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戰國時代,吳王準備發兵去攻打楚國,可是左右的大臣都認為當前的情勢,吳國不適宜於對楚國用兵,這樣不但對吳國沒有一點好處,並且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群臣們都紛紛勸諫阻止,可是吳王剛愎自用,他已經決定這樣做了;而且還下了一道命令給左右的大臣們說:『有誰膽敢勸阻我對楚國出兵的,我一定將其處以死刑,毫不寬貨!』
這時,他的兒子友的,也想阻止父王出兵,但又怕因此而觸怒父王,真的會被推到午門外斬首。
為了這件事,友的曾計議思索了許久。最後,他終於想出了一個極妙的方法出來。於是一連三天,他一早起來,身上背著彈弓,手上拿著彈丸,在皇宮的後園裡倘佯。雖然清晨的露水浸濕了他的衣服,但是他仍不肯回去,照舊在濕漉漉的樹林裡徘徊。而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引起吳王的注意,如是三天,果然被吳王察覺,問: 「你為什麼每天都跑到後園裡來玩,把衣服都沾濕了,這又何苦呢?」
說明:比喻那些只貪圖眼前之利,而不顧後患的人。
西元前三五九年,商鞅公布了新的法令。新的法令非常嚴苛,老百姓議論紛紛,有的說不方便,也有的說方便。商鞅派人把這些批評新法令的老百姓抓起來,責備他們說:『你們對新的法令,只要遵守就行了,不要多說話。』這些批評法令的人就被送到邊境去當兵。 秦國有兩位大臣,私下批評了新法令,商鞅把他們革職,身分降為普通的老百姓。 太子駟也認為新法令太嚴格了,批評新法令不好。商鞅很生氣,向秦孝公說:『新的法令公布後,誰都得遵守,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處罰。可是沒有把太子教好,是老師的責任,應該由太子的老師代替太子受罰。太子的老師,一個叫公子虔,一個叫公孫賈。結果公子虔被割掉了鼻子,公孫賈的臉上被刺了字。
後來,秦孝公病死了,太子駟作了秦國的國王。公子虔等人就想報仇,於是向秦惠王告發商鞅要造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只好打扮成小兵模樣逃走。他逃到函谷關,天快黑了,要住旅館,旅館的老闆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說:『商君的法令,不許收留沒有身分證的人居住,違背的要受罰,我不敢留你住。』商鞅不禁感嘆地說:『我訂這條法律,等於是害我自己。』 商鞅後來逃到魏國,魏國害怕秦國,不但不收留,反而把他抓住,送回秦國。秦王公布了商鞅的罪名,用最殘酷的刑罰,把商鞅殺死了。
說明:自己訂立的法規,反而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