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所謂的情報販子或是商業間諜,其實都是同樣的角色;差別只是在情報販子通常是指軍事方面,而商業間諜指的是商業方面。冷戰的時候美國與前蘇聯爲首的兩大國際集團——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 ,軍事上利用軍事間諜(情報販子)較勁。冷戰結束後,能與美國在政治和軍事抗衡的國家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戰爭——商業競爭。
美國是當代科技的領導者,世界各國同樣積極的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各國企業對於科技渴求的目光都射向美國企業,有者甚至有計劃的竊取,有者則在國家政府的支持下,挖掘美國的科技秘密。一旦這方面的企業機密遭竊取,不只影響企業而已,連帶的國家安全亦可能受到波及,因此“經濟間諜法”被視為可減少國家與企業方面的損失,而且能殺一儆百。
高科技發展迅速,促使商業間諜能籍重科技竊取更多的情報,因此有人估計,因此造成的商業損失高達每年1000億美元,相當於2005年全球付費搜索引擎市場營銷100億美元的10倍。
而在軍事方面,由於現今國際情勢的不同,於是所謂的情報販子常會出現在各國的軍事展覽。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每逢雙年的10至11月份,也就是珠海航展的舉辦之時,大家都會紛紛騰出自家院落,以滿足短暫火爆的租房市場。這些租客中包含了不少出手闊綽的“海外華僑”或“港臺人士”。
珠海航展又名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是唯一由中國官方批准在中國舉辦的國際性專業航空航太博覽會。它以實物展示、貿易洽談、學術交流和飛行表演為主要內容。
實際上,一些長期參展的“老航迷”心知肚明,這些租客中有不少是境外情報機關雇用的情報販子,他們往往以一些專業的軍事媒體記者的身份,以其較為豐富的專業背景和合法的身份刺探中國參展武器的資訊,然後從僱主那裏得到大筆資金回報。
事實上,境外情報機關為避免已方人員在航展上暴露身份,延請這些熱衷於蒐集情報的“週邊人士”,為他們更新“裝備”,提供入住費用,既滿足了各自的好奇心,又承擔極低的風險,儼然“兩全其美”。
網路駭客也是情報販子常扮演的角色:在美國,有徵信社請駭客專門從政府機關或是一般的民間醫療系統裡,取得個人的人事資料,藉以調查客戶委託的案件中的人士背景;有時也會請駭客長期監看特定對象的電子郵件與個人的信用交易;而很多被監看或資料被竊取的人,往往都是渾然不知的。
根據策略國際研習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針對公共網路弱點的評估,全球250大公司多數都曾遭逢網路入侵,而且通常不只一次。研究發現,美國一千大企業因為商業機密遭竊,已蒙受了四百五十億美元的損失,其中部分都是因為企業網路出現漏洞所致。
微軟(Microsoft)數次遭到有組織的俄羅斯駭客入侵。微軟主管拒絕對此回應,但一般相信這個軟體業龍頭的網路當時正遭到大規模入侵。一名高層軍事長官說:「其幕後黑手要不是俄羅斯情報局,就是俄國集體犯罪組織」。敵人一旦破壞了大部分美國公司的營運軟體系統,想要關閉全國多數電腦網路的目標也就不遠了。海軍研究學校副教授阿奎拉說:「軍中稱這種做法為預備戰場」。
微軟遭入侵事件讓我們不禁要問:如果連微軟都能被滲透,誰又能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