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在全球化趨勢下,產業變動之速度愈來愈快,台灣的工業區開發已有四十年的歷史,累積有相當經驗,隨著國內與國際整體形勢的改變,近年遭受到許多的批評,但土地資源有限的先天限制,卻是影響台灣產業發展無法不去面對的現實,因此如何讓工業區轉型為產業園區,並以導入永續發展的觀念來調整規劃,應是學者專家與政府部門所應共同努力的方向。
「永續發展」基本上是一個讓資源永續經營利用的觀念,台灣現階段的發展狀況,正邁入工業化國家之林,生態、經濟和社會三方面的永續發展和協調均衡是我國永續發展的三大要件。由於工業的發展具有污染性,在先進工業發展國家遭受工業污染之後,為集中防治污染同時減少工業污染零星分散的缺點,爰有工業區的設置。將工業集中,一方面可以結合上下游產業發揮整體效能,減少原料與產品的運送成本,另一方面則有控制污染源於特定地區,以便於管理及輔導改善。
至於產業園區的永續發展,植基於二個基礎,一是產業園區內的廠商得以永續經營發展,這包括產業園區內廠商既有產業型態的持續性經營成功,或是既有產業型態能隨著整體外在環境調整轉型發展,簡言之,廠商必須要能賺取利潤,方有其長期利用產業園區的必要性。
另一個產業園區永續經營的基礎在於產業園區的經營者要能有足夠的管理能力,使園區的品質能夠符合區內廠商的需求,讓廠商在園區內具有榮譽與受尊重的感覺,同時如果園區經營者尚能提供整合服務功能,讓廠商獲得聚集的效益,同時經營者又能以最少的成本提供服務,則園區就具有永續經營的可能,茲將可能的發展策略建議如下:
一、彈性的土地使用管制機制
台灣地區過去的土地利用管制面對多變的現實世界,必然無法符合產業的需求。因此對於產業園區的土地使用管制應有較大的彈性以配合產業的發展需要,所以未來從事產業園區規劃的規劃師,也應該有產業方面的訓練與瞭解,隨著世界經濟形勢與產業發展趨勢而有彈性的思維,以確保有限土地資源能真正發揮永續的利用功能。
二、土地公有
土地公有是產業園區永續發展的重要作法,過去台灣地區的一般工業區開發經驗中,採類似BOT的模式開發,由於產業的發展具有變動快速與難預測的特性,因此保留部份土地採公有土地制,只做出租而不出售,政府可用以吸引重要投資案,同時也保有對該土地的完整權利,不讓廠商以土地獲取利潤,而真正的去用心於產業發展,如此方可達成產業園區的永續經營目標。
三、土地儲備
產業園區土地的利用與發展,由於產業發展具有時效性,因此產業園區必須要有儲備量,以因應產業市場變動所需的生產、倉儲、運銷等用地需求,創造產業對園區的需求與依賴,因此儲備適量的土地以及時供應廠商所需,為產業園區必須努力的方向。
四、民營化經營
產業園區的永續發展課題中,永續的經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挑戰。設置工業區以吸引外資投資設廠為近年開發中國家所常用的手段。由於在短期內無法全面自由化與法制化,因此對於少數特區給予特殊優惠以及行政協助,已為一常態手段。因此藉由民營化的活力與彈性,才能充分發揮效率,形成永續經營管理的基礎。
五、持續的發展檢討機制
產業園區要能永續發展,必須要有持續的檢討機制,不只針對土地使用的發展的情形進行檢討,同時也要針對產業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了解,以使土地利用能切合產業的發展需求,方可達成雙贏的目標。產業發展變動十分快速,因此產業園區的發展檢討因以每年檢討為宜,最多不宜超過二年,以確保產業園區的土地利用與產業的發展步調一致,希望土地的利用能協助產業的發展,而不要變成產業發展的阻力。
六、營運基金
產業園區的永續發展,必須要有經費與以支持,由於土地在開發中國家係屬增值快速的財貨,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加入類似土地增值稅收效果的營運基金應有必要。一方面透過基金的收取可使土地的價值合理反應,另一方面則可透過基金來取得永續發展所需的資金來源,如此很容易形成正面的循環,也不會增加政府的負擔,使得民營化機制的推動阻力減少,因此亟宜及早去做,以減少後來永續發展機制運作的困難。
產業園區的發展是建立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台灣地區早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靈活的工業區開發體制與工業區有效的管理機制,確實為台灣地區的工業發展有所貢獻;但同樣的,在九0年代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施行後,越來越多的束縛也造成工業發展用地的限制與發展速度的緩慢,恰與台灣產業發展的進程反其道而行,因此這也是將來在檢討台灣產業外移的一個重要觀察點。
工業區或產業園區的永續發展,目的只是在於讓政府能夠掌握適量的土地,運用彈性的公權力與法律機制,讓土地的供應更為靈活。由各先進國家經驗來看,產業用地的面積不會無限擴大,因為產業必然會轉型發展,由於產業的發展仍是國家生存的命脈所在,因此如何調配資源,仍然在於主政者的智慧。因此台灣如何發展既有優勢,找出解決之道,不要一再重複過去的錯誤,永續經營的發展策略實值大家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