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兩岸的關係

2010-04-01 1:32 am
冷戰時期的兩岸關係
包含軍事、經濟、社會
越詳細越好,謝謝

回答 (2)

2010-04-02 2:35 am
✔ 最佳答案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國際政治基本上歷經了三個不同階段的演變,即所謂冷戰時期(1945-1969年)、和解時期(1970-1988年)、與後冷戰時期(1989年~)。

以下冷戰時期、後冷戰時期的兩岸關係概述...

中華民國在二次大戰後負責臺灣的日軍受降和佔領。不久,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軍事衝突又起,隨後,戰局逐漸對國民黨不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年底,中華民國的國民黨政權遷移至臺北,持續與新中國作戰。臺灣因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形成敵對狀態。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遠東政策受到衝擊,更因越戰的影響,於1954年簽署東南亞集體防禦條約,形成圍堵共產勢力的格局。臺灣因此被納入冷戰格局中思考。

國民黨政府在冷戰時期中雖然因此在重大國家政策上(如反攻大陸)受到相當大的制約,但卻也獲得不少好處。
如美軍第七艦隊協防使台灣安全無虞;美國於聯合國中對國府在中國代表權上的全力護盤,使國府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屹立不搖;而美國不附帶追求美式民主條件的經濟援助,則鞏固了國府對台灣社會的支配與控制,強化台灣成為一個在經濟上快速成長,但在政治上卻是威權統治的國家。

當國際政經體系進入和解時期(Detente Era),國府的統治正當性危機(legitimation crisis)便逐漸浮現。
雖然,美蘇對抗局勢的緩和使區域自主力量大為提昇,經貿結構運作亦隨國際政治體系的多元鬆動,逐漸衝破政治蕃籬而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照理說,這對於以外貿為生存依據的台灣而言,應是有利的形勢才對;但由於美蘇的對抗並未完全終止,再加上中國自1969年文革結束後開始推動和平解放台灣政策,並自1978年起宣佈「開放、改革」以來,地緣政治的影響開始對台灣不利,遂使國府在國際外交上吃盡苦頭。從1971年國府被逐出聯合國開始,1972年台日斷交、1978年台美斷交等一連串的外交挫敗便不斷地衝擊國府在國際上的合法地位。

自蘇聯瓦解後,亞太區域的國際權力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市場的開與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國力也隨著提升,中國運用其原本就極具影響力的政治力量,結合其新興的經濟力量,將成為東亞國際權力結構的龍頭是無可避免的。

在冷戰時期,台灣的經濟力量雖然在國際上較有發揮的空間,但就「中華民國」作為一國際法上之受承認的主體而言,顯然並無任何幫助。

而後冷戰時期,「中華民國」作為一種反共代理人的形象已日趨淡化,國府過去與美國共同反共產的意識型態聯盟,已被彼此之間的經貿磨擦糾紛所取代;此外,美國與中國關係也隨著情勢演變而有階段性不同的發展。


以下提供相關全文資訊網址給予參考(非廣告,請自行點閱,務必詳閱)...。◕‿◕。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ubcategory_photomenu.php?subcategoryid=279&s_level=1 (冷戰時期的臺海危機)

http://taiwan.yam.org.tw/china_policy/n_ju.htm (後冷戰時期國際新秩序對台、中關係之影響)


PS:以上回答與資訊提供,希望對其有助益。
圖片參考:http://hzh.myweb.hinet.net/blogo/elogo.gif
2010-04-01 5:06 am
政治关系

参见:台湾海峡两岸大事年表、台湾问题、一个中国、两个中国、两国论、一中一台、台湾独立、中国统一、反分裂国家法、一边一国及台海现状
[编辑]“流亡政权”与“叛乱团体”
1949年,已在中国持续四年的国共内战局势明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北京成立,中华民国政府自南京迁往台湾台北,海峡两岸进入对峙、分治的状态。1949年至1960年间,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出现高度紧张与不稳定的局面,在政治上两岸互不承认对方的存在及合法性,纠结于在联合国席位间的中国代表权问题,并誓言收复或解放对方。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中国法统的继承者自居,将中华民国视为一个已灭亡的政权;同样,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则在1954年召集第一次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议决在甫内战时所通过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继续有效,并将中国大陆地区视为叛乱团体所窃占的沦陷地区。
两岸在对解决对方问题的政策上偏重于武力及军事手段。中国人民解放军誓言“解放台湾”,在1949年发动金门战役企图登陆大金门岛;1955年攻打金门、一江山岛与大陈岛,引发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随后在1958年发动金门炮战,引发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在主动以军事方式寻求一统中国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国民党及蒋中正为诉求对象在1956年提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并于1957年由毛泽东提议“第三次国共合作”,随后1960年由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擘划一纲四目,即:祖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在北京,台湾为地方政府;台湾回归后,除外交归于中央外,其余军、政、人事“均委于蒋”。以上提议均为中华民国政府拒绝。
处于被动、缺少纵深的中华民国政府则是以防御为主,在1954年与美国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对抗来自对岸的军事攻击,但在1958年10月与美国所签订的联合公报中则向美国表示未来“非凭借武力”(not the use of force)光复大陆,而是凭借三民主义,一般认为这是国民政府对美保证不将其卷入两岸军事纷争的表达。虽然如此,国民政府仍多次派出间谍或特务进行对于中共高层的暗杀,而同时,台湾方面也承受中国共产党的间谍渗透,此一状况为两岸相互仇视情绪深埋下隐微而遥远的种子。
此段期间,美国并不否认中华民国对于台湾行使主权的正当性,却在国军节节败退中意图采取袖手不管政策(Hands-off Policy,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向远东地区使节发表之秘密备忘录),随后因朝鲜战争认识台湾战略地位之重要性转而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所产生的扭曲现象是:美国一方面维持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却又为避免台湾被并入共产主义集团而称占当时中华民国实际控制领土绝大部分的台湾系主权未决。虽然美国与中华民国成为军事防御同盟,但为拉拢中华人民共和国避免其倒向苏联,美国并未放弃与中国共产党保持联系,1954年6月起双方即在日内瓦展开领事级会谈,随后在1955年双方所签署的联合公报中,美国第一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称来称呼大陆政府当局。
这一时期海峡关系,与东西方阵营对抗情势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和苏联的态度起了决定性影响。1950年1月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宣布台湾与韩国不属于美国的防区。1950年1月5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0年6月27日(也就是朝鲜半岛开战2天后),美国改变立场并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由此台湾被纳入美军保护范围。显然中苏条约是了美国太平洋战略改变的原因。而美国台海政策的改变又成了4个月后中国大陆在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出兵朝鲜半岛的原因。这些内外部因素构成了后来台海形势发展的条件基础。

2010-03-31 21:08:00 補充:
外交形势逆转与联合国席次争夺战
美国一方面借由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防护台湾的安全,另一方面也牵制住蒋介石反攻大陆将美国拖入战争的可能性,两岸关系从军事对抗走向外交角力。自1962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每年委由同为共产主义国家集团的友邦申请加入联合国,然而当时受到冷战对峙的影响,西方国家多数承认自由中国(即中华民国政府)在联合国的席次代表权。一方面由于中华民国政府积极开展与新兴独立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拜冷战对峙、众多西方国家追随美国脚步之赐,1960年代成为中华民国外交成果最为丰硕的黄金岁月,其间最大的外交挫败是1964年与法兰西共和国断交,不过1969年时邦交国数目达到高峰-68个邦交国。

2010-03-31 21:08:06 補充: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在内有文化大革命,对外先后与苏联、印度交恶的状况下,导致外交呈现孤立倾向,只有24个邦交国,不过随后双方外交实力即开始发生逆转。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10: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331000016KK052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