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
張騫通西域的主要目的在於強化漢代征伐匈奴政策與大月氏,烏孫結盟,共擊匈奴。此源於漢初,匈奴患邊,中原被襲,高祖率兵討伐,被匈奴圍困平城,幸得脫,乃採和親互市以羈靡匈奴,息其侵略。武帝即位,深恥和親之辱,伺機伐匈奴,遂派張騫出使西域。
而張騫在通西域時,不但鞏固了國防及開通交通要道,而且有助大軍北伐,行軍也更順利,他亦憑著對西域之物及知識深厚,故武帝派張騫與衛青征匈奴,同時也有助宣揚漢的國威,是次征伐建功,張騫被封博望侯。
而交通的成就更令漢更容易控制西域諸國,更易傳達政令,而且也方便了兩國的使者互相出使,如張騫出使西域諸國來朝,曾派其副使往大宛,大夏,大月氏,身毒等,而諸國也派使東來,正式聘於中國,向漢朝貢。交通的便利,令一年之中多達十幾批少百五、六批,每批大的幾百人,小的有百餘人。當張騫通西域,開發交通廣道,無意收復西南夷,平定南越,當中包括廣東,廣西,鬱林,合消,交趾,九直,日南等。因此,張騫通西域不僅達其結盟擊匈奴之目的,還擴大了漢的版圖,增強了漢的國力。
第一次出使
漢建元四年,張騫率100多志願人員,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國,打算與月氏人結盟來對付匈奴人。三十多年前,匈奴人曾殺月氏王並以其頭為飲器,迫使月氏部落放棄甘肅,穿過戈壁沙漠,遷往遙遠的康居。
張騫等人從隴西往媯水流域出發,中途遭匈奴俘虜,當時匈奴的首領單于沒有照例殺掉他們,而是把張騫囚禁起來,還讓他娶了匈奴女人為妻,甚至還生了幾個小孩。但張騫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使節身份,始終保留着使節的象徵——「漢節」,等待完成漢武帝交付他們使命。
第二次出使
前119年,漢武帝命張騫為中郎將,再度出使西域 ,執行聯合烏孫以「斷匈奴右臂」的外交政策,隨行人員約300,牛羊以萬計,絲綢、漆器、玉器和銅器等貴重物品成千上萬。張騫平安抵達伊犁盆地的烏孫國,烏孫王昆莫歡迎張騫的來訪,並收下了豐厚的禮物,但當時烏孫國已經分裂,而且烏孫人對漢朝還不了解,所以張騫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此後,張騫派遣副使,對烏孫周邊地區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闐、扜彌等進行外交活動。
漢元鼎2年,張騫啟程回國,並帶着數十位來漢朝探路的烏孫國使者,以及數十匹烏孫良馬。張騫被封為"大行",位列九卿。前114年,張騫去世。漢武帝為了紀念他,將日後奉派往西域的使節都改稱為博望侯。
我的評價
歷史上王國之間的交往,大部分都不是出於什麼友誼,而是勢力的重組。張騫兩次出使的外交成果,與他所帶的禮品和原本的期待相比,相差甚遠,但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漢武帝對「天馬」的渴望。
在偏於封閉自保的傳統社會,張騫的出使,在民族交流史上開闢了新紀元,被譽為"鑿空"的行動。西域諸國從此呈現在中原人的視野中,東西方的商人們紛紛沿着張騫探出的道路往來貿易,成就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張騫在危難中不失氣節,更是讓後人稱道。正如梁啟超稱讚他「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