2007年5月15日,美國佔領軍死亡人數已超過3,398人。

而伊拉克經濟則久久未恢復,不但當地石油設施受到破壞,影響全球石油供應,且失業人口龐大,居民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故不少國家的反戰分子再度公開舉行反戰示威,指責布希乃世界頭號恐怖份子。


參考: Google大神*維基百科
2015-04-27 10:40 a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5-04-08 9:02 pm
一起玩情趣用品網路商城,提供成人情趣用品、情趣內衣等,全省宅配到府、超商付款包裝隱密,歡迎參觀選購。

一起玩情趣用品官網:http://www.17one.net

一起玩情趣用品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17one
2014-11-06 2:04 pm
這有類似的

▶▶http://qoozoo20140926.pixnet.net/
2010-05-03 12:11 am
波斯灣戰爭是指1990年8 月2日至1991年2 月28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多國部隊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1990年8 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布吞併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取得聯合國授權後,於1991年1月16日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主要戰鬥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多國部隊以較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
本次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波斯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同時為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打下了伏筆。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科威特是隸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伊拉克的一個自治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佔領科威特並促使其獨立,但是伊拉克始終沒有承認科威特的獨立。
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債,其中欠科威特的債務為140億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輸出國組織減少石油產量,提高石油價格,這樣它可以償還這筆債務。相反地科威特提高了其產量,造成油價下降,希望以此來迫使伊拉克解決它們之間的邊境爭執。此外伊拉克指責科威特借兩伊戰爭的機會在伊拉克境內建立軍事基地。伊拉克聲明,它作為其它阿拉伯國家與伊朗之間的緩衝地在兩伊戰爭中為所有阿拉伯國家做了一個貢獻,因此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應該免除伊拉克的戰爭貸款。
兩伊戰爭幾乎破壞了伊拉克在波斯灣的所有港口設施,摧毀了它的外輸能力。許多伊拉克人認為,兩伊戰爭再次爆發是必然的,因此以伊拉克的安全起見伊拉克需要佔據更多的地區,尤其是在離戰場較遠的比較安全的地區佔據海港。因此科威特就成了一個目標。
在思想觀念上入侵科威特被宣傳為阿拉伯民族主義以證明其合法性。科威特被描寫為伊拉克自古以來的一部分,被英帝國主義者分割。佔據科威特則是建立大阿拉伯聯盟的一步。此外在宣傳中還有其它一些理由。薩達姆·海珊除使用阿拉伯民族主義外還稱佔領科威特是重建巴比倫帝國的一步。中東的其它一些事件也與入侵科威特有關。巴勒斯坦大起義正在高潮時期,而幾乎所有的阿拉伯國家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都對西方國家有依靠性。通過這些努力,薩達姆將自己展示為一個願意站起來反抗以色列和美國的政治家。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39: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02000015KK0354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