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埠前,後香港有什麽變化~急!!!!!!!!!

2010-04-09 5:19 am
開埠前,後香港有什麽變化

回答 (1)

2010-04-10 3:25 am
✔ 最佳答案
在開埠之前,香港是一個僅有小量人口的漁村。在香港開埠以前,赤柱人口最多,經濟較繁榮,而且,不少外國商人、水手亦是從那裡登陸,故於開埠初期,英國人曾計劃以港島南的赤柱、香港仔和黃竹坑一帶為發展基地。

一八四一年五月,英軍佔領香港後,當局在《香港憲報》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香港島總人口為七千四百五十人,有十四個有人居住的村莊,而赤柱是全島的中心,有二千人。當時中國人口的平均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三十三人,香港島每平方公里為一百人。根據在1841年政府所刊登的第二號憲報,赤柱曾被稱為「香港島的首鎮」,可見赤柱當時已有極重要的地位。英方佔領香港之後,英方將軍營分開三處,主力在今天荷李活道公園,俗稱「大笪地」;那些印度兵則安置在大笪地旁邊,即今天我們稱摩囉街的地帶;而在西面,為了掩護自己的後方,則在今天英皇佐治五世公園一帶設立了一個西軍營,後來搬走,這個地方稱為西營盤。

但過了不久,英軍將主力遷到現時金鐘一帶,香港政府亦將總部設在面對尖沙咀的中環。於一八四三年開始,在海邊修築了一條馬路,給馬車行走,名為大馬路,即今天的皇后大道。但如果只有一條路,山腰的華人突然襲擊就太危險了,所以在山腰上又開鑿了另一條路,名為荷李活道,由於中央位置是政府一定要佔領的區域,所以便在中環設立政府合署、港督府、聖約翰教堂等;而另一邊則是商業區,以及軍事地帶。這就形成了香港百多年來的格局。他們將軍隊的設施全部遷至中環,來掩護他們西面的美利炮台,就是今天政府合署的位置。

「女皇城」一八四五年,英方正式在香港規劃建設一座城市,起初命名為「女皇城」,後來以英女皇名字「維多利亞城」命名,最初的範圍是從西營盤到灣仔一帶。一八四五年,英方委派一位皇家工程軍官,名為作哥連臣,請他設計一座新城,即維多利亞城。當年他畫了一幅圖,現在談及有關沿岸填海的計劃都會使用這幅圖,所以一八四五年的炮台建築,全都在他的藍圖之上。從一八五七年香港政府在憲報登載維多利亞城的範圍來看,東起跑馬地,西至堅尼地城,中間包括現時的西環、上環、中環及灣仔。這清楚顯示了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命名,以及維多利亞城所劃分的七區;亦可看見,我們所談及的四環九約,當時只有三環:上環、中環、下環,而西環是不存在的,名為西營盤。所謂九約,實際上只是七約。九約是一八八○年才發展而成的。

鴉片戰爭後,英國宣佈將香港闢為自由港,由於香港地理位置優越,位處珠江三角洲南端,香港成為中西貿易的中轉站,所以吸引了不少外國商人前來定居,以便貿易。另一方面,香港開埠早期,港島南端的赤柱是最多人口居住的地方,但由於港英政府有見於港島北面的維多利亞港水深港闊,這是赤柱無法與港島北岸比擬的。因此,港島北岸的中環、上環、西營盤一帶便急速發展起來。

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英國政府對華人實行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政策,中西分野嚴明,中環維多利亞城中心劃為歐人專屬居住區和商業區,而華人一律只可以居住在太平山區,而太平山區便是今天上環太平山街附近一帶的地方。當時,港英政府更揚言:「今後應盡可能避免華人與歐人雜居。」 由此可見,在港英政府的心目中,華洋之別的觀念是根深蒂固,華人亦是應被他們歧視的一群。

不過,隨著十九世紀末,中西貿易頻繁,經濟急速發展,華人與洋人往來的機會日漸增多。當中最要是名顯的例子莫過於當時華人充當買辦工作,買辦是當時華洋貿易的中介人,由於中西文化不同,加上語言不通,洋人不得不倚仗在港華人充任中介人,由此足見華洋共處的關係正日益拉近。及後,他們在以後的華人社團中擔當了重要凡角色,華人不再只是單以苦力、打石為工作。華商與洋商之間的合作大大改變了當時洋人支配的局面,及至八十年代,港督軒尼斯更承認,華人是香港島最大的地主及納稅戶 。這時華商也成為洋商的競爭對手,,可見地位有拉近之勢。

1950年代,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韓戰與西方世界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的唯一地點。香港亦從轉口港轉為發展工業,經濟得以迅速發展,二戰後,中國大陸因為韓戰而於1950年代初面對聯合國實施禁運,香港作為轉口港大受打擊。憑著工業家的創意以及龐大而廉價的勞動人口,香港開始轉型為輕工業型經濟,工廠如雨後春筍冒起,加工出口的製品包括紡織品、膠花、假髮、鐘錶、電子零件等。及至1970年代末,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製造業開始北移,香港重新定位為亞洲區的轉口港,金融業等服務行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成功轉型為國際金融中心。
參考: Google大神*維基百科*華洋雜處的形成


收錄日期: 2021-04-28 15:14: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08000051KK019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