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因子治療【功能性腸胃疾病】的作用機轉:
現代人常常有胃灼熱、脹氣、打嗝、吞嚥困難、噁心、想吐;或工作進行不順利時,老是覺得喉嚨內有東西,「如梗在喉」;想要享受美食時,卻又覺得腹脹;想要休息時,一躺下,感覺胸口悶熱、不舒服,經常有胃脹氣、腹痛,一天排便好幾次、或是吃東西後就想上廁所,有些人的臨床表現以胃酸逆流為主,輕者喉嚨不適、聲音沙啞、咳嗽,重者心口灼熱,胸口有如被腐蝕般的感覺,這些症狀的共同特點;就是無論吃什麼『腸胃藥』都治不好,這些類似『刀割般上腹痛」的腸胃疾病,這就是所謂的【功能性腸胃疾病】又稱為【非潰瘍性的消化不良症nonulcer dyspepsia】或腸胃焦慮症。
功能性腸胃疾病的病理機轉:
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的;分解、消化、與吸收過程,是由自律神經所調節,【腸胃功能性消化不良症】就是指主導食物消化吸收的【自律神經】,發生運作不良時所引起的疾病。胃腸的功能有兩大項,一是分泌的功能,一是運動的功能。所謂分泌功能,指的是分泌胃酸、黏液;所謂運動功能 則是指將食物或內容物磨碎混合,並由上方向下方移動輸送,而胃腸機能障礙指的就是分泌或運動功能有了障礙。
腸胃的【自律神經】分為『掌管腸胃舒張』的交感神經,主管幽門括約肌的運動和胃部血管的擴張與收縮,並能抑制減緩胃壁平滑肌運動,及『掌管腸胃收縮』的副交感神經,主控胃液分泌,加速胃的運動。交感神經興奮時腸胃血流減少,唾液、胃酸分泌減少、消化蠕動減緩。副交感神經活動增強時,胃酸、腸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加快、活化消化機能。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相互協調與拮抗的結果,會產生順暢的蠕動波,食物得以正常輸送。當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不能協調,也就是說腸胃道該舒張時不舒張,該收縮時不收縮、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症狀就會出現,胃酸分泌也受自律神經調節,所以自律神經失衡時,胃酸分泌也會異常,會有胃酸逆流、腹脹、噁心、打嗝、食慾不振等自律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腸胃功能性疾病』。
功能性腸胃疾病的症狀:
『功能性腸胃疾病』從症狀表現來看,似乎是腸胃疾病,然而經腸胃內視鏡檢查時,並沒有腸胃器官的病變,主要病源在於自律神經的失調。『功能性腸胃疾病』表現在胃的症狀主要是:胃酸逆流、腹脹、噁心、打嗝、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表現在腸的症狀主要有:腹脹、便秘、腹瀉、大便稀爛、或便秘與腹瀉交互出現,即是所謂的大腸激躁症。表現在全身的有:身體虛弱、疲乏、頭暈、失眠、心悸、胸悶、精神不振、抑鬱、焦慮等等…,症狀多而且複雜。當心情好轉時,症狀有時會自然「消失」;而情緒重起波動時,症狀又重新出現。
功能性腸胃疾病的藥物治療;
功能性腸胃疾病,是壓力或情緒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的【功能性疾病】,一般藥物治療的目標,都是以緩解病友的腸胃症狀為主。例如:促進腸胃蠕動或抑制腸胃痙攣、中和胃酸(制酸劑)或抑制胃酸分泌的(H2 blocker或proton pump inhibitor)等,來緩解症狀,因為這些藥物並非針對自律神經的治療,只是壓制腸胃症狀,因此,在『自律神經失調』未改善的情況下,症狀會反覆出現,長期服用腸胃藥的結果,會導致鈣的吸收降低,容易有骨質疏鬆症,營養素吸收不良,而引起更多疾病,另外,大部分制酸劑都含有鋁,而鋁具有神經毒性,有導致失智症的可能。
生長因子口服治療【功能性腸胃疾病】的作用機轉
【生長因子】為生物體內的一種活性介質,是負責細胞訊息傳遞來調控身體機能的『關鍵蛋白體』,對【功能性腸胃疾病】的治療是針對【自律神經】,而不是腸胃夲身;藉由生長因子來活躍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對胃酸分泌與腸胃道蠕動的調節功能,來治療功能性腸胃疾病,療效快、沒有副作用,同時對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其他功能性疾病,都能同步產生很好的治療效果,但對賀爾蒙分泌改變引起例如:女性生理期引起的經痛、腹;張、腹痛,需經由局部外敷來治療。對病毒引起的腹瀉,或器質性的腸胃疾病,則需配合药物的治療。對消化能力較差的老年人,也可藉由口服生長因子來改善腸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