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盆菜又稱「盤菜」,是香港圍村的傳統食制,有數百年歷史。圍村的原居民十分重視盆菜,他們大致在三個情況下吃盆菜:一是喜宴盆菜,村民在結婚、嫁娶和滿月時會擺盆菜宴,請叔伯兄弟吃一餐;其次是在春秋二祭吃盆菜,他們稱為「吃山頭」,因為以前交通不便,以拜祭龍鼓灘若虛公墓地為例,屏山居民徒步前往來回便是大半天,故此拜祭祖先後,即席將生豬「煮盆」,便可解決幾百人的午膳問題;另一種情況是鄉民會在村中一些特別的慶典,例如新屋入伙及祠堂開光吃盆菜,比較特別的是自九七年開始,屏山鄉民於每年十月一日都舉辦「國慶盆菜」。
對於盆菜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以宋帝昺南下,新界圍村村民「煮盆菜,犒皇師」一說流傳最廣,不過食評家唯靈先生認為傳說很難查證,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他在五十年代第一次在屏山品嚐過盆菜,當時宴會是分階級的,他與其他嘉賓是在內堂吃「九大簋」,盆菜只是給「耕仔」(佃農)吃,他們推測此舉可能為了消除階級矛盾,故前人虛構出皇帝也曾吃盆菜的故事,以示並非在宴會上待薄他們。
另一個說法是以前經濟條件比較差,沒有能力購置大量瓷器碗碟用於宴會,於是木盆便成為最方便的食具。唯靈先生指出盆菜原名「新安盆菜」,現今深圳、寶安以至香港,在清代都屬於新安縣管治,都有吃盆菜的習俗,唯靈先生推論,在客家族群中,只有居住在新安縣的客家人才發展出「客家盆菜」,而廣東客家人的發源地梅縣便沒有「客家盆菜」,由此可見,盆菜是新安縣本地人的食制,但移民新安以至香港的客家人,在其後二百多年的文化交流中,也發展出自己的盆菜食制。 吃山頭的情況。
盆菜的特色是用一個盆,把預先煮好的材料一層層放在盆中,盆中的菜餚由上而下,由精而粗地擺放,主人家會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去決定盆菜的材料。一般的盆菜是在一盆內放進所有材料,盆菜一共分三級,最高級的是「九缽」,是家庭比較富裕的人吃的,用九個大碗上菜;中級的是「兩杉四缽」(即兩個大碟及四個大碗),兩杉等於基本盆菜的二分之一的分量,四缽可用不同材料。
九缽的材料有很多選擇,豐儉由人,有雞、鴨、魚丸、冬菇、魚膠燴生蠔、蝦等,喜歡的甚至可選鮑魚、海參等名貴海味;而「兩杉四缽」中「兩杉」有豬肉、豬肉皮、魷魚、枝竹或蘿蔔;「四缽」有雞、鴨、冬菇及魚丸等。
傳統人們會坐在八仙桌上吃盆菜,一圍盆菜可供八名賓客食用。由於盆菜宴的席數可能會多達幾十至百多圍,所以會採用一種叫「流水席」的方式上菜,即是坐滿八人(現在是十人)便開一席,待一席人客吃完便開另一席。 每條村都會有自己的盆菜師傅,而且是父子世代相傳,如果村民有喜事,便會找村內的相熟師傅代辦盆菜,至於吃山頭的公家盆菜則以投標決定,價低者得。
盆菜象徵「團結」,以前喜宴是不發帖的,只會在門口貼張紅紙,村中兄弟便會自動赴宴吃盆,過程中沒有迎賓、敬酒、送客等儀式,客人吃飽了不需道謝便回家,想把吃剩的食物拿回家也可以自便,可見村民藉盆菜達至整村無分彼此,成為一個個體,團結和睦。 即場煮盆,別具風味之餘,更可解決幾百多人的午膳問題。
另外盆菜亦代表「平等」,富裕的人和家貧者都會共同進食,當中沒有甚麼繁複的禮儀,更沒有分等級入坐,可見在傳統吃盆時,村民不分你我,互相信任。盆菜另一個意義是「承認轉變」,村民的婚宴若是沒有舉辦盆菜宴,村中是不會承認其婚姻的,此外,添丁的「點燈」儀式都會吃盆菜,代表承認孩子身份,吃過盆菜宴,這孩子便是村中一員,有太公財產的繼承權。
近年盆菜的興起與媒體宣傳和推廣有莫大關係。但近年香港經濟不景,才是盆菜流行的最大原因,香港人的飲食文化,由奢侈變為「抵食夾大件」為原則,盆菜經濟實惠,最能附合現時所需。盆菜是眾人圍坐而食的食制,而快餐店推出的「一人盆菜」則改變了盆菜的精神意義。在選料方面,傳統盆菜用料較鄉土,沒有名貴的菜式,但當盆菜變成酒樓菜式時,為了賣得好價錢,盆菜的材料越來越豐富了。
盆菜是圍村原居民的一種傳統,有其重要的文化意義。一直以來,大家只視它為新界地區的民俗,近年盆菜熱的興起,令到這種本來局限於新界圍村的傳統食制得以在市區流行,越來越多人將盆菜塑造成代表香港的菜式,從而建立一個香港人的身份,盆菜在熱潮中逐步由新界民俗轉變為香港文化。 婚宴食用的盆菜。 在這個文化傳承的過程裡,盆菜被改造得更適合現今社會所需,材料變得更豐富和多樣化,盆菜甚至成為「具香港文化象徵意義的地道菜式」。盆菜證明了文化與社會是息息相關:只有適應社會轉變的文化,才不會被淘汰,可以繼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