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經濟改革

2010-04-24 11:38 pm
漢武帝及王莽均曾推行經濟改革,試從動機、內容及影響三方面對兩者作一比較。

試比較漢武帝與新莽時期經濟政策之推行目的及成效。

回答 (1)

2010-04-25 11:58 p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1004240088113873387310.jpg
王莽推行經濟改革
動機及目的
始建國元年(西元9),王莽下詔經濟改革,歷數西漢社會兼併之弊,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問題和奴婢問題。詔令說到權勢之家占田無數,而貧弱之人連立錐之地都沒有;又置奴婢市場,把奴婢同牛馬關在一起,專斷奴婢性命。針對這種情況,詔令宣佈: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稱王田;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稱私屬,都不許買賣。
其實王莽頒佈這個詔令的目的,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改變私人的封建土地所有權和奴婢的社會地位,而是凍結土地和奴婢的買賣,以圖緩和土地兼併和農民奴隸化的過程。
內容
王莽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托古改制」的新政:他下令天下農田改稱「王田」,奴婢改稱「私屬」,禁止買賣;無田者按一夫百畝受田,一戶不滿八人而土地超過一井(900畝)者,分余田給九族或鄰里;設立五均,管理工商業,嚴格管制物價和加強稅收,實行經濟壟斷;屢次改變幣制,貨幣名目繁多,換算複雜,造成社會和經濟的極大混亂。
居攝二年,王莽加鑄錯刀、契刀、大錢等三種錢幣,規定錯刀一值五千,契刀一值五百,大錢一值五十,與原有的五銖錢共為四品,同時流通。始建國二年,王莽改作金、銀、龜、貝、錢、布,名曰寶貨,凡五物(錢、布皆用銅,共為一物)、六名、二十八品。人民對王莽錢幣毫無信任,都私用五銖錢,王莽又加嚴禁,人民反抗不已。王莽同時加重盜鑄的禁令,一家鑄錢,五家連坐,沒入為奴婢。地皇元年,王莽又盡廢舊幣,改行貨布、貨泉二品。
影響及成效
改革新政以後,地主官僚仍繼續買賣土地和奴婢,以此獲罪的不可勝數,因此他們強烈反對這個詔令。始建國四年,王莽不得不改變這個詔令,宣佈王田皆得買賣;犯買賣奴婢罪者也不處治。這樣,王莽解決當前最主要的社會矛盾的嘗試,很快就失敗了。
此外,貨幣不合理的變革,引起了經濟混亂,他濫行五家連坐的盜鑄法,實際上恢復了殘酷的收孥相坐律。到達鐘官以後,還要易其夫婦,以至愁苦而死者十之六七。這項法令增加了漢末以來奴隸問題的嚴重性。
沉重的賦役徵發及殘酷的刑法,使農民完全喪失了生路。人民苦於法禁煩苛,手足無措;盡力耕耘,不足以給貢稅;閉門自守,又受鄰伍鑄錢挾銅的株連,人民無路可走,不得不起為“盜賊”。這種情況更促使農民暴動風起雲湧。王莽政權終於在起義農民的打擊下徹底崩潰。
漢武帝推行經濟改革
動機及目的
漢武帝統治時期,漢武帝連續發動了許多次對邊境各族的戰爭,長期而激烈的戰爭消耗了大量的財富,文景時期留下來的府庫積蓄都用盡了。 針對這種情形,他認為,如果富者足以表現尊貴而不至於驕奢,貧者足以維持生活而不至於憂苦,那麼,財富不匱,上下相安,維持統治就容易了。因此,推行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
內容
主要內容是,實行募民入奴婢、入羊、入錢、入粟以拜官或贖罪,又設武功爵出賣,力圖籌措軍資。元狩中,他正式打破商人不得為吏的禁令,任用大鹽商東郭咸陽、大冶鐵家孔僅為大農丞領鹽鐵事,任用洛陽賈人子桑弘羊主持計算。這些人憑藉強大的專制政權,統一貨幣,建立均輸、平准制度,企圖抑制商人活動,穩定市場,擴大財政收入。武帝即位,恢復秦始皇時貨幣“重如其文”的制度,改鑄三銖錢,實重與幣面文字所示一致。同時禁止私鑄,盜鑄者罪至死。元狩五年(前118)以五銖錢代替三銖錢,重如其文,但是盜鑄之風不減,據說吏民坐盜鑄金錢罪死者達數十萬人。
漢武帝還採取了直接打擊大商賈的措施,這就是算緡和告緡。元狩四年(前119),武帝開始實行“算緡錢”,規定商人、兼營手工業的商人以及高利貸者,無論有無市籍,其高利貸資本和商業資本,都必須向政府申報,每兩千錢納稅一算,即百二十錢;自產自銷的手工業品,每四千錢一算。軺車,除了屬於規定免算者以外,一乘一算;商人軺車加倍。府庫得到充實,但商人們受到一次沉重的打擊。
影響及成效
漢武帝統治的五十餘年,經濟新政實施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起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如鹽鐵和實行平准,起著控制諸侯王和豪強大賈的政治作用。而貨幣的統一又使國家的經濟力量得到加強,使中央集權制度獲得一種經濟上的保證。另外,均輸法的推行,消除了郡國貢輸往來煩雜,物品品質差,運費有時超過貨物所值的不合理現象,並且使大農諸官得以掌握所需的各地貨物,充實府庫。
總結
整體而言:漢武帝經濟新政後, 一方面社會經濟發展到頗高的水準,非遇水旱,則農民大致可以勉強自給;另一方面,豪強之徒兼併土地,武斷鄉曲的現象,比以前更為嚴重。官僚地主無不追逐田宅、產業和牛羊、奴婢,交相壓榨農民。武帝外事四夷,內興功利,在完成了輝煌事業的同時,加重了農民的困苦。貧困破產的農民,多淪為豪強地主的佃客、傭工,受地主的殘酷剝削。
但與 王莽之經濟新政比較,肯定是不同層次的。後者只是在西漢統治的窮途末路中登上歷史舞臺的一個偶然,實際完全不能解脫社會危機,而且還令人民怨聲載道,對國家並無貢獻。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HA00782940/o/701004240088113873387311.jpg

參考: 中國通史+me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21: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24000051KK008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