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生質能源否反而加速溫暖效應
和傳統的化石燃料相比,生質燃料可能更不環保,這個問題在歐洲充滿高度爭議性。生質燃油會對環境造成巨大衝擊,引發社會問題(例如熱帶國家把農地拿去種生質作物)。
一般對生質燃油的認知,是生質作物在成長過程中吸收大量溫室氣體,執行碳中和,植物成熟後又可提煉為能源,對許多國家來說相當有利可圖。因此擁有廣大森林的國家例如阿根廷或印尼,將大量樹木砍倒焚燒,闢出可以種植大豆作物的農場。結果濫墾焚燒的過程裡,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氣中、能進行碳中和的雨林與泥塘和也付之一炬,為種植高經濟價值的生質作物,自然反而承受雙倍損害。
據此2006年10月公布的氣候變遷經濟影響評估中估計,砍伐森林以及各種土地使用變遷,引發全世界 18% 的溫室氣體排放,換句話說,生質燃油加速了整個過程。
2.生質能源加速雨林保育區被破壞
大力鼓吹採用「農作能源」將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因為生產生質燃油成為畸形工業。他舉例,在印尼這種放棄種植糧食作物改種能源的舉動,就像在掏金致富。 不過,歐盟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在歐盟最新的報告中,特別強調生質作物必須在環境保持一定水準的前提下生產,此外,歐盟也希望將來自保育區、雨林區、或伐林新闢農場的生質作物列為違禁,不得使用。
但有批評家對於此產地定義的問題抱持懷疑,他們認為此時談產地檢驗,缺乏完整的證明標準,而生質燃油供應鏈又出乎意料的複雜,歐盟這項出自善意的規定是否能夠照做,恐怕相當困難。
3.開發生質能源增加負擔
由生質能源取代 10%化石能源的目標,究竟能減少多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實在很難說。但為了推廣生質能源,2020年歐洲的納稅人必須掏出錢來負擔 330-650億歐元的補助金。
環境科學家表示,並不只有使用石油才會排放溫室氣體,事實上,北方國家耕種農作,例如美國種植的玉米或歐洲種植的油菜都對氣候有危害。玉米或油菜大量消耗氮元素,農夫得用大量氮氧化物的肥料,氮氧化物一旦被釋放到大氣中,產生的熱是二氧化碳的 300倍, 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Paul J. Crutzen估計,油菜提煉的生物柴油可排放比石油多 70%的溫室氣體,美國常用的玉米煉製生質燃油,則排放比石油多 50%的溫室氣體。
4.開發生質能源引發糧食危機和價格上漲
另一個最近備受關注的話題,是當農地轉種能源作物後,糧食價格開始上漲。大豆和玉米糧價上漲令開發中國家受創很深,在墨西哥、摩洛哥、塞內加爾等地,糧價飆升接連引發了暴動。拿可耕地來種能源作物,對飽受饑荒摧殘的人來說簡直是大災難。
逐漸有國家採納這類批判生質能源的意見,去年秋天,加拿大魁北克省宣布終止栽種生質作物來製造生質能源用乙醇,今年 1月21日英國下議院環境審查委員會也呼籲停止對生質能源的逐漸依賴。議長 Tim Yeo對路透社表示,現在多數的生質能源對環境仍有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