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以下資料是從綱上得來的
http://hk.search.yahoo.com/search/combo?p=%E7%92%B0%E4%BF%9D%E4%BA%BA%E5%A3%AB%2B%E6%BF%95%E5%9C%B0%E5%85%AC%E5%9C%92&y=%E6%90%9C%E5%B0%8B&rd=r1&fr=FP-tab-web-t&fr2=sb-top&pstart=1&b=11
也來談談香港濕地公園
自香港濕地公園於去年5月20日開幕以來,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全成了預定全年50萬人的訪客目標。筆者以第一身觀察,評估濕地公園的運作及推動環境教育的角色。
中國的濕地公園,是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中有關「採取多種形式,加快推進自然濕地的搶救性保護……對不具備條件劃建自然保護區的,也要因地制宜,採取建立濕地保護小區、各種類型濕地公園、濕地多用途管理區或劃定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等多種形式加強保護管理」 及其他濕地保護管理文件的精神指引下劃建的公園類型,是中國國家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台灣開發及保育台北市濕地的「關渡自然公園」對濕地公園有如下的定義:「以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為主體,具有一定規模和範圍,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維護濕地生態過程和生態服務功能並在此基礎上以充分發揮濕地的多種功能效益、開展濕地合理利用為宗旨,可供公眾瀏覽、休閒或進行科學、文化和教育活動的特定濕地區域。」….所不同者,「關渡自然公園」即由台北市政府委由《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來經營管理,延續當初催生保育關渡濕地的熱情,學會首創台灣生態保育區委託民間經營管理的先例,以一個非營利的民間社團將盈餘百分之百回饋的方式,將數十年來對這塊濕地的關懷之情化為積極的行動。
香港濕地公園的原址只是一片普通的濕地。香港政府在發展天水圍的同時,打算用這片土地來補償於發展時所失去的具生態價值土地。1998年,當時的漁農署及香港旅遊協會進行研究,最後決定把這片土地建成國際級的生態旅遊項目,即是香港濕地公園。同時,香港濕地公園作為米埔濕地保護區的緩衝區,故此香港政府亦希望藉著興建濕地公園,用以保育濕地,教育市民及吸引遊客之用。…..《香港濕地公園(特別地區)令》使香港濕地公園成為香港最新的特別地區。此命令授權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總監(即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管理濕地公園,使之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管理。
濕地公園不是什麼新鮮事物,現時中國有5個國家濕地公園及22個城市濕地公園,不計算那些小型需收費而自稱為濕地公園的景點。中國的濕地公園是政府從上而下履行濕地保育責任的設施;而台北的濕地公園是從下而上的生態保育運動爭取的成果,筆者曾經訪問過台北市野鳥學會的創會會長,是台灣大學動物學系的一位教授,為了爭取保留關渡這片濕地,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完成了一份數百貢的生態評估報告向台北市政府爭取,並清楚民間組織是推動自然保育的原動力;而香港濕地公園肇建於香港經歷金融風暴後,是謀求復甦香港旅遊業的一項舉措。
室內的幾個展館有不同的主題,例如苔原的永久凍土層,只有簡單說明,沒有解說,只會走馬看花。熱帶沼澤展館最吸引是4條食魚鱷(即長吻鱷),但牠們時常躲藏,未必看到。但介紹這種爬蟲類的資料卻找不到,當筆者講解灣鱷可以生長到十米長,使很多訪客感到驚奇,很多鱷魚的生理特性也是很奇特,宜多些介紹。經過這展館後,有存活幾種本土的兩樓爬蟲類,鱟、金錢龜,及食蟲植物茅膏菜的模型。再接著是人類文化館,訪客最多流漣是在投影器介紹世界各國濕地的視頻下歇息一下,對文化館內其他展品,除了清明上河圖外,興趣不大。最後一個室內展館是濕地挑戰,這個是環保訊息最濃的展館,多介紹人類活如何破壞濕地環境,有些設施是互動的遊戲,可從遊戲中學習。
筆者曾經於公園內聽到訪客有關對公園的評論,一是認為公園頗為人工化,或是未能得到適當的導覽而未能協助訪客欣賞生態,一更是因為訪客流量過大而未能提供適切的環境細心考察。筆者認為,濕地公園當局,除了把它作為一項旅遊產品,其實應更明確地闡釋濕地公園有何環保使命,以建設城市濕地公園的理念再作評價。按現時濕地公園最缺者是有質素的導覽,但濕地公園票價所提供的導覽可能只是額外的服務,濕地公園在政府管理現時的條條框框,一種以顧客或市場驅動的服務只有待外判後才可預期,最可能是以增值服務的方式提供,而真的想認識香港的濕地生態的人士,亦需走訪多些地方,才可了解更多濕地生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