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兩位皇后死後,誰管後宮之事?

2010-04-29 6:17 pm
乾隆在兩位皇后死後,誰管後宮之事?
孝賢純皇后、繼皇后兩位皇后死後,不是沒有再立后了
那後來誰管主後宮之事?
更新1:

有聽過嗎 誰知道呢 謝謝了

回答 (4)

2010-04-29 9:40 p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img.tv.cctv.com/image/20090521/IMAG1242882296155334.jpg


孝儀純皇后(乾隆皇后、嘉慶皇帝生母)。在乾隆三十年發生繼皇后斷髮事件之後,乾隆晉封魏佳氏為皇貴妃,其後一年,被幽禁的皇后烏拉那拉氏去世,皇貴妃魏佳氏已經成為後宮中名分最高的人。

烏拉那拉氏斷髮事件: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死後,中宮之位懸缺。當時弘曆正值中年。皇太后〔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對於后宮無皇后之事相當關心,見嫻貴妃端莊惠下,有母儀之風,勸皇上立嫻貴妃為皇后。乾隆因與孝賢皇后婚配多年,感情深厚,乾隆覺得孝賢皇后剛去世不久,尚在大喪期間就冊立新後,於心不忍,但為了不違背皇太后的旨意,他採取了一個折衷辦法,先在乾隆十三年七月把嫻貴妃晉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即代替皇后掌管六宮大小事務),暫代行皇后職務,等到孝賢皇后的喪期過後將其冊立為新皇后。

但在乾隆三十年正月,乾隆皇帝南巡過程中發生那拉皇后斷髮的事情,按照滿族習俗,只有喪夫立志不再改嫁的女子才剪髮,烏拉那拉氏此舉自然被視為大忌,至於是什麼導致了帝后最終決裂,眾說紛紜。結合史實看,比較可能的是有臣下向乾隆進獻美女,乾隆欲帶回京,皇后勸諫,乾隆惱怒;和乾隆在南巡途中欲立令妃魏佳氏(嘉慶生母)為皇貴妃,皇后反對。也因為此事皇后被廢,被打入冷宮。而令妃魏佳氏正式擢升為皇貴妃,統領六宮。

儘管魏佳氏的辦事能力以及待人謙和的態度都令乾隆很滿意,但乾隆卻不打算再立皇后,寧肯讓魏佳氏以皇貴妃的身份管理後宮,也不會把皇后的桂冠賞給她。 在乾隆看來,當年烏喇烏拉那拉氏在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時也是相當小心謹慎的,一旦成為皇后後,會因為“小事”鬧到斷髮的地步,誰會擔保魏佳氏不會成為第二個烏喇那拉氏?

作為帝王,他不會想在後宮中再冊立一個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如果他自己要成為前三殿後六宮的惟一主子,絕不立後。 更何況當乾隆在三十八年(1773年)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後,為了不流露出立儲意向,也只能讓永琰的母親魏佳氏繼續保持皇貴妃的身份。

乾隆本想等到乾隆六十年公佈皇太子的人選、宣佈退位的同時,再冊封魏佳氏為皇后,不料秘密立儲才兩年,魏佳氏竟一命歸天,享年四十九歲。這就使得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長達十一年的魏佳氏,一直到去世也未得到本應得到的皇后名分。

從乾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長達20年的時間裏,無論是在乾隆心中,還是在後宮中,最有影響的當屬魏佳氏。對魏佳氏來說最幸運的是,她在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生育了皇十五子永琰,正是由於這個兒子被乾隆立為了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她才能母以子貴,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宣佈永琰為皇太子之後追封她為皇后。

參考: 大清23位絕色皇后歷史
2013-05-09 6:22 am
唐代中葉好幾個皇帝 怕受限制 不立皇后 連東宮時的元妃 結髮妻都只立為貴
妃 懿安皇后就是一個例子 雖說郭貴妃後因子得到太后之位 也在幾個孫子
當皇帝時稱太皇太后 但在宣宗過得不痛快 暴崩 當時宣宗生母本是其宮女鄭氏
也稱太后 但宣宗未將嫡母合葬其父 也未神主入太廟 後其子才改正過來
2010-04-29 11:16 pm
乾隆生前共冊封兩位皇后,一是孝賢純皇后,二是繼皇后。

但在乾隆的陵寢--裕陵之中,陪葬的皇后卻是孝賢純皇后與孝儀純皇后兩位。

孝賢純皇后和乾隆相當恩愛,陪葬裕陵是沒有問題的。

繼皇后因為得罪乾隆,雖然沒有被廢位,但死後卻無法和乾隆同葬。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則是嘉慶的生母,乾隆32年繼皇后死後,乾隆36年原本只是令貴妃的魏佳氏,晉為令皇貴妃,並代掌後宮。

清朝宮制,皇貴妃僅次於皇后,只設一人,因此皇貴妃等同於副皇后,在沒有皇后的時後,皇貴妃有資格代掌皇后職務與權力。

因此在繼皇后死後,是由令皇貴妃來掌管後宮,而令皇貴妃死後,因為兒子登基為嘉慶帝,因此被嘉慶追諡為孝儀純皇后,並陪葬裕陵。
2010-04-29 6:34 pm
基本上,有皇后就由皇后管(因為全天下位階最高的女人是太后, 其次就是皇后), 沒皇后的話, 通常就是由皇帝指定, 一般會是現有皇貴妃, 貴妃, 貴人, 嬪這些品級裡挑一個, 通常是找位階最高的, 後宮品級很多, 不一定會有封到最高的品級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38: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29000016KK019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