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一問 ???

2010-04-07 4:28 am
約翰福音10:1-10_羊圈的比喻

內容講咩?

~查經之用~

回答 (1)

2010-04-07 8:51 am
✔ 最佳答案
耶稣是羊的门(十1~10)
十1 本节承接第九章下半部。主耶稣刚与法利赛人说话。他们自命正直,是以色列民的牧人。主耶稣这话是特别指着他们说的,他又用「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作开场白,说明这话的严肃、认真。
羊圈是羊晚上栖宿的地方,周围有篱笆围着,只有一出口做门。羊圈代表犹太人的国。
很多人来到犹太人中间,自称为属灵的领袖、导师。他们自立为国家的弥赛亚,但却不符合旧约记载弥赛亚来临的预言。他们从别处爬进去,用自己拣选的方法向以色列介绍自己。他们不是真正的牧人,实是贼,是强盗。贼人喜欢擅取人家的东西,强盗更加用暴力。法利赛人是贼,是强盗,他们希望统治犹太人,却千方百计阻挠他们相信真正的弥赛亚。他们迫害跟从耶稣的人,最终更将耶稣置诸死地。
十2 本节耶稣是指着自己说的。他来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群当中。他是真正的羊的牧人。他从门进去,确实应验了旧约有关弥赛亚的预言。他不是自诩为救主的,他完全顺服父神的旨意,符合所有条件。
十3 本节提到看门的是谁,还未有定论。有些人以为是指旧约的众先知,预言基督的到来。另一些人以为是指施洗约翰,他是真牧人的先驱。此外,更有人认为看门的是指圣灵,开启人心里的门,让主耶稣进入人的生命和心里。
羊听见牧人的声音,认出是属于真牧人的。正如真正的羊能认出它们牧者的声音,当弥赛亚来临时,犹太人当中也有认出他的。在福音书中,我们听见大牧人按着名叫自己的羊。主在第一章中已呼召了几个门徒,他们都听见他的声音并跟从他。他在第九章呼召那瞎子。在今天,主耶稣仍不断召唤那些接受他为救主的人;这呼召是个人的、个别的。
把羊领出来可能是指主耶稣将听他声音的都从以色列的羊圈中领出来。在羊圈内,羊被关起,围着。在以色列的法律下得不到自由。主带领他的羊进入恩典、得自由。在上一章,犹太人把那先前瞎眼的逐出会堂,他们这样做无形中帮了主耶稣一把。
十4 真牧人放出自己的羊后,并不从后鞭策他们,而是在前头走,带领着羊。他不会叫羊去那些他不曾到的地方。他一直在羊的前头,作为他们的救主、响导、模范。那些真正属基督的羊都跟着他。他们成为基督的羊,不是因为学到基督的榜样,而是因为已经重生了。他们得救之后,一心想要跟着他的带领。
十5 羊天性能认出真正牧人的声音,故不会跟着生人。生人就是法利赛人和其它犹太领袖,这些人只想利用羊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如那得见光明的瞎子,他能认出主耶稣的声音,知道法利赛人是陌路人,冒着被逐出教的危险,也拒绝服从他们。
十6 圣经清楚的指出,耶稣将这比喻用在法利赛人身上,但他们不明白所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是因为他们不是真羊,他们若是,就会认出主的声音,并跟从他。
十7 所以耶稣用了另一个比喻。在第2节,他提到羊圈的门。现在他将自己当作羊的门。这已不是进入以色列羊圈的问题,而是以色列人中被拣选的羊离开犹太教,来到门──基督跟前。
十8 在基督之前来的,要权力、要地位。但以色列人中被选的羊却不听从他们,因知道他们所要的,是他们不配受的。
十9 本节是非常隽妙的经文。经文简单,就是主日学的学生都会明白,但其含意却连很多知识饱满的学者也不能完全参透。基督是门,基督信仰不是一列教条,或是一所教堂,而是一位主,就是主耶稣基督。「凡从我进来的」说出救恩只由基督而出。洗礼不能使人得救,圣餐也不能。只有从基督进去,靠着他所赐的能力,才能得救。救恩是人人可得的。基督是犹太人的救主,也是外邦人的救主。但若要得救,人必须进去,凭信心接受基督。这是个人的抉择,没有这抉择,就没有救恩。那些进去的人,必然得救,免受刑罚、权势的威胁,更脱离罪的捆绑。
得到救恩之后,人出入自如。这是指他们凭信心进见神,敬拜他,然后出来回到世上,见证主。但无论如何,本节是一幅描绘人在事奉主时,绝对安全和自由的图画。那些进去的得草吃。基督不只是救主,令人得自由,更是喂养我们,满足我们的主。他的羊在神的话圣经中得草吃。
十10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他们的居心完全是自私的,为了得到想要的,不惜杀害羊群。但主耶稣进入人心里,不是为了任何自私的理由,他不是来取什么,而是赐生命给人。主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我们在接受耶稣为救主的那一刻,已得到生命。但得救之后,我们享受这生命的程度都不同。我们愈将自己交托给圣灵,我们愈发享受那已赐了给我们的生命。然后,我们有的不只是生命,且是更丰盛的生命。
參考: 马唐纳(William MacDonald): 新约圣经注释


收錄日期: 2021-04-11 16:06: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06000051KK016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