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長期以來,新加坡與台灣保持密切的經貿合作關係,高層往來也比較頻繁,軍事交流尤其引人注目。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臺當局在國際社會相當孤立,因而渴望同新加坡建立聯繫,而新加坡則急於避免在軍事訓練上完全依賴以色列的局面。由於利益需要和其他因素,台灣與新加坡在高層往來、軍事交流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台灣與新加坡雖然沒有外交關係,但雙方關係一向密切。新加坡領導人長期與台灣高層關係友好,互有往來。在李登輝主政時期,臺新關係就不斷有新的突破。1990年,時任台灣“行政院院長”的郝柏村就以“度假”方式訪問新加坡,首開台灣高層赴東南亞“度假外交”的先例。同年,台灣“駐新加坡商務代表團”改名為“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新加坡“駐臺商務代表辦事處”改名為新加坡駐“臺商務代表處”。
1993年台灣當局首次提出“南向政策”後,包括“行政院長”連戰在內的臺高層官員多次訪問新加坡。1997年,新加坡總理吳作棟也“過境”台灣。陳水扁在擔任台北市長時,就與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建立了“深厚友誼”。陳水扁于2000年上臺後,李光耀先後二次訪台。今年5月,台灣“總統府秘書長”蘇貞昌以台北縣長身份訪問新加坡,與日前蘇貞昌秘訪菲律賓及策劃陳水扁訪菲情況十分相似。 長期以來,臺新經濟關係也十分密切。
2003年,臺新貿易總額為88.4億美元,新加坡是台灣第4大出口市場與第8大進口市場。新加坡是台灣海外主要投資者之一,到2003年累計投資金額為42億美元;台灣對新加坡也有較多投資,同期累計投資金額為18億美元。特別是台灣兩大半導體公司聯電公司與臺積電公司在新加坡均有重要投資。
陳水扁上臺後,李光耀以新加坡內閣資政的名義,先後於2000年9月、2002年9月兩次赴臺活動,李幾乎遍訪台軍政大員和大陸事務官員,並和陳水扁兩次密談。據稱,重點都是兩岸關係,包括臺當局的大陸政策、李本人對兩岸關係的擔憂,尤其是轉達大陸對“台獨”的態度。
儘管陳水扁以元首級禮儀招待李光耀,但此時的台灣與新加坡關係已經大不如前了。“鼻屎事件”更讓台灣與新加坡關係雪上加霜。2004年9月24日,新加坡外長楊榮文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時,批評台灣內部搞“正名運動”或“獨立”的作為將影響臺海穩定,並把亞太區域國家拖下水。而臺當局“外交部長”陳唐山惡言相向,用極其粗俗的語言大罵新加坡是“鼻屎大小”的國家,竟敢耀武揚威在聯合國批評台灣,“根本是拍中國的馬屁”,這引起新加坡的強烈不滿。
台灣與新加坡軍事關係由高潮期向修補期調整
1974年12月,李光耀第二次訪台,提出新加坡因空間有限,希望在台灣訓練新加坡武裝部隊一事。蔣經國對新加坡處境“表示同情”,滿口答應。1975年4月,李光耀與蔣經國簽署“星光計劃”,其實就是讓新加坡武裝部隊在“星光演習”的代號下到台灣進行軍事訓練。
起初,“星光計劃”有效期限一年。此後,雙方每年借在臺舉行的“臺新協訓會議”簽署換約,維持制度化軍事交流。臺軍向“星光部隊”提供的訓練進一步擴展到海軍和空軍。除陸軍每年持續“臺新協訓會議”代訓新加坡軍隊外,台灣空軍也把長途飛行訓練範圍擴展到新加坡,海軍艦隊多次訪問新加坡。
隨著中新關係的發展和台灣與新加坡關係的削弱,台灣與新加坡軍事交流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最明顯的是,臺軍“敦睦艦隊”預定於2005年3月初進行環球訪問,計劃停靠兩個“非邦交國”進行補給,但中途停靠新加坡時卻遭到拒絕,使得台灣軍艦上700多名官兵“形同蹲水牢”
不只臺軍“敦睦艦隊”遭新加坡拒絕靠港,實施多年的空軍C—130運輸機遠航新加坡訓練計劃,也因載運南亞海嘯救災物資消息曝光而被新加坡中止。原定今年3月台灣與新加坡雙方商討星光部隊赴臺訓練的“星光會議”,也被無限期延後。
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迅速發展,台與新加坡的關係也日益回溫。,台新交流也逐漸回溫。2009年11月,前“副總統”連戰以“特使”身份參加在新舉行的APEC年會,密集會晤新加坡政要。這次高華柱以“國防部長”身份率隊訪問參觀,代表台新交流重啟的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