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分鐘既故事

2010-04-20 1:30 am
要一個3-5分鐘既中文故事
因為係要用普通話講既~~
所以最好就簡單d啦..
故事內容咩都得
不過要有悟出d咩道理既
最好打埋個道理啦
thz >3<

回答 (2)

2010-04-26 12:20 am
✔ 最佳答案
戰國時代,吳王準備發兵去攻打楚國,可是左右的大臣都認為當前的情勢,吳國不適宜於對楚國用兵,這樣不但對吳國沒有一點好處,並且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群臣們都紛紛勸諫阻止,可是吳王剛愎自用,他已經決定這樣做了;而且還下了一道命令給左右的大臣們說:『有誰膽敢勸阻我對楚國出兵的,我一定將其處以死刑,毫不寬貨!』
這時,他的兒子友的,也想阻止父王出兵,但又怕因此而觸怒父王,真的會被推到午門外斬首。
為了這件事,友的曾計議思索了許久。最後,他終於想出了一個極妙的方法出來。於是一連三天,他一早起來,身上背著彈弓,手上拿著彈丸,在皇宮的後園裡倘佯。雖然清晨的露水浸濕了他的衣服,但是他仍不肯回去,照舊在濕漉漉的樹林裡徘徊。而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引起吳王的注意,如是三天,果然被吳王察覺,問: 「你為什麼每天都跑到後園裡來玩,把衣服都沾濕了,這又何苦呢?」

說明:比喻那些只貪圖眼前之利,而不顧後患的人。

西元前三五九年,商鞅公布了新的法令。新的法令非常嚴苛,老百姓議論紛紛,有的說不方便,也有的說方便。商鞅派人把這些批評新法令的老百姓抓起來,責備他們說:『你們對新的法令,只要遵守就行了,不要多說話。』這些批評法令的人就被送到邊境去當兵。 秦國有兩位大臣,私下批評了新法令,商鞅把他們革職,身分降為普通的老百姓。 太子駟也認為新法令太嚴格了,批評新法令不好。商鞅很生氣,向秦孝公說:『新的法令公布後,誰都得遵守,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處罰。可是沒有把太子教好,是老師的責任,應該由太子的老師代替太子受罰。太子的老師,一個叫公子虔,一個叫公孫賈。結果公子虔被割掉了鼻子,公孫賈的臉上被刺了字。
後來,秦孝公病死了,太子駟作了秦國的國王。公子虔等人就想報仇,於是向秦惠王告發商鞅要造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只好打扮成小兵模樣逃走。他逃到函谷關,天快黑了,要住旅館,旅館的老闆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說:『商君的法令,不許收留沒有身分證的人居住,違背的要受罰,我不敢留你住。』商鞅不禁感嘆地說:『我訂這條法律,等於是害我自己。』 商鞅後來逃到魏國,魏國害怕秦國,不但不收留,反而把他抓住,送回秦國。秦王公布了商鞅的罪名,用最殘酷的刑罰,把商鞅殺死了。
說明:自己訂立的法規,反而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
2010-04-21 6:10 am

我不会说普通话。记得入学第二天,要交流学习...我的普通话有了进步,不致成为同学们的“笑柄”...
普通话講既故事


  其一:我从北京坐火车去唐山。对面的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跟我用普通话交谈。我问她到唐山是旅游还是探亲,她说她是丰南人,上北京看姐姐去了。我奇怪地问她:“你是丰南人?怎么你说话没有丰南的口音哪?”她说:“哟,出门在外,要说普通话呀!”“那你回到家里,还说普通话吗?”“回家就不能说了--我妈该说我撇京腔了!”
  [评点] 年轻人出外有说普通话的意识,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推广普通话就是要人们具备说方言和说普通话的双语能力,在该说普通话的时候自觉地说普通话,这是具有现代意识的表现。至于老年人的语言观念,随着时代前进,也会逐渐变化的。
  其二:河南一位姑娘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山东小伙子。从第一次见面起,两人都用普通话交谈。结婚入洞房那天晚上,新郎对新娘说:“以后,我还是说山东话吧,说普通话太累了。”新娘问:“那你原来为什么一直跟我说普通话呢?”“我不是怕你嫌我文化低嘛!”“那现在……”“我不是已经把你娶进门儿了嘛!”新娘没办法,干脆你说山东话,我说河南话。不久小宝宝出生了,当宝宝开始哑哑学语的时候,年轻的爸爸却对年轻的妈妈说:“打今天起,咱们还是说普通话吧--别让孩子从小跟咱们学土话呀。”
  [评点] 说普通话,是有文化修养的体现;年轻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就学说普通话,更是对孩子一生负责的表现。
  其三:三年前,一位校级军官回家乡探亲。因为在外工作多年,习惯说普通话,结果父亲挑他的理儿:“回家了,跟你爹还耍官腔儿!”今年再回家,他就主动地说家乡话,怎么土怎么说。没想到村长又责备他了:“你在外多年,怎么还说土话?现在咱村里都学普通话呢。咱村办企业的产品都销到外省去了,跟人家说土话,人家说咱们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评点] 看出普通话的文化价值了吧?市场经济把农村也推向现代化的前沿了,语言作为人的第二相貌,现代化的农民有现代化的语言形象。别再用老眼光看今天的农民了。
  其四:上海一位检察官去东北出差,在宾馆入宿登记时,总台女服务员看他身穿检察官制服,就问他:“有家伙什儿没有?”客人很奇怪,回答说:“我没有家务事。”女服务员说:“谁问你有没有家务事儿,我是问你有家伙什儿没有?”客人生气了:“我家在上海,在这里有什么家务事?你老问我有家务事没有,你能帮我办家务事吗?莫名其妙!”
  [评点] 您听明白了吗?“家伙什儿”在北方话里是“工具、武器”的意思,女服务员是问这位客人带没带枪支,如果有枪支是要登记的。可是她不说普通话,南方的客人听不懂,你再追问,难怪人家要生气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倡公共服务行业把普通话作为服务用语,道理是很简单的。
  其五:某省电视台一女记者把话筒伸向一出租车司机进行采访,女记者说方言,出租车司机反倒用普通话回答。
  [评点] 如果司机说方言,女记者说普通话,倒像是正常现象。究此原因,还是市场经济的作用--女记者吃的是铁饭碗,出租车司机要同全国各地来的乘客打交道。
  其六:南方一大城市的一位副市长在大会上对台下说:“我用方言做报告,大家有没有听不懂的?请举手!”台下纷纷说:“我们都是本地人,都听得懂,你放心讲吧!”没想到副市长说:“都听得懂不是好事情,说明我们这里外来干部太少,我们的开放程度还很不够!”
  [评点] 国家通用语言在本地的流通程度是这个城市这个地区开放程度的标志之一。现在有个口号很流行--“让世界了解我市(县),让我市(县)走向世界”。其实,世界能不能了解你市(县),先要看你们的语言能不能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25: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19000051KK009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