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諱制度的發展過程

2010-05-02 6:15 pm
http://tw.knowledge.yahoo.com/my/my?show=AD01791932
(見自介)
中國避諱制度的發展過程,外國有所謂的避諱嗎?

回答 (3)

2010-05-02 11:42 pm
✔ 最佳答案
神之左手 惡魔的右手 您好
圖片參考:http://img651.imageshack.us/img651/650/26092136ycmwdqquh.gif

避諱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現象,大約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至清朝更趨完密,民國成立後廢除。
避諱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時,隨著專制中央集權的建立,避諱的辦法才初步確立。秦始皇名政,於是下令全國改正月為端月;秦始皇的父親名楚,楚這個字就被改稱為荊。漢代律法規定,臣民上書言事若觸犯帝王名諱屬犯罪。到了晉代,避諱制度日臻嚴密,在許多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如「授官與本名同宜改」、「山川與廟諱同應改」等等。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諱之列,簡文帝鄭太后名阿春,當時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陽字代替,如富春改為富陽,宜春改為宜陽。晉代人還特別重視家諱,別人言談中若涉及自己父親、祖父的名字就得趕快哭泣,對表對父、祖之孝心。《世說新語》中就記載,東晉桓溫之子桓玄一日設宴待客,有位賓客嫌酒太涼,要侍者「溫一溫」,桓玄一聽此「溫」字,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聲。由於在言談中容易觸犯別人的家諱,很多人都很重視譜學研究,以免言語不慎觸怒他人。
在南北朝時,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諱為榮。南朝劉宋太保王弘,精通譜學,能「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當時竟被傳為美談。在唐朝,避諱成為政府頒佈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觸諱丟官去職,斷送仕途。著名詩人李賀的父親名晉肅,由於「晉」與「進」同音,當時人認為他不能中進士,雖然有韓愈幫忙,專門寫了《諱辯》為之辯白,但李賀最終沒能參加進士科考試。惡諱(表示深惡痛絕的避諱)也首先在唐朝興起。安史之亂後,唐肅宗憎惡安祿山之名,改安化郡為順化郡,廣東寶安縣也被改為東莞縣。宋代是避諱最嚴的一個朝代,廟諱就達到50個字,科舉考試中,舉子「舉場試卷,小涉疑似,輒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機會。宋孝宗時,應避諱的文字達到278個,文人士子遣詞造句如履薄冰,舉步維艱。至於因避諱不敢做某事、擔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馬光被遣出使遼國,但因遼主名耶律德光,司馬光只好以同名難避而辭退了這一差使。元朝,由於是少數民族的政權,幾乎沒有避諱制度了,大臣上書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朝統治者嫉恨中原人民視其為外族,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虜、狄等字都在避諱之列。乾隆四十二年,江西舉子王錫候在《字貫》中觸犯了康熙、乾隆帝名諱,滿門抄斬,令天下士子心驚膽顫。避諱制度在中國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後才徹底廢除。
那麼,什麼是諱呢?所謂諱,就是指不得直稱的名字或名稱。避諱就是在說話或寫文章的時候,遇到君、親的名字,不直接說出或寫出。這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而制定的規定。諱禁有寬禁和嚴禁之分。寬禁是指只禁該字。如前文所舉的兩個例子,都是寬禁。嚴禁則不但禁本字,連同音字甚至近音字也禁。如秦始皇名嬴政,秦朝就改正月為端月。這樣的避諱倒也無傷大雅,可有的避諱卻顯得非常荒謬和不近人情。
古時有個叫錢良臣的,很講究避諱。規定他的兒子在讀書時凡遇到「良臣」兩字,必須用「爹爹」來代替。一天,他兒子讀《孟子》:「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於是就搖頭晃腦地讀成了:「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錢良臣聽了,哭笑不得:「這個地方,就照讀好了,不用避諱。」
避諱大體可分兩類:
一是公諱,即國家強令臣民所作的避諱,如避本朝皇帝的名號、孔子等一些聖人的名字等,當然皇后的姓名也包括在避諱的範圍之內。例如漢高祖時的呂後,她的名字叫「呂雉」。「雉」是一種叫「野雞」的動物。因為皇后用了這個雉字,就不許野雞再用了。從此以後,野雞就叫野雞,再也不叫雉了。
二是私諱,乃是文人士大夫對其長輩之名所作的避諱。國諱體現尊君,家諱則表示敬祖。讀《紅樓夢》,就可以讀到這樣的例子:「……怪道這女學生(指林黛玉)讀至凡書中有敏(黛玉母名『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寫字遇著敏字,又減一二筆,我心中就有些疑惑……」這是黛玉為避母諱而故意這樣做的。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因為他的父親叫「司馬談」,所以在他寫的《史記》裏,把跟他父親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個名兒。例如「張孟談」改為「張孟同」;「趙談」改為「趙同」。後來《後漢書》的作者范曄也跟他學,因為范曄的父親叫「范泰」,所以在《後漢書》裏,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覺地變為「郭太」了。
唐朝的肅宗最恨叛變的將軍安祿山,所以,凡是有「安」字的,他都給改了,比如「安定」改為「保定」,「安化」改為「順化」,「安靜」改為「保靜」,都是同一個理由。
在全世界,避諱可以說是中國的特產。外國剛好跟我們相反,他們覺得尊敬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提他的名字。大如為了紀念華盛頓而以他的名字命名城市。小如為了紀念去世的祖父(母),以他(她)的名字來命名剛出生的孫子孫女。甚至,也許一個老外會興沖沖地跑來告訴你,他把他最心愛的一條狗取了跟你一模一樣的名字,讓你哭笑不得。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摘錄
2010-05-04 4:42 pm
其實到了現代還是有避諱的問題

我們家的曾祖母、祖母到我媽,之間就有互相避諱而使用不同的名字
2010-05-04 9:10 am
好友所問之忌諱倘若僅是文書或稱呼上,的確東方較著重。西方稱呼自己君王時,印象中,很少直呼全部王名、官名,而以吾王、吾X(階級、軍階)取代之。

若是好友詢問之忌諱包含生活習俗,那也許敝人之前回答這版內的西方人迷信,可以通用。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40306570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12: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502000015KK022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