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我要用來做功課<<歷史>>

2010-04-09 5:41 am
諸葛亮的生平,不論係大小事情,please????

回答 (4)

2010-04-09 6:09 am
✔ 最佳答案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他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早年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裡,一說隱居地是南陽?),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諸葛亮讀書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樑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辟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足之勢。
 
    諸葛亮於危難之際出而輔佐劉備,聯孫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間武三年(223年),劉備病危,以後事相托。   
 
    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候,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建興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千百年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的著述,在《三國志》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後人所編,以清人張澍輯本《諸葛忠武侯文集》較為完備。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隆中對》、《前出師表》、《後出師表》等。由於作戰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國演義》上講述很多。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諸葛亮的紀念古跡很多,全國有數十處。旅遊觀光者絡繹不絕。

    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在陝西漢中的勉縣。勉縣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縣武侯祠建於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卒於北伐前線的五丈原,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為蜀漢丞相,生前曾被封為“武鄉侯”(武鄉在今漢中市的武鄉鎮),死後又被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因此歷史上尊稱其祠廟為“武侯祠”。現勉縣武侯祠巍峨壯觀,規模宏偉,有七院六十余間殿宇,既是憑吊先賢之所,又是文物遊覽之地。更有意義的是,勉縣武侯祠所在地乃諸葛亮當年赴漢中屯軍北伐的“行轅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縣武侯祠外,還有南陽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雲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還有建於唐代前的五丈原諸葛廟,建於明代的武侯宮(湖北蒲圻),建於建安時期的黃陵廟(湖北宜昌)等。浙江蘭溪的諸葛鎮,因諸葛亮子孫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萬歷年間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歷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築五十二間,內設諸葛亮靈位。近些年,蘭溪丞相祠堂漸負盛名,影響日盛,是蘭溪一大史跡和攬勝之地。
 
2010-04-10 1:57 am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國時期蜀漢重臣,中國史上出名政治家、軍事家,亦係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同埋智者嘅代表。佢早年有外號叫「臥龍」或「伏龍」。
諸葛亮早年隱居,被劉備請出山打江山,喺四川嗰度建立蜀國,做埋丞相。佢喺北伐曹魏時病死,終年54。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代最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小說中他更被寫成忠貞和智慧的化身,充滿傳奇色彩,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能未卜先知,呼風喚雨。為了延請他為蜀國效命,劉備曾經三次親自登門造訪,留下了「三顧茅蘆」的千古佳話。雖然劉備整整比孔明年長二十歲,但他對待孔明卻如同師長般尊敬,甚至還說有了孔明,他就如同是魚得到了水般,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為了奪取天下,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了無數次大小的戰役。在戰爭中,孔明的軍事長才和過人的智慧,總能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力,為兵寡勢弱的蜀國打下了一片江山。

諸葛亮父親諸葛珪早逝,諸葛亮與其弟諸葛均便由叔父諸葛玄撫養。後來朝廷選朱皓代替諸葛玄之職,而諸葛玄又與荊州牧劉表有舊交,便帶同諸葛亮前往依附。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和弟弟在南陽郡襄陽隆中(一說南陽臥龍崗)務農。亮平日好唸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當時的人對他都不以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韜相信他的才幹。

他與當時的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諸葛亮應許這門親事,立即迎娶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裡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181年諸葛亮出生於琅琊郡陽都,家世一千石(即俸祿為一千石糧食)。9歲母親章氏去世。12歲父親諸葛珪去世。由叔父諸葛玄撫養長大。197年叔父去世,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移居南陽郡。地點在今河南南陽城西臥龍崗;一說在當時可能屬於南郡的湖北省襄樊市隆中西。雖從事農業耕種,仍志向遠大,自比管仲、樂毅,別人常常笑他,只有與諸葛亮友好的崔州平、徐庶相信諸葛亮有這樣的才能。諸葛亮曾求學於司馬徽、龐德公(龐統之叔)等當時名士,並娶名士黃承彥之女為妻。

隆中對策圖主條目:隆中對 當時,劉備依附於劉表,屯兵新野。後來在一次拜訪司馬徽時聽過他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為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後又受徐庶推薦,想徐庶帶他來引見,但徐庶卻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史稱「三顧茅廬」),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對諸葛亮提問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這篇論說後世稱之為《隆中對》。劉備聽後大讚,力邀諸葛亮出山相助,於是諸葛亮便步上仕途。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係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都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

諸葛亮於208年時提出的《隆中對》成為之後數十年間劉備和蜀漢勢力的基本國策。

2010-04-09 17:58:16 補充:
當時,劉表之子劉琦因其後母影響,劉表對劉琦漸漸不悅。劉琦十分器重諸葛亮,數次向諸葛亮請教自安之術,但諸葛亮每每推辭,劉琦便在一次飲宴時用上屋抽梯的辦法迫使諸葛亮授以對策,諸葛亮便反問劉琦:「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7]」劉琦明白他的意思,正好黃祖被孫軍殺害,劉琦便自薦為江夏太守,出走江夏。

2010-04-09 18:07:38 補充:
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位,聽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劉備知道後,率軍和百姓南逃,曹軍追上劉軍,徐庶之母被捉,徐庶只好向曹操投降。諸葛亮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便自薦到柴桑作說客,和魯肅結為朋友。到達柴桑後,諸葛亮先給孫權兩個選擇:「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另一個選擇則是激將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孫權反問為何劉備不投降,諸葛亮便抬高劉備身價,說劉備有氣節,絕不投降。孫權大怒,誓言不會向曹操投降,但卻也擔心還有多少兵力戰鬥。諸葛亮最後才分析兩軍的情況,曹軍遠來疲弊,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孫權十分高興,後又受到遊說,決定聯劉抗曹。派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
參考: wiki, wiki, wiki
2010-04-09 8:03 pm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發動北伐曹魏的戰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勝利;而曹魏也曾發動反擊戰,但不成功。最後以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終結。



兩國形勢

223年,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打敗,令蜀漢國力大減。丞相諸葛亮輔助後主劉禪,蜀漢國力慢慢回復,同時派出陳震、鄧芝與東吳重新修好。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亂事,提供了北伐所需要的物資。遂於226年將大軍進駐漢中,開始籌備北伐曹魏。



同年,曹魏文帝曹丕病死,曹叡即位,諸葛亮認為是北伐曹魏的機會。227年春天,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陳述出師的原因,表明統一中原的希望,而劉禪亦向諸葛亮下詔出師,開始五次北伐。





[編輯] 第一次北伐

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將領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請諸葛亮發萬兵給他出子午谷襲取潼關,與由斜谷出兵的諸葛亮大軍會師,這樣便可一舉平定長安以西,但諸葛亮認為過於危險,而且不及攻打隴右般安然,所以不接納魏延的提議。改派由趙雲、鄧芝率一支軍馬作為疑兵,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以吸引魏軍,諸葛亮則親率主力向祁山進攻。



由於當時劉備的死,加上蜀國數年沒有動靜,所以令曹魏沒有防備蜀軍,當諸葛亮攻來時,朝野都甚為恐懼,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響應蜀軍,同時魏將姜維投降諸葛亮軍,關中震驚。在洛陽的曹叡急率大軍救援,親自到長安坐鎮,派大將軍曹真督軍至郿縣防禦趙雲、張郃領兵五萬抵抗諸葛亮。當時諸葛亮不用魏延、吳懿等為先鋒,卻派馬謖領副將王平到街亭防禦張郃,另派高翔屯兵柳城。



張郃在街亭與馬謖相遇,可是馬謖不遵循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副將王平的勸阻,不在當道之處下寨,反而上山設陣。張郃將蜀軍包圍在山上,切斷其水源,再督軍大舉進攻,蜀軍大敗,馬謖逃走,眾軍各自逃亡,只有王平領著千人,鳴鼓自守,而張郃又疑蜀軍有伏兵,不作追擊,於是王平集合分散的軍隊,向諸葛亮大軍處撤退。街亭失守,柳城高詳軍又被郭淮攻克,令北伐軍失掉了進攻的據點和有利形勢,諸葛亮惟有將西縣千多家人帶還漢中,班師撤退。而趙雲、鄧芝的疑兵亦在箕谷無法抵禦曹真的主力軍,趙雲便收集士卒倚勢固守,將棧道燒毀,所以沒有太大的損失。



諸葛亮把違反軍令、導致戰爭失敗的馬謖收獄,諸葛亮雖感可惜,但為遵守軍令,便斬殺了馬謖、張休及李盛,奪取黃襲等人之兵,王平卻因有作進諫而被提拔。諸葛亮自己仍上書自貶三等,並作了自我批評,劉禪接納,但仍以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趙雲亦貶為鎮軍將軍,但被諸葛亮大嘉讚賞。後來,有人曾勸諸葛亮再北伐,但諸葛亮認為要更訓練士卒,令他們忘了失敗之事,才可再行。曹魏的曹真在蜀軍撤出後,快速將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他又認為蜀軍今番進攻祁山失敗,斜谷道又被趙雲燒毀和大水沖蝕,下次該會以陳倉作目標,便派將軍郝昭、王生等與千餘人屯兵陳倉。
2010-04-09 5:54 am
生平[編輯]躬耕南陽諸葛亮父親諸葛珪早逝,諸葛亮與其弟諸葛均便由叔父諸葛玄撫養。後來朝廷選朱皓代替諸葛玄之職,而諸葛玄又與荊州牧劉表有舊交,便帶同諸葛亮前往依附。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和弟弟在南陽郡襄陽隆中(一說南陽臥龍崗)務農。亮平日好唸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當時的人對他都不以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韜相信他的才幹。他與當時的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2]諸葛亮應許這門親事,立即迎娶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里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編輯]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11: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08000051KK020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