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挑选郑和为下西洋总兵正使呢?
这是由于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郑
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
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船队下西洋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
候朱棣。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参于“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
役,具有实战经验。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二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郑和下西洋中的几次军事行动也证明了郑和的军事指挥才
能,确保了这几次军事行动的成功。
第二,郑和知识丰富,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郑和下西
洋前,郑和曾出使暹
罗、日本,
有进行外交活动经验。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
这些外交成果使朱棣皇帝十分满意,并为下西洋解除了后顾之忧。正是由于郑和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才促使朱棣皇帝把下西洋重任交托给郑和。在郑和下西洋途
中,郑和不辞辛劳,往返于西洋各国之间,妥然处理各种外交事务,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化解了矛盾,稳定了国际关系,提高了中国威信。这充分证明郑和娴熟
的外交手腕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第三,郑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郑和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得到有关的航海知识,熟悉海洋,
响往航海。在郑和担任内宫监太监时,营造宫殿,监造船舶,有造船经验。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进行了两次较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识,积累了航海经
验,为下西洋远航打下了基础。在下西洋途中,郑和通过航海实践,不断地丰富航海知识,积累航海经验,提高航海技术,使他能率领船队,完满地完成下西洋远航
任务。
第四,郑和身份特殊,他是伊斯兰教徒,熟悉伊斯兰教教义、教规和宗教习俗。郑和又是佛家弟子,
他自称是“奉佛信官”“菩萨戒弟子”,他熟悉、尊重佛教。而郑和下西洋途经的国家、地方,不是信奉伊斯兰教,便是信奉佛教。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利于沟通相
互关系,赢得西洋国家人民的赞誉。这对于郑和能出色地完成下西洋也有一定帮助郑和过人的胆识、聪明的才智、健康的体魄、踏实的作风、广阔的胸怀,这些个人
素质使郑和具备了作为庞大船队统帅和指挥员的条件。
正是由于郑和自身条件和所具备的才能、素质才为朱棣皇帝所赏识,并委于重任,成为下西洋船队的
统帅。郑和不负重望,出色地完成远航任务。
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 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
,郑和船队是一支
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
1、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
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腊、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
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
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
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
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所以从明朝派遣郑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实现和平的使命。
郑和下西洋调解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周边的稳定,维护了东南亚、南亚地区稳定和海
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声望.所以,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不是用于侵略扩张,而是用于实现和平目的.在当时国际环境条件下,陈祖义几千
人,阿烈苦奈儿上万人,没有强大军事实力做后盾,是难以实现和平的.
李约瑟评价: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
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2010-04-29 23:35:05 補充:
2、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
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东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和西北的帖木儿帝国.中国倭寇最早出现在元朝末年,日本国内发生内战,部分武士和浪人为了生存便到中国沿海抢劫
生平
15世紀初朝鮮所製的地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顯示鄭和時代明朝及其藩屬國的世界觀鄭和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拉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襲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1]。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默罕默德」。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2]。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擄入明營,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姚廣孝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3],法名福吉祥[4]。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5]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6]。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
根據明代御用相士中書舍人袁忠徹記述: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下西洋前夕,明成祖有意選派鄭和領兵出洋,曾徵詢袁忠徹,袁回答:「三保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遂令統督以往,所至威服」[7]。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8]。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為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9],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太平天國時期,馬府毀於戰火,室家蕩然無存[10]。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http://zh.wikipedia.org/zh-hk/%E9%84%AD%E5%92%8C
生平
鄭和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拉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襲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1]。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默罕默德」。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2]。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擄入明營,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姚廣孝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3],法名福吉祥[4]。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5]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6]。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
根據明代御用相士中書舍人袁忠徹記述: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下西洋前夕,明成祖有意選派鄭和領兵出洋,曾徵詢袁忠徹,袁回答:「三保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遂令統督以往,所至威服」[7]。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8]。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為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9],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太平天國時期,馬府毀於戰火,室家蕩然無存[10]。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信仰
伊斯蘭教
鄭和出身於伊斯蘭教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虔誠的穆斯林哈只,曾到天方朝聖。鄭和曾在泉州靈山回教先賢墓行香,到泉州南安九日山清真寺祈禱。永樂十一年(1413年),鄭和重修西安清真寺[11]。
佛教
鄭和是姚廣孝菩薩戒弟子,自稱:「大明國奉佛信官內官太監鄭和,法名速南吒釋,即福吉祥」[12]。「大明國奉佛信官內官太監鄭和,法名福吉祥。謹發誠心施財命功,印造大藏尊經一藏,計六百三十五函,喜舍於雲南五華寺,永遠長生供養」[13]。
事迹太多,上維基百科找,我比左個網子你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4%AD%E5%92%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