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創意、性格

2010-04-01 12:11 am
何是知識?

何是創意?

何是性格?

回答 (2)

2010-04-02 3:10 am
✔ 最佳答案
1.何是知識?
來自社會實踐。其初級形態是經驗知識,高級形態是系統科學理論。按其獲得方式可區分為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按其內容可分為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哲學知識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知識的總體在社會實踐的世代延續中不斷積累和發展。  

2..何是創意?
創意是傳統的叛逆;是打破常規的哲學;是大智大勇的同義;是導引遞進昇華的聖圈;是一種智慧拓展;是一種文化底蘊;是一種閃光的震撼;是破舊立新的創造與毀滅的循環;是宏觀微照的定勢,是點題造勢的把握;是跳出廬山之外的思路,超越自我,超越常規的導引;是智慧產業神奇組合的經濟魔術方塊;是思想庫、智囊團的能量釋放;是深度情感與理性的思考與實踐;是思維碰撞、智慧對接;是創造性的系統工程;是投資未來、創造未來的過程。簡而言之,創意就是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想法。

3. 何是性格?
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言行上。
2010-04-01 1:23 am
1.
人類的認識成果。來自社會實踐。其初級形態是經驗知識,高級形態是系統科學理論。按其獲得方式可區分為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按其內容可分為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哲學知識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知識的總體在社會實踐的世代延續中不斷積累和發展。
 
(1).相識的人;朋友。
  《墨子.號令》:“其有知識兄弟欲見之,為召,勿令入裡巷中。”
  岑仲勉 注:“知識,友人也。”《呂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
  漢 孔融 《論盛孝章書》:“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有 會稽 盛孝章 尚存。”
  唐 白居易 《感逝寄遠》詩:“昨日聞甲死,今朝聞乙死。知識三分中,二分化為鬼。”
  明 羅貫中 《風雲會》楔子:“近奉聖旨,招募智勇之士……兄弟,但有知識,當為國引進咱。”
  (2).結識;交遊。
  《南史.虞?傳》:“ ? 性敦實,與人知識,必相存訪,親疏皆有終始,世以此稱之。”
  《水滸傳》第七九回:“原來這 聞煥章 是有名文士,朝廷大臣多有知識的,俱備酒食迎接。”
  (3).了解;辨識。
  漢 劉向 《列女傳.齊管妾婧》:“人已語君矣,君不知識邪?”
  《魏書.閹官傳.賈粲》:“ 世宗 末,漸被知識,得充內侍。”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汪鳳》:“每面各有朱記七窠,文若謬篆,而又屈曲勾連,不可知識。”
  《初刻拍案驚奇》捲二七:“院主大相敬重,又見他知識事體,凡院中大小事務,悉憑他主張。”
  魯迅 《三閒集.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在文學界也一樣,我們知道得太不多,而幫助我們知識的材料也太少。”
  (4).指辨識事物的能力。
  明 焦 《焦氏筆乘.讀孟子》:“孩提之童,則知識生,混沌鑿矣。”
  (5).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的成果或結晶。包括經驗知識和理論知識。
  毛澤東 《整頓黨的作風》:“自從有階級的社會存在以來,世界上的知識只有兩門,一門叫做生產鬥爭知識,一門叫做階級鬥爭知識。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就是這兩門知識的結晶,哲學則是關於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朱自清 《論老實話》:“大家在知識上要求真實,他們要知道事實,尋求真理。”
  巴金 《<巴金選集>後記》:“我從他們那裡得到不少的生活知識。”
  (6)識別萬物實體與性質的是與不是,定義為知識。


2.
 創意是什麼?創意是傳統的叛逆;是打破常規的哲學;是大智大勇的同義;是導引遞進昇華的聖圈;是一種智慧拓展;是一種文化底蘊;是一種閃光的震撼;是破舊立新的創造與毀滅的循環;是宏觀微照的定勢,是點題造勢的把握;是跳出廬山之外的思路,超越自我,超越常規的導引;是智慧產業神奇組合的經濟魔術方塊;是思想庫、智囊團的能量釋放;是深度情感與理性的思考與實踐;是思維碰撞、智慧對接;是創造性的系統工程;是投資未來、創造未來的過程。簡而言之,創意就是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想法。

3.
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言行上。
1. 性情品格。指人在態度和行為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
  唐 李中 《獻張拾遺》詩:“官資清貴近丹墀,性格孤高世所稀。” 明 李贄 《讀律膚說》:“故性格清澈者音調自然宣暢,性格舒徐者音調自然疏慢。” 商韜 《論元代雜劇.元雜劇的人物形象塑造》:“如此強調矛盾衝突,就是為了塑造鮮明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反映生活的本質。”
  2. 猶脾氣。
  元 白朴 《牆頭馬上》第二折:“又不比秦樓夜?金釵客,這的擔著利害,把你那小性格,且寧柰。” 所謂態度,是個體對社會、對自己和對他人的一種心理傾向,它包括對事物的評價、好惡和趨避等方面。態度表現在人的行為方式中。
  性格表現一個人的品德,受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這些具有道德評價含義的人格差異,我們稱之為性格差異。性格是在後天社會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是人的核心的人格差異。性格有好壞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風貌。
  性格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同時也受個體的生物學因素的影響.


收錄日期: 2021-04-23 23:36: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31000051KK0086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