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影視文化 急!!!10點 THX~

2010-04-06 10:40 pm
香港的影視文化,
可以給我詳細的資料嗎?
我要參考一下!!!^^
thx~

回答 (2)

2010-04-07 9:45 pm
✔ 最佳答案
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
電影業處於危機中
在 20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業由盛轉衰,而且一直未能復甦。其實在80年代末期,香港本土的門票銷售已開始下降;不過由於區域的觀眾支撐,香港電影業仍能保持蓬勃進入90年代(Teo,1997)。但到了90年代中期,電影業一落千丈,收入減少了一半。90年代末期,電影製作數字從90年代初的遠超過 200部,下降至約100部(不過應該要注意的是:大部份減少的是「三級電影」[Bordwell,2000])。美國賣座電影開始經常成為票房冠軍,這是幾十年以來未見過的事。諷刺的是,與此同時,香港電影受美國電影業主流的注意.並且有受歡迎的人物進軍荷里活。
2003年是香港電影業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經濟繼續低迷之外,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又稱非典型肺炎、非典、沙示、SARS)病毒爆發,使許多戲院空空如也,並令電影製作停頓四個月; 該年只共拍攝54部電影 (Li,2004)。香港的兩位著名歌手兼演員──張國榮(46歲)和梅艷芳(40歲)──的死,對電影業更是雪上加霜。
近代走向
香港電影製作人近年已把市場重點放在海外,並依靠海外提供技術和資金。這獲得了一定的成績。舉例《功夫》就是由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投資。這些有賴大量應用電腦圖像技術來製造特技效果,大量利用荷里活方式的市場推廣技巧,把大量長期在港產片演出的巨星重新包裝。
而銀河映像另一製作《黑社會以和為貴》 (2006)更在國際上獲得良好反應,被《原罪犯》的美國發行商Tartan Films買下,並安排此片在美國戲院上映。另一個更為成功的同類型例子是由劉偉強及麥兆輝執導的賣座警匪片《無間道》三部曲(2002-2003)。由九十年代最受歡迎的喜劇演員周星馳所執導及演出的《少林足球》(2001)及《功夫》 (2004)。
2010-04-07 12:48 am



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98年出臺的《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檔》中、該檔明確提出,"所謂創意產業,就是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

創意產業具有三大特色:
第一,文化創意產業活動會在生產過程中運用某種形式的"創意";
第二,文化創意產業活動被視為與象徵意義的產生 與溝通有關;
第三,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種形式的"智慧財產權"。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什麼環境?國內多個城市都在搞文化創意產業,但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哪些條件和環境,很少有人能說得出來。所需的環境無非就是資金、人才、政策支援等環境。城市要從高效率城市向具有創造力的城市提升,而宜人的快樂的環境,即時尚的文化生活環境就是創意城市的必需。如此看來,文化產業就自然地和創意產業交融在一起。也就是說在3T因素的第三個T(寬鬆愉悅的環境)就離不開創意的文化產業。

在我們看來,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環境,最重要的並不是資金、人才這些"硬"環境,因為資金與人都是可以流動的,而是"軟"環境――鼓勵各種創意的、充滿寬容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環境。沒有這種環境做保障,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只能又是政府牽頭搭臺子,但是沒有市場來唱戲,根本無法鼓勵本土的文化創意產業在落後的環境下發展。

政府推動創意產業有三個部分:
1. 政府首要建立一個能夠有利創意產業著床的基礎環境,它來自教育、金融、商業、法規等方面的支持系統,系統完善才能帶來價值創造(value-added)的可能性。
2. 政府需要精確地掌握產業資料與數據(data-mapping),充分了解現狀,才能逐年比對政策績效,並不時檢視與盤點(order)現有政策、法規、施政,是否有效支持創意產業的發展。
3. 思考法令與激發產業創意的各種配套措施。

日本的創意產業主要由民間自發形成,但政府對創意產業的整體振興起了重要的培育和扶持作用。創意產業主要由日本通商產業省負責管理,文化、媒體、體育省在電影、音樂方面提供協助,相關財團成立社團組織對廣告、建築、土木服務、時尚設計、出版等產業進行協調管理。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推進管理機制,實施不同的振興政策,制定知識產權戰略大綱,培育非盈利性社會機構等。

在韓國,政府對創意產業發展進行了強勢推動,政府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在組織管理、人才培養、資金支援、生產經營等有關方面逐步加強機制建設,對文化產品的研發、製作、經銷、出口,實施系統性扶持。如韓國文化部有計劃地扶植影音產業,不但提供融資機制,同時也透過基金會模式,實際投資電視、電影公司,此外,韓國政府也以租稅減免等各種政策手段,大量引進民間創投資金挹注在本土影視文化產業。對外,即使面臨美國好萊塢片商頻頻抗議的外交壓力,韓國政府還是堅持採取進口影音產品配額制度,撐了十年,為本國業界留下了發展的空間。

中國目前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政府由上自下的推動也很明顯。在政府支援上,需要借鑒國外的經驗,做好政府該做的事,同時給市場進入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留下足夠的寬鬆空間。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前景從國際上的先例看,文化創意產業有著極佳的發展前景。根據英國政府的官方統計報告,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創意產品生產國。

以英國為例,英國製造業日漸沒落之後,英國工黨政府與民眾,將創意產業置於極高的順位,政府、民間、學校與非營利組織之間,形成極為密集的產業工作網絡(networking),並有完善的融資管道支持,英國年輕人充滿熱情地組織和參與各種創意工作坊、舉辦論壇以進行經驗交流,政府與民間存在著密集的對話。創意產業相關從業人員,竟占全英就業人口的一半。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英國政府推動經濟增長與降低失業率的有效發展策略。

從世界範圍看,目前全世界的創意產業每天創造的產值高達220億美元,並以5%左右的速度遞增。在一些創意產業發達的國家,其增長速度更快,如美國達到14%,英國達到12%。早在2000年,創意產業就已經成為英國的第二大產業,占GDP的 7.9%,僅次於金融服務業。 對於資源、能源和環境約束逐漸增強的中國經濟(尤其是大城市經濟體)來說,文化創意產業既能有效地解決經濟發展,又能規避在資源和環境方面的硬約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47: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06000051KK008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