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該幫幫手教下中文功課

2010-04-06 4:34 am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問題:
1)「明月」與「關」由「秦」「漢」到詩人的唐代,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仍然見證什麼事情的發生?這表示事情有沒有停止?
2)詩人為什麼要把眼前的事物,與過往歷史相連?這有什麼作用或效果?
3)「萬里長征人未還」中的人,到底是指唐代的人,還是指秦、漢的人?
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兩句,詩人的意思是當時有沒有「龍城飛將」,「龍城飛將」對戰事有什麼影響?
5)總括而言,詩人對戰爭有什麼看法?

唔該答案詳細D~~
更新1:

搵唔到先問,你叫我去搵,你冇野丫嘛

回答 (2)

2010-04-06 8:53 am
✔ 最佳答案
hhwong0129:
1) 詩的首句 ' 秦時明月漢時關 ' 是作者以感慨而作本詩之開塲白, 仰首長空夜觀永恆不變之明月, 見證了歷朝的交替與興衰之改變。有可能是作者當時身處邊關, 但古人為避嫌而不言唐關而改說漢關也。中國歷朝不論秦,漢,唐等皆有外族犯邊疆, 否則强如秦朝也不必築萬里長城了。漢, 唐 二朝亦屢受胡人犯疆也。
2) 作者將當時唐玄宗開元年間雖史上亦稱盛唐 的國情與西漢時相較, 大有今非昔比之感。
3)' 萬里長征人未還 ' 是作者慨歎當時被徵派往追擊犯疆外敵之兵勇尚勝敗難料生死未卜的句語。
4)'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讀交音)胡馬度陰山' 就是作者慨歎假若西漢令犯疆匈奴聞風膽喪 亦稱他為飛將軍,當年令胡人(匈奴)不敢越過陰山邊界之猛將李廣尚在的話, 戰情便不會如斯不濟了。弦外之音是不滿當時鎮守邊關將領之能力也。
5)從作者王昌齡於本詩次句之' 萬里長征人未還 ' 一語中他不期然顯出極關懷正在關外與敵拼搏的士兵, 希冀有能之猛將出現能將戰局扭轉也。

余亦曾參看其他品評此詩者有云王昌齡本詩顯示他是反戰派, 但愚見不認同,因本詩第三四句便很清楚表明作者恨不得有猛將如西漢李廣坐鎮邊關, 足以
證明他只是埋怨朝中無勇將而已, 那又豈算反戰派詩人呢 ?

好了, 希望本人意見對你有所幫助。
參考: my Chinese knowledge
2010-04-06 4:46 am
去yahoo搜尋啦!


收錄日期: 2021-05-02 12:35: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05000051KK014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