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
『菩薩的行』,如何來進入『菩薩的行』,這裡所謂的『行』,指的是菩薩的修持分為兩個部份:一個是『見』的部份,一個是『修』的部份,這裡所謂的『菩薩行』的『行』,也就是菩薩的『見』跟『修』是合而為一的。一般來說,我們的『行』(也就是行為)可分為〝一般的行〞和〝菩薩的行〞,在這裡《入菩薩行論》所謂的『行』,是指菩薩的行。是以『正見』,也就是清淨的『正見』為基礎,然後,次第來進入『正行』,就是修持的部份。以『正見』為基礎,做到『正修』的部份。如果沒有『正見』,我們沒有辦法進入到正確的修持的部份。所以《入菩薩行論》的『行』呢,是『見』跟『修持』合一的修持方法。
;全文分為十個章節,最後是迴向文。
「入菩薩行」全文重點在闡述菩提心及六波羅蜜多,特別強調菩薩的律儀行徑,而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基礎,所有的法均涵蘊在菩提心裡,若沒有菩提心一切都枉然。
分十品。勸發菩提心四品:贊功德、懺罪、總持、不放逸;修菩薩行六品:守護正知、安忍、精進、靜慮、般若、回向。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也就是進入『菩提心』的修持方法,也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世俗菩提心』、一個是『勝義菩提心』的部分。所謂的『願菩提心』,也就是發願為了一切眾生,為了一切無知、無明的眾生;為了他們,發願要成就佛道,並且他們也都能夠成就佛道,發起這樣一個承擔的心呢,就是『願菩提心』。 光是有『願菩提心』還是不夠的,同時還要有『行菩提心』。就是說,不光是我發願為了一切眾生,要讓大家成就佛道之外呢,同時自己本身也發願開始要進入『大乘』的修持,進入『大乘』的見、修、行等等無量的法門、無量的修持,自己不斷精進去修的話,就是『行菩提心』。
第二品「懺悔罪業」: 也就是指呢我們知道過去造作的是不好的,我們已經自己非常的清礎了過去所造的惡事是罪業,而從今天起呢,就算是有危害到我性命的事,我也絕對不會在身、口、意上去造作任何的罪業。諸佛祈寬恕 往昔所造罪 此既非善行 爾後誓不為。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菩薩發願以大悲心化現為各種無情器物來利益一切眾生。為利益眾生,施捨自己的身體、受用及三世一切善根,如果能捨盡一切,則能脫離所有痛苦,內心證悟究竟涅槃。方能得到殊勝利益!
第四品 「不放逸」 : 佛子既然如此堅定地受持了願行菩提心,就應該恒常精進而不放逸,我們發過菩提心後,為了不退失,首先要修持不放逸。不放逸是指謹慎地攝持身口意三門,不放縱三門造惡業。
第五品 「護正知」 : 本品的主要內容是如何守持菩薩戒。心意是行為的先導,護好自心者方能守住菩薩學處,而護心必須要有正知正念。正知正念和正知正見可能一般人容易混淆,其實二者有很大差別,正知正見是指正確的見解和智慧;而此處正知指為保護自己的見解、戒律,謹慎觀察了知身口意三門,遠離染污,保持清淨。
第六.八品「安忍與靜慮」: 無論修習任何法,有時必須捨棄暫時的利益,故修習忍辱或苦行。爲去除障礙,得到法的無上成就,修行時所需的法忍很重要。瞋心會摧毀諸安樂,當生起瞋恚心時,原本美食等五根所産生的安樂感受,當下完全消失了,甚至內心的安樂與寂靜,當場也全喪失了。真正消滅我們內心安樂的不是外在的敵人,而是內敵——煩惱,尤其是瞋心。無論外敵面目如何猙獰,力量如何強大,用盡方法欺淩我們,甚至危及我們的身體受用和親朋好友,但無法直接傷害內心的感受。
精進、般若、回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