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990年8月2日,美軍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對沙烏地阿拉伯產生威脅,危及世界油源供應之後,立即說服沙國,派出輕裝部隊進駐沙國,實施「沙漠之盾」的守勢作戰,「嚇阻」伊拉克採取進一步的行動,1991年1月18日,美軍以戰斧巡弋飛彈(AGM-84F)揭開空戰序幕,展開為期38天的「先期作戰」,奪取制空權,完成一翼包圍之戰略態勢後,於G日(2月24日)發起戰略攻勢,僅以97小時的時間,即將伊軍主力包圍壓縮在巴斯拉(Basra)周邊,「聚而殲之」,獲得壓倒性的勝利。簡單的說這是20世紀最後一場以美蘇戰略思想為主體的「線性部署對抗」的消耗戰。
波灣戰爭對世界各國的啟示
在作戰方面,未來的戰爭有四大趨勢:
一、精準化:精準打擊,精準作戰,以最低風險與代價達成最佳的作戰效果。
二、網絡化:網絡力量,兵力分散,火力集中,節點打擊。
三、即時化:共享資訊,及時協同,聯合作戰,同步打擊。
四、不對稱化:以謀克力,以智取勝,不戰而屈人之兵。
軍事轉型已是未來的趨勢
一旦新的科技與事務用之於戰場,能夠迅速獲致勝利之後,舊有的科技與行事之方式必然會被世人「棄之如敝屣」,否則必然像伊拉克般的遭到淘汰或失敗。軍隊的轉型既是革新,也是革命。因為在戰術與技術上的演進,可以支持以往我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或者可以大幅提高作戰的效能,這是屬於「革新」的範疇;但是在思維理則、作戰思想、作戰方式的轉變,就必須揚棄以往的陳見,以全新的思維思考未來的作戰,那就是「革命」的創見。
戰力整合為遂行「不對稱」網狀化戰爭的前提
波灣戰爭打的都是一場「以強擊弱」的不對稱戰爭。美軍打的是在資訊科技結合戰術戰法的網狀化的不對稱戰爭;伊拉克打的則是一場於「戰爭之霧」(The Fog of War)籠罩下,以地面部隊為主,「以弱敵強」的「第四代」傳統武器不對稱戰爭。
前者使三軍在戰力上能夠達到「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則我之所與戰者,約矣」的境地。後者則是「不知所戰之日,不知所戰之地」。「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便形成陷入左右不相及,前後不相救的「戰爭迷霧」中作戰的窘境。在作戰中,美軍是以最新式的尖端武器系統,發揮「以鎰稱銖」的優勢,以實擊虛。伊軍則是以老舊的武器,呆板的戰術戰法,支離破碎的指管體系,低素質的部隊,「以銖稱鎰」。致使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使不對稱的差距更加明顯,因此,雙方傷亡懸殊,乃是必然的結果。
在「遠距、精準、高效」的不對稱戰爭中,戰力發揮的良窳,視其三軍戰力整合之程度而成平方反比。整合程度高者,愈能發達到「以鎰稱銖」的以強擊弱的相乘之後戰力倍增效果;反之,則必將陷入「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被敵人各個擊破的境地。
不對稱戰爭須「形兵于無形」以「應形于無窮」
第一次波灣戰爭是戰史上首度全面以敵人的指揮管制通信機制為先期作戰主要目標的戰爭。美軍為首的多國聯軍,以38天的三軍聯合空中攻擊,全面的摧毀伊拉克政治、軍事指管體系,使伊軍各級都「陷於戰爭之霧」之中,不知當面敵情發展,大軍得以大膽的在敵前實施橫方向運動,長距離的戰略機動,創造有利態勢,達到避實擊虛的戰略奇襲的效果。
由此可知,資訊結構下的網狀化作戰,取攻勢或優勢的一方,其目的不外達到「先奪敵之所愛」,使聽之,然後「由不虞之道」,充分發揮高素質的三軍統合戰力,「攻其所不戒也」。取守勢或劣勢的一方,則不可有任何的「關節要點」為敵所奪,在戰略的運用上,必須「動而不迷」,使兵戰力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應形于無窮」,方能使敵知難而退。從兩次波灣戰爭的結果來看,美軍之用兵大多能符合《孫子》之要義;伊軍則反是,勝敗之間,當然不難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