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mole這個東西的出現,他有什麼實用性?,他好用嗎?
義大利科學家亞佛加厥早在1811年就提出,在相同條件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含有同樣數量的分子。這一論點後來被證明在早期的原子量和分子量測定中非常有用,並且因此引出了“mole”這個概念。
為了方便地表示數量非常巨大的微觀粒子,科學家在分子水準上研究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時,就開始使用mole這個單位。一mole氧氣在標準狀態下的體積接近22.4升 ,重36克 。用mole為單位來計算化學反應的分子數量非常方便,一個原子不能秤量,而一mole原子就可以很容易地用普通天平秤量出來。
應該強調指出的是,mole不是表示質量的單位,而是表示物質所含有的某類微觀粒子數量的單位。摩爾這個單位中包含了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12克12C 的原子有多少呢?經實驗測定大約是6.022×10^23個,這個數字也被稱為亞佛加厥常數。例如,一摩爾氧分子實際上表示的是6.022×10^23個氧分子。一摩爾的任何物質中所含的微觀粒子數量是相同的,例如一摩爾碳原子含有的原子數和一摩爾氧分子含有的分子數相同。
其實談到這裡,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以C來說
是先秤好12克C原子再去慢慢數ㄧ數剛好有6.022×10^23個,
還是說數好6.022×10^23個C原子再去秤是12克C原子.
一直到今天,mole代表幾個??其實還未確定!!所以今天您提出這各問題也不奇怪了!!沒有人去數過,但是mole真的很好用!!
也請問您一個問題
為什麼會有公尺這個東西的出現,他有什麼實用性?,他好用嗎?
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PS:儘管科學家們很早就開始使用“mole”,但是對這個單位的認識卻有所不同,直到1971年第十四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才正式決定將摩爾(mole)列為國際單位制(SI)中七個基本單位之一,並對摩爾明確地給予了如下定義:
“mole是一系統的物質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該系統中所包含的基本單元數與0.012千克 碳-12的原子數目相等。使用mole時,基本單元應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及其它粒子,或是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mole作為一個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怎樣才能準確複現呢?從理論上說,只要準確數出12克12C 所含的原子數量即可,然而目前的科學技術水準還遠未達到。假設能夠把碳原子一個一個地分離出來,即使通過每秒一萬億次的計數器,也要用一萬九千年才能數完這麼多的原子。但是科學家可以利用其他的物理、化學方法比較準確地測出亞佛加厥常數,例如通過x射線衍射測定矽單晶的密度等方法。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測量技術的提高,亞佛加厥常數正在被不斷修正,目前國際上由CODATA推薦的值為6.0221367×1023。準確複現mole量值正是計量學家和其他科學家們追求的目標。
http://www.jlbjb.com/edu/show.asp?id=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