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會議展覽服務業是全球化的新興潛力類項,具有「三高三大三優」的特質(三高:高創新效益、高附加價值、高成長潛力;三大:產值大、創業就業機會大、產業關聯大;三優:優質服務、優良秩序、優美環境),近幾年來,眾多製造業在全球化趨勢下被迫外移,政府在苦思對策並籌劃台灣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謀略過程,方始驚覺台灣各項服務業在國家總體經濟產值中竟然高達68.5%,且仍逐漸提升中。這股先前被忽略的經濟推動力,才鹹魚翻身地被廣泛重視。
但台灣在發展會展產業上,仍有值得改善和檢討之處:
(一)台灣展場面積不敷需求,展館等硬體建設仍顯不足,與幾個會展大國相較之下差距甚遠。台灣目前被UFI列入統計的展覽館共有3個,分別為台北世貿中心、台北南港展覽館及台中世貿中心等。目前可供商業展覽使用攤位數已近7,000個,但是和業界需求仍有不小差距,所以硬體建設的不足還有待加強。
(二)展覽館多偏重於主要都會區,尤其是在大台北地區,攤位數占全台灣展館攤位數達八成之多,而且專業展覽更集中於台北世貿中心。
(三)展場周邊交通容易打結,大批人潮、車潮造成交通壅塞,每每遭致怨聲四起,不佳的交通狀況和難忍的擁擠情況,都會影響參觀者前往的意願。
(四)展場周遭的住宿、餐飲業數量也不敷需求。目前台北地區能提供的客房數量有限,每當會展舉行時,展場周邊的客房和餐飲需求量極大,卻多與展場有段距離。因此展場、飯店和餐飲的連結,仍須著力尋求搭配。
(五)會展產業需要企畫、行銷、設計與公關等專業人才台灣會展產業屬於剛萌芽階段,學校教育課程少有安排,企業也缺乏相關訓練課程,使得會展專業人才不足、服務品質仍待提升。因此,若想要獲得知識與經驗,必須靠實務及實際操作,或由企業出資送往國外受訓。而相關知識不易有系統化的傳授,倘若人才離職後,好不容易累積的經驗恐怕就會中斷。
(六)政府雖於2005年開始推動會展人才培訓計畫,但仍需一段時間磨練,才能成就出豐富經驗的好人才,尤其是從業人員對新資訊之掌握尚嫌不足、策略行銷做得不夠、往往未確切掌握參展者的主要需求,再加上專業程度不夠,一旦行銷推廣做得不好,展覽收益就會大打折扣。
會展產業其實是觀察個別產業興衰的櫥窗與精確指標,尤其對台灣而言,台灣既無強盛的服務業,也無廣大內需市場。而當製造業大批外移、外銷動能受阻之際,該類型展覽自然便呈現逐年減少態勢,自然無法有助於業者進行產銷。以往台灣曾有幾項展覽名揚國際,靠的是本身的生產能量。如禮品展,因為台灣具有研發創新能力,在多年努力後,總算有一點知名度,卻因為攤位不足,加上業者出走中國後,為便利買主直接看廠下單,禮品展優勢地位已被香港與廣州取代,再也拉不回來。
台灣的創新研發能力強,只要政府積極整合資源,並輔導民間業者投入參展,未來將可與先進國家一爭長短。如今幾乎已風光不再,珠寶、文具、禮品展也快辦不下去,未來一定要積極尋求突破。產業若具有雄厚實力,便是發展會展產業的利基。
鼓勵會展業者加入國際會展組織
台灣的展覽業者一向保守,大都僅努力爭取代理而不敢在國內外主辦展覽,少做國外代理或到國外辦展,也乏規模較大能主動到國外爭取案源者。以展覽而言,透過策略合作的夥伴關係,互為代理或共同主辦,是業者到國外開辦國際展時,避免競爭、減少風險又較容易成功的一種模式,且透過合作夥伴的出面,可自然地避開很多兩岸政治敏感性的困擾;在國內舉辦國際展時也較易爭取到國外同業願意代理徵展業務。會議服務業者如能透過國外合作夥伴的共同努力,深信也可增加很多爭取案源的成功案例。
盡速整合成立一個策進會
為提昇服務品質與內容,商業司將所有相關聯性的公協會及社團,包括展覽服務業、會議服務業、旅行社業、飯店業、休閒旅遊業、廣告業、航空業、自行主辦展寬的產業公協會、以及很多藝文社團,均廣邀加入整合成立一個跨領域的 「MICE產業協進會」,政府只須由「推動暨輔導總體計畫」中,提撥些許經費,補助協進會的運作,即可善加利用這些公協會的資源,收事半功倍的輔導成效。
適於買主、賣主、展覽者貨物進出動線及參觀者往來的交通,更是會展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台北市展覽暨會議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茂廷便指出,開放大陸廠商自由來台參展,才能促進此產業之國際化、規模化。其他像貨物暫存通關的困擾;積極規劃會展與觀光之結合,以帶動觀光產業之發展;跟隨市場走向,勇敢積極前往大陸、東南亞地區主辦展覽等,均是可努力的方向。
比起先進國家, 台灣的會展產業可說才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台灣在會展產業絕不能缺席,並應全力爭食產業大餅,特別是會展產業能夠帶領台灣走向國際舞台。只要政府積極整合資源,並輔導民間業者投入參展,掌握本身優勢並加以發揮,再積極將現有的缺點儘量改善,包括增建展館、設計動線、改善壅塞交通現況、加速培養專業人才等,無論質或量都有必要再加強,未來交出成績絕對傲人,可與先進國家一爭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