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佛子修行,如何避免著相、著魔?

2010-04-12 11:00 pm
正信佛子修行,如何避免著相、著魔?

願一切眾生具大智破斥附佛外道邪說,修持諸佛正法無礙。^_^
南無蓮華生上師......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維摩詰菩薩......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嗡 嗎 呢 叭 美 吽......
更新1:

請各位參考: 《評論》蕭平實及其【整腳同羞會】絕非「正統佛教」啊!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article?qid=6909010501930 為什麼偽教整腳同餿會的三皈依是皈依魔、婬、邪???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10022700241 請蕭平實及其同修會眾趕快回頭是岸、懺悔罪業,以免人身一失,墮入三惡道求出無期! 願眾生修持諸佛正法無礙,勿被附佛外道之誹謗正法言論所迷惑而退心啊!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嗡 嗎 呢 叭 美 吽....

更新2:

蕭平實是個妄想取代佛陀、以一見之見取代三傳佛法的台灣省人士;如果小弟因獨善其身而不經常向網友提及他,便有失大乘佛教的入世精神了。

更新3:

可有補充???嗡 嗎 呢 叭 美 吽....

更新4:

可有補充??????嗡 嗎 呢 叭 美 吽....

回答 (3)

2010-04-13 4:31 am
✔ 最佳答案
《六祖壇經》所講的無住、無念、無相,就是講「本來面目」,這就是不著相。

般若正智,般若智慧,就是對治著相、著魔的病。金剛經云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有些人修禪弄錯了,以為清清楚楚看見這個念頭就是了,大肆尋找阿賴耶識,這大錯特錯!清清楚楚住著這個念頭,是妄上加妄,不是本性,要念頭斷處了了分明的才是本性。看見念頭起這不相干,假如看見念頭起、著相,這是凡夫。
能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行住坐臥叫坐禪。

.
2013-09-25 11:36 pm
引述 lcbfrance網友 之心得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法。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自己以前走錯路。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那些大大有名的所謂「大師」,都是未悟言悟,未證言證者。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那些藏密活寶,都是群搞邪淫的附佛外道。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曉得八識心王正確知見。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台灣那位《阿含經》專家xx導師,原來看不懂《阿含經》!?

讀過 平實導師的法寶,堅決肯定導師是位地上菩薩,要不然怎會寫得出如是精湛的佛法,要不然經過導師拈提的「大師」們,怎麼個個都啞口無言!
2010-04-14 2:59 pm
末學所聞雙修法:「福慧雙修」。明辨善惡可也!
"多聞是修慧,持戒是修福"。如是真的在修慧、修福,但是有傲慢心,而且放逸。這種嫉妒傲慢,將來生到阿修羅、羅剎、鬼道享福。修羅道就是這類業因而生的。阿修羅福報很大,嗔恚嫉妒心更增長,造業就更重,死後墮落地獄。這是佛家講的「三世怨」,第一世修行,修福修慧,第二世享福造惡,第三世墮落。人天福報尚且墮落,何況修羅、羅剎,墮落魔道。我們好心來學佛,最後學成了魔,冤枉不冤枉!佛與魔的區別,佛心清淨慈悲,魔心傲慢嫉妒。兩者都是多聞,都是持戒,都是修苦行,都是少欲知足,果報一是成佛,一是成魔。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淨空老和尚)勉之~!

《金剛經》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樂欲聞。

**註冊*名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文: 梵語 anuttara-samyak-sabodhi,巴利語
anuttara-sammsambodhi 之音譯。略稱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覺、無上正真道、無上正遍知。「阿耨多羅」意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意譯為「正遍知」。乃佛陀所覺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圓滿之意。以其所悟之道為至高,故稱無上;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包,故稱正遍知。大乘菩薩行之全部內容,即在成就此種覺悟。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譯為「無上正真道意」。  又梵語
anuttara-samyak-sabuddha,音譯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譯為「無上正等覺者」。此係佛陀之尊稱。又可省略阿耨多羅,而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論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論註卷下、法華經文句卷二上、法華經玄贊卷二本、慧苑音義卷上、慧琳音義卷二十六、卷二十七(佛光大辭典)結論: 要多聞,須進入「儒家」"五求誠"功夫!「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通過實行五求誠的五步功夫,有助辨別何謂正邪?才不易被外道所迷惑。力行精進!福慧雙修!


圖片參考:http://www.fjdh.com/main/qqbq/dt/0025.gif



2010-04-15 08:09:59 補充:
正信佛子應修:「八正道」去十惡八邪。
「持戒」修福。除三毒:貪嗔癡,入「戒定慧」。
及勤修菩薩道:「六度波羅蜜」。
守儒家之「禮」,以仁義居之。
嚴持佛家「戒律」。有防非止惡之意。守四非:勿做(罪)非禮勿視、聽、言、動。守四門:即眼、耳、鼻、舌。四門失守,易墮四生。故為罪因!

2010-04-16 17:31:15 補充: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者,形形色色也!但不離道德操守。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楞嚴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儒經亦云:「君子之道,造端夫婦,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少時戒色,非禮勿視。」 故知淫為萬惡之首,乃佛儒二宗共重也。
所謂離相,乃事來則應,事去則忘。固有道德,不離良知。 佛在眾生心,不離方寸。(有是假相色身,無是萬德金剛佛性。)故說無有不二!

2010-04-16 17:59:01 補充: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文言文就有其深度。所謂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淫欲」即是趣向。離夫婦之道者,即近離"道德操守",好色「淫欲」之人以其趣而正其命。以「淫欲」正其淫欲之命......試看世間上,到處犯淫欲者乃街道之畜牲。所以說:同修會信眾趕快回頭是岸、懺悔罪業,以免人身一失,墮入三惡道求出無期!實有其理所在。謝!
參考: 共修無上正等正覺, 正信佛子的修持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52: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12000051KK0066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